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七味白术散对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2016-01-23梁耐鹏张小娥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1期
关键词:白术散脾虚乙组

梁耐鹏 张小娥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出现的糖尿病。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3%[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宜采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方法进行治疗,因此,饮食疗法与中药疗法就成为临床上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中医学认为,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是该病的主要辨证类型。近年来,我院使用七味白术散对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均经中医辨证分型被确诊为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均伴有食后胀满、肢体倦怠、苔白舌淡以及脉象缓弱等症状,且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些患者中,排除在怀孕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排除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8.7±4.3)岁,其孕周为24~28周,平均孕周为(26.1±0.3)周。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我院对甲组患者使用饮食疗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我院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指数、孕周以及血糖的水平等情况计算出其每天所需摄入的总热量。将患者每天摄入营养物质的构成比定为:碳水化合物45%~55%,脂肪30%左右,蛋白质20%~25%。同时,将患者每天早餐、中餐以及晚餐摄入的热量比定为10%、20%与30%左右,并每天为其加餐2~3次。要叮嘱患者少食多餐,忌食含糖量高的食物。

1.2.2 我院对乙组患者在使用饮食疗法进行治疗基础上加用七味白术散进行治疗。使用饮食疗法对该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与甲组患者相同。七味白术散的方剂组成及制用法为:白术、党参、茯苓、葛根各20g,广木香10g,藿香、炙甘草各5g。用300ml清水对上述药物进行煎煮,煎至200ml。将药液分2袋进行密封包装,每袋各装100ml,每天叮嘱患者早晚各服1袋,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3]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2hPG)以及其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在剖宫产、先兆子痫、早产、羊水过多等方面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在新生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方面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FBS、2hPG以及其HbAlc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的FBS、2hPG以及其HbAlc的水平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FBS、2hPG以及其HbAlc水平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及新生儿相关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在剖宫产、先兆子痫、早产、羊水过多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乙组新生儿在新生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甲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及新生儿相关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饮食疗法来控制该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但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认为,脾虚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机。首先,脾主运化,化而生血,脾虚可导致生化不足、阴虚伤津。其次,脾脏与饮食密切相关,饮食不节可导致脾胃困顿,影响脾之运化,进而出现糖代谢紊乱。故中医认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应以补气健脾为主。本研究所用七味白术散中的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党参具有养血生津、补中益气的功效,茯苓具有调和脾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葛根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广木香具有止痛安胎、调气解郁的功效,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的功效,炙甘草具有益气滋阴的功效[4]。诸药合用,可共奏健脾生津、行气消胀之功效。纵观七味白术散全方,融合了补、运、升、降之法,对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的FBS、2hPG以及其HbAlc的水平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在剖宫产、先兆子痫、早产、羊水过多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乙组新生儿在新生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甲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用七味白术散对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控制其血糖水平,从而改善母婴的结局。

[1] 司徒蔼瑜,张晓静.七味白术散治疗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3,45(12):100-102.

[2] 杨欣.七味白术散治疗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2):110-111.

[3] 易靖茹,谢纲,易引君.七味白术散治疗妊娠糖尿病6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01):120-121.

[4] 冯利霞,王立红,徐颖华,等.七味白术散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干预治疗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4,20(15):78-80.

猜你喜欢

白术散脾虚乙组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