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生产交付高度交叉下军代表综合监督模式

2016-01-19刘永刚,杨春阳,范庆

装备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科研生产

科研生产交付高度交叉下军代表综合监督模式

刘永刚1,杨春阳2,范庆3

(1. 车船军事代表局 驻重型汽车公司军事代表室, 山东 济南 250031;

2. 车船军事代表局 驻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军事代表室, 吉林 长春 130011;

3. 车船军事代表局 驻杭州地区军事代表室, 浙江 杭州 310012)

摘要着眼武器装备建设进程中科研生产交付高度交叉情况越来越多的客观实际,梳理一般情况下军代表在型号研制、生产准备、批量生产和交付使用等阶段的监督内容、监督模式和监督重点;针对在高度交叉下军代表监督工作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了军代表对技术、进度和质量实施综合监督的模式。

关键词科研;生产;交付;军事代表;综合监督;监督模式

收稿日期2014-12-08 2015-06-18

作者简介刘永刚(1979-),男,副总军事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装备采购。

中图分类号E257

文章编号2095-3828(2015)06-0065-0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783/j.issn.2095-3828.2015.06.015

AbstractBased on the objective reality that more and more cross deliveries of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mode and priority of supervision by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in the phases like model research, production preparation, batch production and delivery for use.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llenges of supervision by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in high cross, the paper brings out a mode of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by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on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quality.

Keywordsresearch; produce; deliver;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integrated supervision; mode of supervision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BGJ001)

ModeofIntegratedSupervisionbyMilitaryRepresentativein

HighCrossDeliveryofResearch&Production

LIUYonggang1,YANG Chunyang2,FAN Qing3

(1.ResidenceinHeavyAutoCo.MilitaryRepresentativeRoom,

MilitaryRepresentativeDepartmentofVehicle&Boat,JinanShandong250031,China;

2.ResidenceinNo.1VehicleCo.MilitaryRepresentativeRoom,

MilitaryRepresentativeDepartmentofVehicle&Boat,ChangchunJilin130011,China;

3.ResidenceinHangzhouAreaMilitaryRepresentativeRoom,

MilitaryRepresentativeDepartmentofVehicle&Boat,HangzhouZhejiang310012,China)

为实现我军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缩短装备建设周期,尽快满足未来战争对武器装备的需求,很多装备在科研过程未完全结束之前就开始签订购置合同组织生产,并小批量列装部队,这就形成了科研生产交付高度交叉,即装备定型试验尚未完成、装备尚未定型就开始生产准备,生产准备尚未结束就开始小批量生产,甚至直到首批产品交付部队时产品的定型试验仍未完成的新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呈现出越来越多、逐渐常态化的趋势。

上述情况的出现给军代表质量监督和检验验收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现行的国军标和各项制度法规又没有这种情况下的工作规范规定,导致各项工作缺乏依据,军代表如何开展质量监督和检验验收工作,确保装备购置任务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思考,也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正常情况下军代表监督内容模式

在装备建设发展过程中,军代表主要参与型号研制、生产准备、批量生产和交付使用等阶段的监督工作。一般情况下,这4个阶段有着确定的先后顺序(如图1所示),前一个阶段工作的输出将作为后一个阶段工作的输入,各阶段之间基本上没有相互交叉,而且各阶段军代表监督的主要内容都有相应的国军标规定。

图1军代表监督工作流程图

1.1 型号研制阶段

根据GJB3885A—2006《装备研制过程质量监督要求》的规定,在型号研制阶段军代表的监督内容主要包括:监督承制单位制定工作网络计划和产品质量保证大纲,了解和掌握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情况,督促承制单位对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充分的试验验证,监督承制单位对遗留问题的处理,并验证其有效性[1]。一般情况下,由于对型号研制的周期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而且工程研制阶段试制样机的质量都要经过定型试验的考核和验证,因此型号研制阶段军代表应该将监督重点放在承制单位对技术状态的管理上,尤其是要锁定定型试验样机的技术状态,以便于日后对试验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定型审查,定型试验过程中由于质量问题处理而引起的技术状态更改需要按规定履行手续,鉴定审查通过后,装备的技术状态才基本确定。

