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胸腺球蛋白联合环孢素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2016-01-18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9期
关键词:儿童

抗胸腺球蛋白联合环孢素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马鸿雁

【摘要】目的 观察抗胸腺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探讨提高儿童AA疗效的有效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在我院接受正规治疗并且门诊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AA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型再障(SAA)24例,慢性再障(CAA)28例,所有患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为单用CsA治疗,治疗组为ATG联合CsA治疗,比例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CAA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1%(23/28),SAA患者总有效率为50.0%(12/24);28例CAA患儿中接受对照组治疗27例,总有效率为81.5%(22/27),接受治疗组治疗1例,总有效率100.0(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4例SAA患儿中接受治疗组治疗8例,总有效率25.0%(2/8),接受对照组治疗16例,总有效率75.0%(12/16),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ATG联合CsA治疗儿童SAA疗效佳,可作为缺乏合适供体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首选治疗方式。

【关键词】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A;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

作者单位:450014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一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儿童血液病[1]。A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是其主要原因,因此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为免疫抑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2]。儿童再障多数起病即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首选治疗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费用昂贵,配型困难等因素,部分患者无法进行,临床上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型再障。现总结我院2005年~2013年收治的AA患儿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87例AA患儿,其中接受治疗并且门诊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的患儿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0.4~15岁,中位年龄6.5岁。按2001年中华医学会修订的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3]分型,分为重型再障(SAA)24例,慢性再障(CAA)2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用环孢素(CsA)治疗;治疗组,CsA联合兔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r-ATG)治疗。

1.2治疗方法

1.2.1r-ATG(法国赛达药厂生产,批准文号:S20090067)2.5 ~5 mg/(kg•d),静脉缓慢滴注12~18 h,连续使用5 d,期间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过敏反应,根据病情需要输注成份血。

1.2.2CsA(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10960007) 初始剂量3~5 mg/(kg•d),分为2次口服,监测血药浓度,调整CsA剂量,使C0150~250 ng/μl,至少使用6个月,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起效后逐渐减量至0.5~2 mg/(kg•d),继续维持使用6个月以上。

1.2.3雄激素 两组同时给予达那唑100~200 mg。分2次口服,取得明显血液学改善后,渐减至半量,维持4~6个月后停药。

1.3疗效评价

参考2007年全国小儿血液与肿瘤学术会议提出的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4]进行评价:(1)基本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基本消失,血象上升,达到血红蛋白,男>120 g/L,女>100 g/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80×109/L,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2)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3.5×109/L,血小板有一定程度增加,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3)明显进步:贫血和出血症状明显改善,不需要输血,血红蛋白比治疗前增加30 g/L以上,并且维持3个月无下降;(4)无效:经充分正规治疗后,症状及血象无明显进步。(1)~(3)项为治疗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总体治疗效果

52例患儿随访终点时间为2013年6月,平均随访时间34个月(4~83个月)。CAA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1%(23/28),SA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0.0%(12/24),CAA组高于S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对照组、治疗组方案疗效比较

28例CAA患儿中接受对照组治疗27例,总有效率为81.5%(22/17),接受治疗组治疗1例,总有效率100.0(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SAA患儿中接受对照组治疗8例,总有效率25.0%(2/8),接受治疗组治疗16例,总有效率62.5%(10/16),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52例患儿总体治疗效果[n(%)]

表2 对照组、治疗组方案疗效比较[n(%)]

3 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多认为与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有关,由于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造血干细胞而导致AA。免疫抑制治疗是通过杀灭或杀伤并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促进残留造血干细胞恢复造血,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首选治疗。重型再障起病急,病死率高,常规环孢素免疫抑制治疗起效慢,患者多死于严重感染、出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重型再障患者的首选治疗,但对于无合适供体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型再障患儿,ATG联合环孢素的强效免疫抑制治疗被认为是最佳替代治疗方案[5-6]。目前研究[6]认为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AA可以获得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较之前CsA单药治疗效果更佳。梁欣荃等[7]研究证实,ATG联合CsA免疫抑制治疗对于成人SAA疗效显著。江涛等[8]也证实,ATG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联合CsA治疗成人SAA的有效率及起效时间均优于CsA单药治疗。覃大卫等[9]证实,联合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儿童SAA的缓解率可达60%~80%,长期存活率不低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52例患儿平均随访时间34个月(4 ~83个月)。CAA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1%,SA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0.0%(12/24),CAA组高于SAA组。28例CAA患儿中接受CsA单药治疗27例,总有效率为81.5%,接受ATG联合CsA治疗1例,总有效率100.0(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中ATG联合CsA治疗的病例仅有1例,病例数较少,不排除统计误差。24例SAA患儿中,CsA单药治疗的有效率仅为25.0%,ATG联合CsA治疗有效率为62.5%,联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与国内报道[6]结果一致。表明对于SAA患儿,ATG联合CsA治疗效果优于单CsA单药应用。我们研究中,考虑到CAA多预后较好,应用过度强烈免疫治疗大量减少了CD4+调节T细胞和诱发严重感染可能,此次研究中病例偏少,更加客观的结论,仍需要大样本临床病例来证实。

综上所述,ATG联合CsA治疗儿童SAA可使患儿获得较高的缓解率及生存率,适用于缺乏合适供体或由于经济原因无法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AA患儿。

参考文献

[1]谢晓恬.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诊断治疗[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5): 1141-1143.

[2]乔晓红,谢晓恬,石苇,等. 儿童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循证医学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5): 1155-1158.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疗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2001,39(7): 422-423.

[4]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编辑委员会.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7,12(5): 236-240.

[5]谢晓恬,赵惠君,覃大卫.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5): 1134-1137.

[6]朱晓华,高怡瑾,陆凤娟,等. 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 428-430.

[7]梁欣荃,符丽梅,祝平安,等. ATG加CsA方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24(6): 662-664.

[8]江涛. 再生障碍性贫血87例的临床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1(3): 74.

[9]覃大卫,谢晓恬,李威,等.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2,17(1): 9-1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nti-thymocyte Globulin Combined With Cyclosporine A In the Treatment of Aplastic Anemia in Children

MA Hongya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1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anti-thymocyte globulinlobulin(ATG)combined with cyclosporine(CsA)o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plastic anemia(AA). Methods 52 cases with AA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more than 6 months.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in 24 cases and 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in 28 cases were included.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TG and CsA.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using CsA.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CAA patients was 82.1%(23/28).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SAA was 50%(12/24).Effect of CA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AA group.In the 28 patients with CAA,27 cases were treated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which was 81.5%(22/27).One case was in the treatment group,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0%(1/1).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In the 24 patients with SAA,8 cases were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25%(2/8).16 cases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75%(12/16). 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ATG combined with CsA is effective in children with SAA.The method could be preferred for the children without suitable donors fo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Key words】Anti-thymocyte globulin,Cyclosporine A,Aplastic anemia, Children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9.083

【中图分类号】R55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19-0108-03

猜你喜欢

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2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9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7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0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74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69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