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徜徉在古诗词乐园——浅谈古诗词教学意识

2016-01-20王芳

速读·中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古诗词意识情境

王芳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结合。然而,如何把古诗词的美呈现在当代小学生面前,如何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关键词:古诗词;意识;情境

古诗词,是中华海潮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一册中都收编有几首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由于音律之美、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易于背诵,往往能让学生背下来,一生受益。这就如习近平所言,“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应具有哪些语文教学意识,带领孩子们徜徉在古诗文里而沉浸其中,去感受那优美的语言,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呢?

一、探究背景意识

读一首古诗词,有的让人走进一个人,有的带人进入一个时代,有的带人走进一处景,有的让人感受一份情,有的让人有所悟。然而,诗人和诗歌毕竟在时空上与我们拉开了距离。教师要准确地解读文本,首先应有背景意识。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研究古诗词的文学常识、诗人的生平、写作风格、创作故事等等,有了课前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才能在课堂上呈现恰当的、有价值的文本信息,做到不偏离、不拔高、不曲解。

二、还原生活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借助诗中的注释,这样固然能明白表述诗意,但纯粹是建立在诗人的元认知上。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具体流畅地运用语言,我们能否在诗人元认知的基础上,联系今天的生活体验,重新建构语言来表述诗意呢?这样,让生活成为学生表达语言的源头活水,使古诗教学增添语文味。

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有两个学生是这样表达诗意的:

学生1:黄四娘家门前的小路上有许多花,花把枝头压得低垂了。

学生2:黄四娘家门前的小路上花真多呀!杏花、梨花、玫瑰、桃花、杜鹃、兰花……朵朵争奇斗艳,深红的,淡红的,嫩黄的,浅紫的……真是五彩斑斓。他们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正欣然怒放着。这些花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

我们不妨对两位学生的语言做个比较。学生1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诗句的意思,正确无误,这是根据注释转换来的语言,是代表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学生2的语言是在注释的基础上,联系了生活资源并添加了自己的语言积累而创造形成的,这是他自己的语言。我想,教学古诗了解诗意时,学生不但要学会借助注释的方法,还要像学生2那样还原生活的意识,难道不是一件可喜的事吗?

三、创设情境意识

无论是小学语文、中学语文以至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情境意识”无处不在。正如名师王崧舟老师认为一个有智慧的语文老师,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她的诗意,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想,这“完形”来自于诗的内在情境。

1.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教师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教学资源,要精心设计。富有诗意、情感的教学语言,能很快地拉近学生与作者、文本的距离,进入特定的情境,实现思想交锋,情感相融,心灵对话。

王崧舟教学《长相思》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这段诗意浓浓的语言一下子营造了乡愁的“情场”,创设了对话的诗境,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

2.想象情节进入情境

朱光潜在《创造的想象》一文中谈到“什么是想象呢?它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王崧舟本人就是一个引领学生创造想象的高手,且回顾王老师《长相思》的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听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师范读)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生1: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师评价:你走进去了。)生2: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睡不着那样的情景。(师评价:你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的画面)生3:我看见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也更加地重了起来。(师评价:你看到了纳兰性德抬头仰视的画面。)……

当学生通过想象,完成了与“征途”对话后,王老师又将话题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当学生看到了生机勃勃的家乡,看到了宁静安逸的美好夜晚,看到了天伦之乐、温馨融融的故园后,王老师又说“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王老师就是这样带着孩子们不断地想象,用画面偷换文字,用情绪去揣摩词意,学生渐渐深入到《长相思》的情境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

3.吟诵体味感悟情境

古诗词,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景,景中有情。王崧舟在《长相思》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其中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有老师一层层递进式的引读,还有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的一次次想象读,不仅读的形式多、量大,连读的要求也在不断加深,从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读出“味道”与“感觉”,读出了征程的“画面”与故园的“情景”。王崧舟认为,语文课上,既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进去,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出来,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综上所述,语文古诗词教学,既是语文课标的要求,也是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途径之一。语文教师教学古诗词,要带着语文意识上路,让学生既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中学会诗意地生活,使古诗词教学充满诗味,充满语文味。

猜你喜欢

古诗词意识情境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猜诗词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