APP下载

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湖南农业绿色发展对策

2016-01-24朱玉林

关键词:湖南农产品绿色

杨 灿 ,朱玉林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4)

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湖南农业绿色发展对策

杨 灿1,2,朱玉林1,2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随着湖南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推进,湖南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容量低等发展压力与日俱增,农业发展面临资源要素约束不断强化、农产品需求不断扩张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机。文章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湖南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农业资源状况、农业发展方式、科技应用能力,以及财政支农政策是影响湖南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湖南农业绿色发展的如下对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加强农业生态管理,促进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构筑科技进步创新支撑体系,提高农业的科技应用转化能力;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加快建立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绿色发展;农业现代化;供给侧改革;湖南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也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农业的绿色发展是指在强化保供给的同时,注重农业的社会和生态功能。一方面确保13亿人的饭碗能够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的安全能力可持续。另一方面,要确保农业资源能够永续利用,能够给子孙后代留下良田沃土、绿水青山。农业的绿色发展同时也是农业的现代化过程[1],与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密切相关,其目标是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中实现“农业强”、“农民富”与“农村美”的有机统一。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产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农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更是难点。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的精准改革,通过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使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从而真正解决农产品产能过剩问题,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村改革30多年来,湖南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代价,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已成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2]。由于人口和资源比例失衡,“以粮为纲”的传统观念导致了耕地的过度开发和粮食增产的持续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给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包袱。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湖南农业的绿色发展,既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湖南经济发展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迫切需要,更是湖南在后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实现后发赶超的必然要求。湖南农业的绿色发展,不仅对于推进湖南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且可以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现代化带来更多的启示。

一、湖南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机遇

(一)农业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湖南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原料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厚实,素有九州粮仓和鱼米之乡的美称。全省农业人口超过4000万,拥有耕地资源878.3万公顷。稻谷产量约占全国的13.2%,稳居全国第一。生猪的外销量、出栏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二名。油茶的产量与产值均为全国第一。棉花、油料、苎麻、柑桔、甘蔗、茶叶、蔬菜、烟叶和淡水鱼等主要农产品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全省土地总面积约为31774.35 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占全省土地资源的84.64%。湿地资源丰富,全省湿地总面积为 1226909公顷[3],水生资源优势明显,鱼类资源丰富。湘、资、沅、澧四水纵贯全省,洞庭湖是长江最大的过水性调蓄湖泊,被誉为中国淡水渔业的摇篮。全省有养殖水域面积2043万亩、宜鱼稻田面积1300万亩。草山资源丰富,现有各类草地资源9559万亩,占土地面积的30%。其中可利用的有8499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88%,是耕地的1.98倍[3]。近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值逐年增长,正进入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的发展阶段。201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30.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3043.52亿元,年均增长4.0%;林业产值317.38亿元,年均增长6.4%;牧业产值1601.75亿元,年均增长1.8%;渔业产值366.93亿元,年均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1.18亿元,年均增长6.8%[4]。全省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保持了20.7%的快速增长。作为丘陵山地比重较高的省份,湖南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6%的粮食,不仅实现连续十三年耕地占补平衡和粮食总产“十连增”,而且机械化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2015年全省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2.8%[5],粮油加工及物流产业和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均已突破千亿元,农业提质增效成绩斐然。当前湖南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朝追求产量、质量的同时,注重效益、生态和安全的方向转变,打开了时间窗口。

(二)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目前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传统农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首要工作,不断强化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特别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进一步指明了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基本遵循。根据2015年3月通过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湖南属于优化发展区,目标是在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作为农业大省,湖南对农业发展紧抓不懈,2015年出台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点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创新农村“三资”管理等方面,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力争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空间不断拓展、活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湖南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形成了财政资金、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投入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热潮。2016年湖南省委1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业供侧结构性改革。另外,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湖南深入推进农业供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空间。湖南农业经营体系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发展。

(三)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科技进步并发挥强大支撑引领作用的过程。近年来,湖南以新品种和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科技水平持续提高,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比全国高4.4个百分点[5]。省内农业科研院所众多,食品工业教学、科研、开发技术力量雄厚,为湖南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近年来,湖南在农业科技方面突出了种业科技创新,加大了超级稻、优质稻、生猪、蔬菜、油菜、油茶、茶叶、楠竹等品种选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培育了一批新的农业品种,推广了一批适用新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同时,湖南大力推进“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生物基因工程、遥感测绘、生态环保、电子信息等涉农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不断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湖南农业,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使农业生产可以适度调减粮食种植面积,优化农业结构,更进一步推动了湖南农业向内涵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

