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腹穴按摩法结合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2016-01-16周世梅李忠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胃炎例数

周世梅 李忠文

(贵州省瓮安县中医院 贵州 瓮安 550400)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此病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以往,临床上对慢性胃炎患者主要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但西药的副作用大,不宜为其长期使用。有研究表明,用中医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为了进一步探讨用中医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我院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别使用针刺疗法和腹穴按摩法结合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其中接受腹穴按摩法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的50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他们的年龄在21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1.2岁。其中,浅表性胃炎患者有1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有14例,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患者有20例。这些患者的病程平均为8.2±1.5年。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他们的年龄在23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1.2岁。其中,浅表性胃炎患者有2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有13例,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患者有17例。这些患者的病程平均为8.1±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所患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为:取患者的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穴位,采用泻法的手法将毫针缓慢刺入其穴位中,每间隔10min采取捻转的手法进行1min的治疗,留针的时间为30min。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腹穴按摩法进行治疗,进行腹穴按摩的方法为:①患者取仰卧位,将双手自然放置在体侧,告知其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保持自然呼吸。②分别对患者的水分穴、建里穴、气海穴、梁门穴及带脉诸穴进行按摩,每个穴位进行按揉的时间为2min左右,以使其浊气下降。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学会颁布的疗效判定标准,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①治愈:经过治疗,患者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恢复到正常水平。②显效:经过治疗,患者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进行胃镜检查结果其胃黏膜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③有效:经过治疗,患者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70%以上恢复到正常水平。④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在加重。治疗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正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²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者有13例,为显效者有14例,为有效者有16例,为无效者有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在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者有27例,为显效者有12例,为有效者有10例,为无效者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发生在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疾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或生活方式不健康所致[2]。另外,经常服用一些具有较强刺激性的药物(如洋地黄等),也导致患者发生慢性胃炎。因为此类药物会对患者的胃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使其胃腺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而胃酸分泌过多又会增加其胃蠕动功能的压力,从而使胃酸得不到有效的排泄,进而对其胃黏膜造成严重的损害而形成慢性浅表性胃炎[3]。此外,长期食用辣椒、喝浓茶、喝咖啡等也可导致患者的胃功能下降,从而形成慢性胃炎。临床研究发现,使用西药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短期疗效虽然较好,但长期疗效较差,使患者的病情极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近年来,我院采用中医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中医疗法包括针刺疗法和腹穴按摩法。针刺疗法是取患者的足三里穴、内关穴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以使其气血通畅。腹穴按摩法是对患者的气海穴、梁门穴及带脉诸穴进行按摩,以使其胃部的浊气下降,从而调和其胃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用针刺疗法结合腹穴按摩法可有效地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病情在短时间内痊愈。

综上所述,用腹穴按摩结合针刺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高绍芳,何华,米惠茹.化浊解毒方药结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10(14):839-842.

[2] 彭娜,李金香.腹穴按摩法结合针刺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3,04(18):83-86.

[3] 周启荣,黄洁,常小荣.足主症区反射法结合脏腑经络“本穴”按摩治疗慢性胃炎[J].双足与保健,2015,02(21):22-23.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胃炎例数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更正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