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6-01-16

魅力中国 2016年23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基础案例

汪 玲

(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浅谈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汪 玲

(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大学新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该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文章结合后“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特色,分析了该方法运用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其在运用中的具体步骤。

案例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运用

“05方案”实施以来,各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学都面临新形势新要求,都有所针对的进行了从管理体制、教师队伍建设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多方面适合“90后”大学生的调整,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教研室为更好提升“基础”课堂教学实效性,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法结合当下“90后”的思想实际进行了有益的结合,并就案例运用的原则、步骤、考核等进行了总结。

1 “基础”课选取案例的基本原则

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强调作为任课教师,要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因此,案例的有效选择应能配合教师完成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并能更好的体现思政课的主阵地地位。

1.1 真实性原则

“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价值观多元化,自我意识较强,知识面广,辨别能力较弱但又拒绝承认,对传统事物充满质疑。因此,对他们进行“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应结合真实案例来进行教学。比如,说到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传统教学是讲清楚哪些内容属于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同学们却很难建立起一定的认同感;但是,通过身边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的展示,常常能引发学生对理论的深刻认识,并提高了案例的生动性和说服力。为保证案例真实可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关注时事、报刊并广泛狩猎《焦点访谈》、《对话》和《开讲啦》等一系列价值导向正确的、优秀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视网络节目,才能在授课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达成既定的教学效果。

1.2 针对性原则

案例教学的针对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要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

的实际,充分利用大学生中不履行义务、违反法纪的现象来进行讨论、剖析,以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效果。[2]事实证明,“90后”大学生将“基础”课的传统教学界定为说教,认为教师举的事例多是脱离日常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些故事并不能说明学生行为的是与非。因此,在教学案例选择上应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及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期增强课程理论的必要性、典型性、示范性。比如,讲授大学生诚信问题,针对大学新生对诚信及诚信行为的辨识度不高的现象,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现实为他们列举大学生诚信守信的案例——大学生求学期间贷款助学,毕业以后诚信还款是当代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表现,是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征信记录的良好意识。一并提出不按期还款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这样,正反结果的对比有益于学生提高认识,使他们得到深刻的道德和法制教育。

1.3 新颖性原则

案例的选择应该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与“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不适宜的时代,虽然历史性的真实案例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但是很难让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大学生体会到当时生存生活的艰难。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而且对处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三观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不仅理论部分要及时删减、增添新内容,而且使用的案例也要根据新情况予以补充,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3]

2 “基础”课运用案例的具体步骤

做好一堂成功的“基础”课案例教学,需要教师认真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准备即是精心的案例选择、有效的课堂组织和及时的课后反馈。具体可以分成如下的三步:

2.1 精心的案例选择是前提

根据授课章节的重点难点,拟定或选择与该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在日常生活中与“基础”课相关的案例很多,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挑选符合“基础”课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案例,同时能满足“90后”大学生心理需求,才能更好的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当前社会上的各种案例、素材很多,也具备普遍的说服力,但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而言缺乏共鸣,同时影响了大学生对部分“基础”课理论的有效认知。诸如在讲授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使用钱学森冲破阻挠,毅然选择回国的案例,既是史实,也是实事,这样的案例深具感染力和典型性,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起共鸣。精巧的将案例和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彼此配合,相得益彰,反之,则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有效的课堂组织是关键

课堂教学的关键还是在教师,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相应环节的把握能有效的提升“基础”课堂教学实效性。首先,教师在陈述案例时应做到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理论,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引用案例也应遵从“天时、地利、人和”的基本规律,教师适时引用案例则事半功倍;案例使用不恰当则事倍功半更甚是适得其反,同时还会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对教师教学内容掌握情况及课堂驾驭能力的基本要求。第三,案例的引用是确保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思考的手段,因此,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案例设置分析、讨论、辩论等教学环节,加深案例的感染力,拓展学生的观察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及时的课堂反馈是保障

及时的反馈是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针对案例进行的分析、讨论、辩论,是教师引导学生抽丝剥茧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只听学生谈观点不足以保障教学效果,教师应针对学生所答进行相应的点评和总结,并对学生的讨论、分析做出中肯简练的评价,指出正确而赋予创建性的观点,对学生忽视或遗漏的层面加以引导,使学生能有所启发,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大班授课人数多、课时又有限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不能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样的情况,课上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综合称述的方式来处理;课下,则建立“基础”课网络交流平台QQ群,教师通过QQ公告等形式进行课下的意见回收,这样的平台能较大范围的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想说敢说的情绪,但教师需要控制好讨论的进程,确保能将讨论引向正确的轨道。

结语

总体而言,案例教学的正确运用能较好的提升“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并对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针对案例如何有效的选择、教师对课堂的驾驭水平以及学生是否配合等问题,这是课堂教学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问题。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 1949 ~2008)[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13 ~214.

[2]钟铭佑,周世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1).

[3]庞少红.《法律基础知识》案例教学法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

G641

汪玲,52816747@qq.com,贵州省铜仁市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554300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基础案例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