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陈以国教授针药并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探析

2016-01-22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2期
关键词:陈师进针锁骨

刘 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2)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颈部疼痛、头晕、头痛、颈部板硬等,严重者甚至可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陈以国教授行医20余年,辨证精准,用药简单精妙,用针少而灵活,其在治疗颈椎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针药并用,屡有奇效。笔者有幸跟随陈师临证诊治,获益匪浅,现将陈师治疗颈椎病的经验与方法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经陈以国教授治疗的22例颈椎病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2例。其中,有年龄为20~30岁的患者4例,为30~40岁的患者9例,为40~50岁的患者4例,为50~60岁的患者3例,为60岁以上的患者2例。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纳入标准是:①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规定的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颈、肩及背部疼痛、头晕、头痛、颈部板硬以及上肢酸胀、麻木等临床症状。③对患者进行臂丛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的结果均呈阳性。④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均显示其颈椎的钩椎关节出现增生,其颈椎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刺治疗

1.2.1.1 体针法 陈师治疗颈椎病常以天柱穴、身柱穴、天宗穴、筋缩穴、承浆穴为进针的基本穴位,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证候进行穴位加减。如:对于存在眩晕症状的患者可加刺其囟会穴、风池穴来达到疏风通窍的目的。对于手臂麻木感较重的患者可加刺其曲池穴来达到通经活络的目的。若患者体弱气虚,则可加刺其气海穴与天枢穴来达到调畅气机的目的。具体的进针方法是:采用直刺法(除天宗穴外,此穴位需采用斜刺法进针)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10~30min,每隔3天治疗1次。

1.2.1.2 锁骨针法 陈师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锁骨上穴位分布的规律与耳部上的穴位及眼部周围穴位的分布规律极为相似,锁骨具有全息[2]效应,因此,可通过对锁骨进行针刺来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取穴:取患者的双侧颈穴(即头穴与肺心穴连线上1/3与中1/3的交界处)和双侧上肢穴(即头穴与肺心穴连线中1/3与下1/3的交界处)进行针刺。具体的方法是:指导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其锁骨处的皮肤,并让其尽量放松双肩,使双臂自然下垂。先用手在患者的锁骨上进行揣穴,以疏利其气血。对患者锁骨处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采用26~28号的1寸毫针沿其锁骨下方刺入,并让针尖抵住其锁骨(以免患者在呼吸或活动时针尖在其皮下活动),进针的方法为平刺法。通常情况下,患者在进针后会出现酸、麻、重、胀等感觉,得气感会较其身体的其他部位明显,留针30min后将毫针拔出,每隔3天治疗1次。

注:锁骨下方有重要的脏器,且此处的皮肤较薄,因此在对患者进行针刺时需特别注意进针的力度与方向。同时,在对患者进行针刺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以防其出现晕针的情况。

1.2.2 中药治疗 陈师采用通气散[3]加减方对这22例患者进行治疗。通气散加减方的药物组成及制用法为:羌活10g,独活10g,川芎7g,藁本7g,防风8g,蔓荆子8g,甘草5g。对于阳气虚衰而畏风的患者,应在此方中加入木瓜与葛根各10g。对于风邪较重的患者,应在此方中加入10g全蝎。对于寒邪较重的患者,应在此方中加入5g制附子。对于存在淤血阻络证候的患者,应在此方中加入赤芍与红花各10g。对于由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所引起肢体麻木的患者,应在此方中加入杜仲与桑寄生各10g。用清水对上述药物进行煎煮,去渣后取药汁,叮嘱患者每天服用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治疗7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我院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标准将这2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痊愈: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颈椎的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且1年内其病情未复发。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颈椎的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且半年内其病情未复发。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无效:患者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这22例在接受治疗后,治疗结果为治愈的患者有7例,为显效的患者有12例,为有效的患者有3例,无患者治疗无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100%。

3 典型病例

赵某某,女,45岁,于2014年6月17日因“颈部疼痛半年,左侧肩臂麻木2天”而前来我院就诊。此患者在半年前开始出现颈部不适的症状,对其进行X线检查显示其颈椎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其钩椎关节出现增生,但其未经过系统的治疗。患者于6月15日经院外小针刀治疗后其颈部疼痛的症状加重,疼痛难忍遂来我院就诊。此患者来我院就诊时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肩胛部及颈部疼痛,左侧肩臂麻木难忍、不可上举,耳鸣,失眠多梦,畏寒,大便黏腻。此患者的舌脉为:左脉细,右脉滑,舌淡苔薄,且伴有淤点。我院对此患者进行西医诊断的结果为颈椎病,对其进行中医诊断的结果为项痹(血虚气弱、痰淤阻络)。

陈师对此患者采用通气散加减方和针刺法进行治疗,用针刺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是:取其双侧颈穴和双侧上肢穴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在留针期间指导患者进行缓慢抬举左侧上臂及转头运动。然后对其曲池穴(左侧)和肩井穴(左侧)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20min,每3天为其治疗1次。同时,陈师根据中医辨证理论为此患者使用通气散加减方进行治疗。通气散加减方的药物组成及制用法为:羌活15g,独活10g,防风10g,蔓荆子12g,川芎15g,藁本10g,葛根15g,秦艽15g,桂枝15g,黄芪25g,焦白术20g,姜黄20g,延胡索20g,生姜6g,大枣10g。用清水对上述药物进行煎煮,去渣后取药汁,叮嘱此患者每天服用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治疗7天。此患者于6月25日前来我院复诊,其肩胛部及颈部疼痛、失眠多梦、耳鸣等症状明显好转,其左侧肩臂麻木的症状明显减轻,其大小便均恢复正常,但仍存在畏寒之症。陈师在此患者的首方中加入了10g川续断与10g赤芍,叮嘱其继续服药7天,并在此期间对其进行1次针刺治疗。此患者于7月3日再次前来我院复诊,此时,其肩胛部及颈部疼痛、失眠多梦、耳鸣以及左侧肩臂麻木等症状均完全消失,仅存在畏寒之症。陈师在此患者的首方中加入了10g杜仲,叮嘱其继续服药7天,但不再对其进行针刺治疗。此后,此患者未再来我院复诊,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得知其病情未复发。

4 讨论

颈椎病的病机较为复杂,且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因此中医在治疗该病时应做到辨证施治。陈师独创的锁骨针法是中医整体治疗观念的具体体现,他将全息理论、经络脏腑理论与三才[4]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针药并用对患者进行治疗,使其达到阴阳平衡、脏腑调和的状态,最终起到治疗其颈椎病的作用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

[2] 张颖清. 穴位分布的全息律及其临床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983, 3(6): 46-47.

[3] 易大奎. 陈以国教授通气散治疗颈椎病经验拾萃[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7):18.

[4] 王德敬等. 论三才对中医理论的构建[J].中医药学刊,2006,5,5(24):873-875.

猜你喜欢

陈师进针锁骨
随陈聆群先生学治史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呵护锁骨皮肤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陈从周写《徐志摩年谱》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59例
陈福来教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经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