二、湖南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农业生态资源存在不足,农业生态污染日趋严重

由于供给矛盾突出,随着农业生产对资源和要素投入的依赖加剧,湖南耕地资源持续减少、土壤产能逐年下降,环境污染加重甚至局部生态破坏问题日趋突出。湖南人多地少,人均只有8分地,是全国人均耕地的2/3,全世界人均耕地的1/4。而同时,用地需求不断增加,耕地后备资源已不足,且质量不高,且耕地复种指数高,载畜量多。原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比达67.7%[5],加上受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及养殖业污染影响,农田的地力下降、水质变差、农药残留超标,城市郊区和工矿区农田受重金属污染率较高。其次,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减少,外来生物种类逐年增多;渔业资源养护艰难;湿地面积急剧减少;草地资源利用率低;森林资源总量增速趋缓,森林覆盖率增长空间渐小。受地理条件和工农业布局影响,湖南仍是酸雨重灾区,农业生产污染严重。2010年到2015年,全省化肥使用量从824.90万吨增加到840.13万吨;农药使用量从118.76万吨增加到122.35万吨[4]。此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农村发展对碳的依赖度较高,煤炭、汽油、柴油、电力是农村主要能源来源,而绿色、环保清洁型能源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应用,这直接提高了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率。而另一方面,农户接受绿色农业建设的意愿低下,也使得湖南农业的绿色发展遭遇瓶颈。

(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生产遭受要素成本上升和竞争力下降的双重挤压

近年来,湖南省生产要素投入逐年增加,但要素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农业要素成本持续增长,农产品成本和机会成本提高、比较效益收窄的问题严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受到双层挤压。湖南农业的粮猪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导致农业效益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缺少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且多为初级农产品,能够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农产品更少。受低价进口粮冲击,湖南中小粮食加工企业生存和发展已举步维艰[5]。而近期稻谷、生猪、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补贴政策接近上限,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加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容乐观,许多农副产品真伪难辨、优劣不分,严重损害了生产主体调整、优化结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人工费用、土地流转价格呈上升态势,规模化经营遇资金瓶颈。在要素成本上升和竞争力下降的双重挤压下,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湖南而言更为迫切,拓展农业发展空间,降本、提质、增效,是实现湖南农业由“大”到“强”的转变的关键举措。

(三)农业人力资源不足,农业经营水平不高

随着农民外出就业规模扩大和农村精英阶层流失,农村特别是传统农区农业劳动力素质在不断弱化。湖南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输出的农村劳动力在1200万人左右,大批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进城就业,年轻一代农民返乡务农的意愿普遍偏低。2014年,湖南农民工达到1707.5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比重超过40%,其中仅0.5%的从事第一产业[6]。而留守下来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中,以妇女、儿童、老年人为主,整体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不少农村呈现出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谁来种绿色田、谁来养绿色猪”是湖南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目前,湖南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水平较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80%以上的农户、70%以上的耕地仍属于分散经营模式,农业生产兼业化程度较高,难以形成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绿色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绿色化的推进。

三、湖南农业绿色发展对策

(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结构往哪个方向调,市场需求是导航灯,资源禀赋是定位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根本的、首要的任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高效安全、生态和谐的农业绿色发展道路。首先,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为农业大省,湖南农业发展优势突出,潜力大,但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林业、渔业的比重明显偏小,在第一产业总产值中仅占4.9% 和6.7%,且支柱产业不突出,缺乏有特色的主导产品;另一方面,尽管湖南农业资源丰富,但70%的山地和10%的水面仅取得了5.6%和6.7%的农业产值,这与湖南农业资源构成极不相称[7]。因此,要大力推行农牧、林牧结合,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好林下经济配套模式,实现种植业与畜牧业、林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构建完善现代农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农产品品质与安全质量,把更多的农产品增加值留在农村。要通过农业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倡导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结合,丰富农业农村发展的环保、科技、教育、文化、体验等内涵,实现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和资源跨界集约配置,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二)加强农业生态管理,促进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农业走向绿色高效发展之路。首先,要开展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加强资源养护,确保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必须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通过耕地轮作休耕,节约高效利用资源,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紧缺农产品供给,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全面提升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要加大对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等山体的保护力度。严格林木采伐管理,强力推进山体修复、环境整治等工作[7],全面推进全省“矿山复绿”行动,推进石漠化治理和生态重建工作。要加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实行禁牧、休牧和轮牧制度,合理开发利用、养护草地资源和渔业资源。同时,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全面推进养殖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其次,要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根据区域生态承载力,强化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大城乡环境同治力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以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深入开展生态绿色家园共建和乡村清洁工程,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着力推进造林绿化,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宜居秀美乡村。

