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关村总部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前瞻

2016-01-15马文涛

中关村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关村总部科技

马文涛

近年来,中关村聚集了大量科技企业总部及其研发中心、投资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成为我国科技总部集聚的“高地”,呈现明显的“低碳、集约、高效”、“高创新、高成长”特征。中关村总部经济快速发展,在全市总部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关村总部企业界定标准是在北京市总部企业认定标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总部企业在京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京政发[2013]29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关村科技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特征,以及中关村“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定位要求及未来发展重点而设定。

具体而言,中关村总部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围内注册,且具有法人资格;二是跨地区或跨境经营,且在京外至少拥有1个分(子)公司;三是纳入中关村“十百千”工程重点企业、“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重点企业、上市公司、现代服务业试点重点企业、北京市重大项目统筹资金重点项目等科技企业总部、科技服务企业总部及其功能性机构。

中关村总部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总体而言,中关村总部经济发展呈现四个特征。

其一,总部经济规模扩大、效益质量增强,“低碳、集约、高效”特征明显。

近年来,中关村总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中关村共有总部企业1878家,占中关村企业数量约一成;实现总收入1.3万亿元,占中关村四成以上;创造利润1093亿元,占中关村近五成;实缴税费799.4亿元,占中关村五成以上。中关村总部企业发展效益相对较高,只消耗了中关村一成的水、三成的能源,而且人均资源消耗低,人均利润和税费高。2013年,中关村总部企业人均能源消耗1.68吨标煤/人,约为中关村企业整体水平的3/5;人均利润12.5万元/人,比中关村整体水平高5000元;人均税费达9.2万元/人,高出中关村整体水平近1/5。

其二,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等高端总部资源大量聚集,“高创新”特征明显。

中关村总部经济以科技类企业总部为主。2013年,包括IBM、诺基亚、微软、三星、GOOGLE、AMD等“世界500强”在内的96家企业在中关村设立了地区总部或研发机构。近年来,华为、腾讯、海尔、华锐风电、以岭药业、金风科创、三一重工、浪潮、三峡集团、长江电力、经纬纺机、朔黄铁路等近百家国内知名科技企业的集团总部、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落户中关村。从行业看,中关村总部企业七成以上集中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类行业,从技术领域看,中关村总部企业集中于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新材料四类高新技术领域。科技企业总部的大量集聚使中关村总部经济呈现明显的“高创新”特征。2013年中关村总部企业专利申请数1.7万件,是2010年的2.4倍,占全市企业专利申请量的13.6%;专利授权数9639件,是2010年的2倍,占全市企业专利授权量的16.5%。

其三,以私营总部企业为主,“轻资产,高成长”特征明显。

中关村总部企业以私营科技型总部企业为主,具有明显的“轻资产”特性。2013年,中关村私营总部企业(包括: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数量占中关村总部企业近四成,但其资产仅占中关村总部企业的4.2%。中关村私营总部企业主要集中在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等行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2010-2013年,私营总部企业总收入年均增长31.2%,高于中关村总部企业整体水平11个百分点。

其四,总部企业加速“走出去”,对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中关村总部企业积极在全国其他地区设立区域管理中心、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各类分支机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13年,中关村1878家总部企业在京外设立分支机构近9200家,其中国外分支机构562家,国内8629家分支机构中营销服务机构占近四成、生产基地和联合研发机构均占一成左右。

中关村企业并购活动活跃。2013年中关村国内京外并购72起,并购地区拓展到22个省市,其中,并购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最多,达24起。同时,中关村总部企业积极“走出去”并购海外优质资源,2013年海外并购案例14起,并购金额为25.4亿元。

利用“总部-分支机构”的跨区域布局,中关村科技企业对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影响力不断增强。以联想集团为例,2013年联想集团全球收入达到2097.8亿元,其中76.1%的收入来自中关村以外的国内外其他地区,比上年度提高了2.1个百分点。

进一步推进中关村总部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关村总部经济发展虽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总部企业数量较少、创新能力待进一步提升、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力待增强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服务,强化政策创新,加快推进中关村总部经济发展,提升中关村在全市乃至全国总部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首先,需进一步优化中关村总部经济发展环境。在这方面,我们需着力改善区域硬件设施条件,积极推进中关村重点总部集聚区内部道路网络建设,引导社会开发主体高标准建设一批生态智能型商务楼宇和高档酒店、会议中心等商务服务设施。搭建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技术前沿、市场供求、投资动向等信息,为总部企业提供便利化的信息服务。积极吸引总部企业上下游企业、研发设计类企业以及知识产权评估、科技金融等科技中介机构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金融服务等方面,建立中关村总部经济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其次,应分类推进一批科技企业总部集聚区建设。我们应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各园区按照中关村总部经济发展总体思路,结合自身条件以及园区所在区县经济发展战略,因地制宜确立总部经济发展具体思路。对于具备一定总部经济发展基础的园区,要积极吸引国内外综合性科技企业总部及其功能性机构聚集,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科技企业总部,推动总部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可在中关村核心区率先开展功能性总部聚集区建设试点工作,鼓励总部企业在京增设研发中心、投资中心、营销中心、财务中心等二级总部、职能总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功能性总部中心,形成品牌示范效应。

再次,我们应以总部经济模式强化中关村跨区域合作,鼓励中关村总部企业通过“总部-制造基地”空间分离模式,将研发、管理、营销等总部环节放在北京,将生产制造基地及销售、采购、协作研发等部分经营环节在京津冀、全国乃至全球布局。深化中关村与京外地区的合作,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共建园区,引导中关村总部企业在共建园区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动区域共赢发展。

最后,我们应强化对中关村科技型总部企业的政策支持,整合利用好市区两级总部经济相关政策,紧密结合中关村科技企业“高创新、高成长、轻资产”的发展特征,在政策层面进行试点突破,加强对中关村科技型总部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中关村总部经济专项扶持资金,积极争取市区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关村科技企业总部集聚区建设,加大对中关村科技型总部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猜你喜欢

中关村总部科技
RAYDATA总部办公室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Bloomberg欧洲新总部
Adobe总部改造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Dave&Bella办公总部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