1.2 生产准备阶段

根据GJB5710—2006《装备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要求》的规定,在生产准备阶段,军代表的监督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的图样和主要设计、试验、验收、使用等有关技术文件符合规定要求,试制及定型中遗留的技术与质量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生产、检测设备和设施齐全完好,能满足批量生产的数量及质量要求,技术、管理、加工、检验人员在数量和业务水平上能满足现场生产的需要,生产前重大工艺技术问题已经解决[2]4。一般情况下,由于对生产准备的周期要求不十分严格,因此在生产准备阶段军代表应该将监督重点放在对人、机、料、法、环等生产条件的审查上,而且生产准备工作开始之前,产品已经通过了设计定型,技术状态已经基本固化,因此在生产准备过程中,承制单位和分成制单位都可以按照定型的技术状态和生产纲领开发正式工装模具,以满足批量生产时进度和质量保证的需要。

1.3 批量生产阶段

根据GJB5710—2006《装备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要求》的规定,在批量生产阶段军代表的监督内容主要包括:对外购器材进行监督,审查采购文件及其更改的完整性、正确性,对工序质量进行监督,抽查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对技术状态进行监督,确认质量记录与实物保持一致,监督承制单位建立并保持生产过程质量记录[2]5。一般情况下,当产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前,已经通过设计定型审查,而且生产准备已经完成并通过军方组织的审查,技术状态基本固定而且具备较高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因此本阶段应把监督重点放在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检验上。

1.4 交付使用阶段

根据GJB5707—2006《装备售后技术服务质量监督要求》的规定,在批量生产阶段军代表的监督内容主要包括:督促承制单位制定技术培训大纲和实施计划,根据合同、装备主管机关或使用部队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监督承制单位按合同或装备主管机关(部门)的要求派员进行现场技术服务,及时妥善处理装备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实现质量信息的闭环管理[3]。一般情况下,装备交付前设计定型和生产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使用正规的工装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一致性比较高,在工厂生产、质量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军代表的监督和验收,产品出现批量或重大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这个阶段军代表的监督重点应该是对部队进行使用和维修保养培训,提供技术资料,搜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等信息,以指导使用。

2高度交叉下的监督难点

在科研生产交付高度交叉下,前一个阶段的工作没有完成,后一个阶段的工作就要展开(如图2所示),对军代表来说,质量监督工作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如果仍然固守原来的方法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由于前提条件不完备,很多工作无法展开,这种情况下军代表的监督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图2 科研生产交付高度交叉下各阶段衔接示意图

2.1 技术状态难以确定

如图3所示,在科研试验生产交付高度交叉的情况下,由于产品没有设计定型,图纸没有经过装备主管机关批准,技术状态尚未固化,首批交付部队的装备按照什么样的技术状态组织生产并不明确,而且在组织生产的同时,装备定型试验工作仍未完成,在试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些需要通过更改设计才能彻底解决;同时,首批产品交付使用以后,部队可能会根据实际需求提出改进,后期投入生产的产品技术状态要进行相应的变更,那么正在试验的、正在生产和生产完成即将交付部队的装备应如何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如果追求状态完全一致,所有试制、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部队提出的技术状态变更,都在即将交付的产品中实现,势必会造成装备迟迟不能交付,如果不实现,将造成不同阶段生产和交付产品技术状态的一致性难以得到保证,给装备的使用、管理和后期服务带来困难。

图3 各阶段与技术状态和生产进度的相互影响示意图

2.2 生产准备难以组织

由于产品没有最终设计定型,如图3所示:在试制试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部队提出的使用需求,都可能会引起装备技术状态的变更,产品图样和主要设计、试验、验收、使用等有关技术文件都不是最终状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不能确定。在生产准备过程中,承制单位和分承制单位如果开发正规的工装模具,则面临着技术状态发生变化时,已开发的工装模具作废或需要修改,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无论是重新开发新的模具还是对现有模具进行修改,都会延长生产准备周期,导致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产品的定型试验尚未完成,样机试制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是否能够满足产品质量保证的要求也不确定,因此生产准备难以组织。

