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6-01-16张志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几率针头药液

张志霞

(河南省长垣县人民医院 河南 长垣 453400)

临床调查发现,由于儿童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哭闹、不配合等情况,因此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很容易发生针头脱落、药液渗漏和输液部位皮下出血,从而会严重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和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对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疼痛的症状,降低其发生针头脱落、药液渗漏和输液部位皮下出血的几率[2]。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1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168例患儿。我们使用数表法将这168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4例患儿。在对照组84例患儿中,有男性患儿42例,女性患儿42例。本组患儿的年龄在0.6-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0±0.50)岁。本组患儿中有通过手背静脉输液的患儿47例,有通过足背静脉输液的患儿37例。在研究组84例患儿中,有男性患儿43例,女性患儿41例。本组患儿的年龄在0.8-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0±0.60)岁。本组患儿中有通过手背静脉输液的患儿42例,有通过足背静脉输液的患儿4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和通过静脉输液的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这两组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拔针护理、输液巡视等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进行优质护理的具体方法如下:

1.2.1 进行心理护理 在进行输液前,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儿进行交流和互动,使用简单、亲切的语言消除其恐惧感。同时,护理人员要指导患儿家长多对患儿进行安慰和鼓励,以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可根据患儿的喜好为其播放动画片或儿歌来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其疼痛的感受。

1.2.2 进行输液过程中的护理 在进行静脉输液穿刺前,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儿输液部位皮肤和血管的情况,并尽量选择管径较粗的静脉为其进行穿刺。在穿刺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先使用干棉棒为患儿擦干皮肤,然后再使用胶布对针头进行固定。同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为其调整好输液的速度,并嘱咐患儿的家长不要随意改变输液的速度。此外,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儿的巡视,密切观察其是否出现药物过敏、针头脱落和药液渗漏的情况。

1.2.3 进行输液后护理 在输液完成后,护理人员要轻轻地为患儿拔出针头,然后指导其家长用力按压针眼5~10分钟。同时,护理人员要叮嘱患儿家长在为患儿按压针眼时不可对针眼进行按揉,以免造成患儿血管穿刺点的隐性出血。

1.3 观察指标[3]

护理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FLACC评分、Wang-Baker评分和发生针头脱落、药液渗漏、输液部位皮下出血的几率。其中,FLACC评分和Wang-Baker评分的满分均为10分,患儿FLACC评分和Wang-Baker评分的得分越高说明其疼痛的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4]

我们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²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发生针头脱落、

药液渗漏和输液部位皮下出血几率的比较 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儿发生针头脱落的几率为0%,发生药液渗漏的几率为3.57%,发生输液部位皮下出血的几率为1.19%。对照组患儿发生针头脱落的几率为10.71%,发生药液渗漏的几率为15.48%,发生输液部位皮下出血的几率为14.29%。研究组患儿发生针头脱落、药液渗漏和输液部位皮下出血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发生针头脱落、药液渗漏和输液部位皮下出血几率的比较 [n(%)]

2.2 两组患儿FLACC评分和Wang-Baker评分的比较

护理结束后,对照组患儿的FLACC评分为4.41±0.28分,其Wang-Baker为4.17±0.72分。研究组患儿的FLACC评分为1.23±0.06分,其Wang-Baker为2.14±0.35分。研究组患儿的FLACC评分和Wang-Bake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FLACC评分和Wang-Baker评分的比较 (x±s,分)

3 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的研究组患儿其发生针头脱落、药液渗漏和输液部位皮下出血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只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其FLACC评分和Wang-Bake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这与黄春辉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5]。

综上所述,对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缓解其疼痛的症状,降低其发生针头脱落、药液渗漏和输液部位皮下出血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黄威.护理干预对门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2,18(9):116-117.

[2] 颜梅.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38(9):1223-1225.

[3] 朱学江,任桂玲.小儿患儿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 ,2012,7(10):198-199.

[4] 高月霞.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时针头脱落及漏药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14,35(3):620.

[5] 黄春辉,冯淑芳,周春丽.儿童静脉输液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J].全科护理 ,2012,10(4):965-966.

猜你喜欢

几率针头药液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治斑秃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