(三)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政府在农业的绿色发展方面的责任除了守住生态红线和农产品安全底线。还应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具有乘数效应、所有农户共享的农村公共品;同时加大在农业技术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资金的投入,以提高国家生态安全水平以及国民生活质量。首先,要加大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应拿出专门资金对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绿色农业建设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和生态农业项目,尽可能给予其信贷专项资金支持和一定的税赋减免。要应用“绿箱补贴”、绿色补偿等环境经济手段,将农业补贴与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业环境挂钩,完善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其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强化激励机制和经济约束机制,树立空间均衡理念,控制开发强度,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增强农业绿色产品生产能力,推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战略目标。

(四)构筑科技进步创新支撑体系,提高农业的科技应用转化能力

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能否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习近平从国家宏观格局出发,强调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林毅夫(1992)认为农业的进一步增长取决于物质资本的投资和技术变迁,现代要素投入、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正效应,资本和技术是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要素[9]。湖南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成果丰硕,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湖南农业科技研究在农业耕作和栽培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领域的绝对优势,加大推广资金的投入和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农业企业、农户投入资金开发其所需的实用先进技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农业科研与推广的多元化投入体系,提高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转化能力。

(五)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加快建立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建立保护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10]。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切实把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实行免费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其农业科技知识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鼓励他们成为环境管理者和保护者。同时改善农技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鼓励高层次专业人才,包括农业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从事农业生产和技术开发。此外,政府要建立、完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突出公益性职能,以带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通过创新发展经营主体的联合、合作和产业化等提高其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有效降低成本,让农民能够更多地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同时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真正让农业规模经营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此外,农业的绿色发展必须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着力打造大宗农产品优势产业带,以优化结构、提升品质为抓手,加快粮、猪等传统优势主导产业的改造升级,走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农业多功能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立足特色农业资源与文化优势,开发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市场潜力大的新型农业产业,推动种养业、加工业、餐饮业、创意农业等互相渗透、互相提升,打造农业与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促进休闲观光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确保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

[1]杨 灿,朱玉林.国内外绿色发展动态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6):43-50.

[2]杨 灿,朱玉林.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湖南省生态赤字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7):37-45.

[3]刘宗林.加快湖南农业生态文明建设[J].新湘评论,2014(5): 54-57.

[4]湖南省情.湖南林业信息网[EB/OL].http://www.hnforestry.gov.cn/,2014-06-15.

[5]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长沙市政府网[EB/OL].http://www.changsha.gov.cn/xxgk/szfxxgkml/gzdt/ /t20120606_334146.html,2012-06-06.

[6]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南统计信息网[EB/OL].http://www.hntj.gov.cn/tjgb/hntjgb/2014-04-15.

[7]刘建武.湖南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跨越[N].中国改革报,2014-12-24(6).

[8]杜家毫.以实际行动实现绿色湖南的美好前景[N].湖南日报,2013-07-24(001).

[9]杨 灿,朱玉林,李明杰.洞庭湖平原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2014,34(12):65-71.

[10]朱玉林,杨 灿.基于能值理论的湖南省农业生态系统绿色GDP核算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4):36-42.

Countermeasures for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of Hun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YANG Can1,2, ZHU Yulin1,2
(1.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Hunan,China; 2.Hunan Green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Changsha 410004,Hunan,China)

With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unan, Hunan’s growing pressure grow with each passing day: more people and less land, shortage of resources, low environmental capacity.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facing a crisis of resources constraints, strength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mand expansion and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Hunan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s, advocate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Hunan ar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financial support to agriculture.And then it proposes to promote green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rengthe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management,promoting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build a support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lay the role of govern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support system policy; improv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level, and acceler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and farmers income.

green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Hunan

F205;F327

A

1673-9272(2016)05-0001-05

10.14067/j.cnki.1673-9272.2016.05.001 http: //qks.csuft.edu.cn

2016-06-30

湖南省林业厅科研项目“洞庭湖洲滩立体林业经营模式研究与示范”(湘财农指2014-68);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湖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研究”(2016YY009);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预警及调控研究”(14A154)。

杨 灿,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朱玉林,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E-mail:zhu-y-lin@126.com。

杨 灿,朱玉林.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湖南农业绿色发展对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5): 1-5.

[本文编校:罗 列]

猜你喜欢

湖南农产品绿色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绿色低碳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三线建设在湖南
农产品争奇斗艳
岁月
湖南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