2.3 交付进度难以保证

由于交付产品开始组织生产时,装备尚未定型,如图3所示:产品图样和主要设计、试验、验收、使用等有关技术文件不符合标准,试制及定型中的技术质量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更不用说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生产准备工作并未完成,人、机、料、法、环等任何一个要素不具备,都会影响生产进度。再加上定型试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或部队提出的使用需求引起的产品技术状态变更,是否要在即将生产、正在生产和已经生产完成的装备上实现,难以决策,如果要在现生产的装备上实现,势必会导致部分生产准备工作重新开展,已经生产完成的产品需要进行改进,从而导致生产和交付进度难以保证。

2.4 产品质量风险较大

由于产品定型试验没有最终完成,零部件乃至整机的试验验证工作并未完全结束,因此装备是否达到了作战使用性能和研制总要求的各项指标,其质量情况,尤其是可靠性无法最终判定。产品的生产准备工作尚未结束,现有生产条件没有经过最终的审查,是否能够稳定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不能确定。交付产品的生产和样机定型试验工作同时开展,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完成最终的改进和验证,在这种情况下交付部队的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隐患,风险较大,如图4所示。

图4 各阶段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示意图

3高度交叉下的综合监督模式

针对科研生产交付高度交叉下军代表质量监督工作的难点,笔者认为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建立综合监督模式,最大程度地控制风险完成任务。所谓项目管理,是一种以项目为对象,通过一个临时性的柔性组织,进行高效地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全过程动态性管理,以实现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的系统管理方法[4]。所谓综合监督,也可以称之为合同履行综合监督,是指军代表进行装备技术、质量、进度、费用和风险的全方位过程监控。因此,笔者认为科研生产交付高度交叉下军代表综合监督模式,是指军代表以装备需求为牵引,利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以科研生产交付高度交叉的任务为对象,通过临时性的军厂联合项目组织,进行高效地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对装备技术、质量、进度、费用和风险全过程动态性管理,全方位过程监控的监督模式。但本文中所说的“科研生产交付高度交叉下军代表综合监督模式”,仅指对技术、质量、进度和风险的监督。

3.1 高度交叉下综合监督的组织架构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军厂双方要充分沟通,召开军厂联席会,打破以往按阶段成立型号研制项目组、生产准备项目组、装备生产项目组和售后服务项目组的管理模式,直接成立公司领导和军代室总代表挂帅的军厂联合项目组,负责项目总体工作,下设型号研制、生产准备、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和交付使用等5个子项目组[6](如图5所示)。分别由研发(负责科研试验)、工艺(负责生产准备)、生产(负责生产组织)、质量(负责质量控制)和服务(负责技术服务)等部门的领导和主管军代表负责相应的子项目。军厂联合项目组首先完成包含项目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的总体策划,明确各子项目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以及子项目之间的接口关系,各子项目组在此基础上完成子项目的策划。总体原则是:各子项目尽可能的早开始,对其他子项目不产生影响的问题由各子项目组内部解决,对其他子项目会产生影响的问题由军厂联合项目组协调解决[7]。

图5 军厂联合项目组组织机构图

在这种组织架构下,每个子项目开始以后,如果不产生对其他子项目有影响的问题,各子项目监督内容及监督模式与一般情况下军代表的监督内容及监督模式基本相同。当产生对其他子项目有影响的问题时,由军厂联合项目组协调解决,综合考虑技术状态、交付进度、装备质量和存在风险等因素。无论是子项目组的内部协调,还是军厂联合项目组的总体协调,军代表都全程参加,随时开展质量监督工作[5]。针对科研生产交付高度交叉下军代表监督工作的难点,对策如下:

一是技术状态难以确定。科研试验子项目组总体负责技术状态控制,其他项目组提供信息,不影响交付进度的技术状态更改可以在装备交付前实现,影响进度的技术状态更改由军厂联合项目组根据相应原则确定。如果技术状态不更改,会影响到装备的作战使命和功能性能的发挥,则应要求技术状态更改必须在交付部队使用前完成,并及时上报上级机关。

二是生产准备难以组织。以科研试验项目组认可的图纸为依据,尽量不开发专用工装模具,或开发简易工装模具,技术状态发生更改时不影响生产准备整体进度的可以直接实现,影响进度的由军厂联合项目组确定。

三是交付进度难以保证。生产准备项目组每完成一项具体生产准备工作,生产组织项目组即开始组织生产,技术状态发生更改和质量问题的处理不影响交付进度时,可以在装备交付前处理完毕,影响进度的由军厂联合项目组确定。

