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秋季腹泻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6-01-16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患儿症状家长

章 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内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小儿秋季腹泻是6个月~3岁婴幼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因轮状病毒感染所诱发,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烧、腹泻及呕吐等[1],严重时还会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及中毒等症状,可对患儿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治疗中,由于患儿年龄很小,无法对治疗进行有效配合,加之家长对疾病的认知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我院在对秋季腹泻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其进行了综合护理,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24例秋季腹泻患儿,其中男性患儿有64例,女性患儿有60例,他们的年龄为7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4.1±2.0)个月,他们的病程为1~5d,平均病程为(2.2±0.6)d,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儿科学》中规定的关于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诊断标准,病初均出现呕吐等症状,每天大便次数超过10次以上,大便为蛋花汤样或稀水样,无腥臭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或发热症状,大便中检出少量白细胞。我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124例患儿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抗菌治疗、消炎治疗、止泻治疗及补液治疗等常规治疗。再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定时测量体温、指导饮食、了解临床症状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及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进行综合护理的具体方法是:①心理指导。让患儿家长了解秋季腹泻的发病原因及具体治疗方案,尽可能减缓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取得家长及患儿的配合,营造轻松愉悦的治疗环境。②卫生防护。医护人员在护理患儿前要认真洗手,要求家长、患儿勤洗手,特别是患儿饭前、便后,家长处理患儿粪便、呕吐物后。患儿使用后的餐具、尿布等要及时煮沸消毒,并保持患儿衣物、床单整洁。患儿病房每天进行≥40min的紫外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物品摆放有序,地面洁净。执行隔离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入院患儿交叉感染。同种病因的患儿安排同一房间,对于有严重传染性的腹泻患儿,采用及时的隔离治疗。腹泻患儿由于大便次数增多且肤质细嫩,极易引发臀部红肿、溃烂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肛周皮肤情况,指导患儿家长勤换洗床单、尿布,患儿大便后最好用温水洗净臀部,保持肛周皮肤干爽、清洁。肛周潮红患儿予外涂氧化锌软膏或绿药膏,对发生皮疹的患儿,可根据其大便情况选择硼酸碳酸氢钠进行清洗。对于较小患儿应指导勤翻身,防治压疮或继发性肺炎的发生。③饮食护理。腹泻会影响患儿消化功能,导致进食量减少,不能满足此时身体所需营养,因此需要合理的饮食护理用于患儿机体恢复。轻度腹泻者禁止食用高脂肪类等不易消化食物,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重度腹泻患儿按常规禁食6~8h,由静脉补液供给营养,腹泻减轻后可给予半流质类等易消化食物,饮食宜清淡,遵照循序渐进、少食多餐的原则。对于母乳喂养患儿则最好继续进行母乳喂养。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遵照《中国腹泻诊断治疗方案》[4]中规定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①显效:治疗72h内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性状及镜检指标恢复正常; ②有效:治疗72h内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减少,性状好转;③无效:治疗72h内患儿临床症状及大便次数、性状无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发热、腹泻及呕吐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经过72h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4%,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n,%)

3 讨论

秋季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流行性。6个月~3岁婴幼儿由于自身免疫力差,容易受到轮状病毒的感染而发病,为秋季腹泻的高发人群[2]。患者一旦发病,轻者出现肠胃道不适,食欲不振,大便4~5次/d,大便多呈蛋花汤样或稀糊样,无明显全身症状[3]。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年龄较小,无法对治疗进行有效配合,家属心理多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对秋季腹泻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基础护理,为观察组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然后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退热、止泻及停止呕吐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以结果与万小红[3]等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秋季腹泻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不仅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陈永红.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及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 2012,18(10): 25-27.

[2] 牛芬.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2,18(24):54-55.

[3] 万小红.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9):1195-1196.

猜你喜欢

患儿症状家长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