四是产品质量风险较大。质量控制项目组加大产品质量控制力度,要求企业对所有零部件、所有工序进行100%检验,并做好记录[8]。在质量问题处理过程中,对于不影响交付进度的,要求在装备交付前彻底解决,影响交付进度的由军厂联合项目组根据以下原则确定。如果质量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会给装备埋下重大质量隐患,则应要求质量问题处理必须在交付部队使用前完成,并及时上报上级机关。

3.2 高度交叉下综合监督的实施

3.2.1技术状态监督

参与科研试验子项目组的军代表总体负责技术状态监督工作,收集汇总本项目组和其他子项目组中军代表掌握的涉及技术状态管理的信息,提出技术状态管理的监督意见,供军厂联合项目组决策。在具体工作中,由于装备未定型,军代表首先要督促企业在每项生产准备工作开展前,将技术状态进行纪实并封存,后续有技术状态更改时,要及时记录以便日后有据可查,同时也作为其他子项目开展工作的依据,起到定型文件的作用。对于后续的技术状态更改应严格控制,为了保持产品技术状态的一致性,一般不影响交付进度的技术状态更改可以要求在装备交付前实现。

3.2.2生产进度监督

参与生产准备和生产组织子项目组的军代表总体负责生产进度监督工作,收集汇总本项目组和其他子项目组中军代表掌握的影响生产进度的信息,提出生产进度的监督意见,供军厂联合项目组决策。在具体工作中,由于装备未定型,产品的技术状态没有最终确定,然而这种情况下的产量一般不大,因此承制单位在进行生产准备时,在能够保证交付进度和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不开发专用的工装模具,利用通用的工装模具代替或手工制造。对于必须开发工装模具才能进行生产的,可以开发简易工装模具,以降低成本投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在不影响交付进度的前提下,可以要求技术状态的更改在装备交付前实现,质量问题在装备交付前处理完毕。

3.2.3产品质量监督

参与质量控制子项目组的军代表总体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收集汇总本项目组和其他子项目组中军代表掌握的影响产品质量的信息,提出产品质量监督意见,供军厂联合项目组决策。在具体工作中,由于生产准备工作没有最终完成,很多零部件没有专用的工装模具或者是利用简易工装模具制造,甚至是靠手工制造,因此要加大产品质量控制力度,可以要求企业对所有零部件、所有工序进行100%检验,并做好记录。在质量问题处理过程中,对于不影响交付进度的,要求在装备交付前彻底解决。

当技术状态更改或质量问题的处理影响到交付进度时,需要军厂联合项目组做出决策,必要时报上级领导机关审批。如果技术状态不更改,会影响到装备的作战使命和功能性能的发挥,质量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会给装备埋下重大质量隐患,则应要求技术状态更改或质量问题处理必须在交付部队使用前完成,并及时上报上级机关,反之,不必要求在装备交付前完成。

4结 束 语

科研生产交付高度交叉下军代表综合监督模式研究对军事代表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支撑,如果把握不好,不仅会影响到任务的完成,还会由此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特殊任务时期,军事代表应更好地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保持与工厂之间、与使用部队之间以及与上级领导机关之间的信息沟通,以便在技术、质量和进度发生矛盾时得到机关和部队的支持,得到工厂的主动配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装备研制过程质量监督要求:GJB3885A—2006[S/OL].[2010-03-26].http://www.bzfxw.com/soft/sort055/GJB/135126050.html.

[2]装备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要求:GJB5710—2006[S/OL].[2010-03-16].http://www.bzfxw.com/soft/sort055/GJB/135124944.html.

[3]装备售后技术服务质量监督要求:GJB5707—2006[S/OL].[2011-12-18].http://www.dzbzw.com/down/12182011/66139.html.

[4]沈建明.国防高科技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2-66.

[5]翟源景.装备采购项目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188-189.

[6]张振敏.浅谈生产管理中的进度控制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3(2):95.

[7]沈建明.国防高科技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3-94.

[8]张明,巩秀.浅谈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进度监督问题[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0,21(6):46-49.

(编辑:田丽韫)

猜你喜欢

科研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关于高职院校科研定位的几点思考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激励机制研讨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