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唇沟年轻化的最新进展

2016-01-15陈翔凌综述张余光审校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上唇鼻唇筋膜

陈翔凌 综述 张余光 审校



鼻唇沟年轻化的最新进展

陈翔凌综述张余光审校

【提要】鼻唇沟是位于颧颊部与上唇之间充当分界线的凹陷性面部线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深,是面部老化的标志之一。鼻唇沟皱纹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以达到疗效持久的目的,并尽可能减少其复发。本文就鼻唇沟年轻化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鼻唇沟治疗面部年轻化

作者单位:200011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鼻唇沟是位于颧颊部与上唇之间充当分界线的凹陷性面部线条,从鼻翼到唇联合,向上延伸至鼻侧部,向下延伸至唇联合以下,深度和形状因人而异。这一特殊的解剖区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深,是面部老化的标志之一,鼻唇沟皱纹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以达到疗效持久的目的,并尽可能减少其复发。本文就鼻唇沟年轻化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鼻唇沟应用解剖

①皮肤层:在鼻唇沟内外侧,皮肤的厚度无显著差异。②脂肪层:鼻唇沟两侧的脂肪量差异明显,鼻唇沟内侧结构致密,空隙也较小,脂肪含量偏少;而鼻唇沟外侧结构疏松,空隙较大,皮下脂肪较多且突出。鼻唇沟脂肪体位于颊脂肪的上部并与下颌脂肪重叠。③纤维连接:鼻唇沟有明显的纤维连接,弹性大,长1~2 cm,厚约5 mm,其纤维松散包绕脂肪颗粒。鼻唇沟内侧纤维丰富,对皮肤、肌肉黏膜连接悬吊力较大。鼻唇沟外侧纤维少且稀疏,对于皮肤肌肉等连接悬吊力较小。鼻唇沟内外侧纤维成分的差异可能是鼻唇沟形成的另一个原因。④表情肌:与鼻唇沟相关的表情肌有提上唇鼻翼肌、上唇提肌、颧小肌、颧大肌、提口角肌。表情肌长期反复的运动使得鼻唇沟部位上下两种质地、结构密度相差较大的组织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由此形成了鼻唇沟。⑤鼻唇沟区域的血供:鼻唇沟区域的血供很丰富,该区血供主要来源可分为4种类型,以面动脉为主、以眶下动脉为主、以面横动脉为主,或以眶下动脉、面横动脉、面动脉、内眦动脉等混合而成的多源性血供。⑥鼻唇沟区的神经:面神经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及面横动脉、腮腺导管均走行在SMAS深面。颊支穿行于颊脂肪垫、咬肌等。颧支穿行于腮腺、咬肌筋膜、颊脂肪垫、颧大肌等,最后于颊支汇合于颧大肌深面。⑦蜗轴:又称“口角轴”,是指诸多肌肉环绕口角并向口角旁的一点汇聚、互相交织,最后形成一致密、可活动的纤维肌性团块。⑧面部支持韧带:真性支持韧带主要位于眶部、颧部、下颌部和颊上颌骨部。假性支持韧带有颈阔肌耳韧带、咬肌皮肤韧带、颊上颌韧带。颊上颌韧带起源并覆盖于非常不稳定的、中空的、可伸展的上颌骨颊黏膜隐窝,在所有支持韧带中含有的弹性纤维最高。颊上颌支持韧带是唯一的含有真性和假性韧带的复台体。

2 鼻唇沟老化因素及形成机制[1]

①皮肤衰老。老化的皮肤逐渐变薄,弹力纤维减少,在重力作用下被拉长、下垂,使鼻唇沟外上方组织堆积凸显。②鼻唇沟外上方脂肪结构的变化。由于重力及表情肌反复地运动,使面颊部浅层脂肪组织,即鼻唇侧脂肪室发生下垂移位,并在鼻唇沟外上方堆积,形成此处台阶的增厚。③鼻唇沟内下方脂肪结构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唇浅层脂肪逐渐发生萎缩,使鼻唇沟内下方台阶进一步变低、变薄。④面颊部深层脂肪的萎缩。在面颊部深层,表情肌与骨膜之间存在着一层深部脂肪结构,面部老化后,深内侧脂肪室在矢状面上,由年轻时的梭状变为水滴状,上界位置下移,伴有整体容积减小,造成了鼻唇沟内侧的整体塌陷,而深层支撑的减少。⑤韧带的松弛。⑥表情肌长期反复的收缩。在颧小肌、提上唇鼻翼肌、提上唇肌的长期收缩中,鼻唇沟充当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支点,使皮肤、皮下脂肪与SMAS表情肌之间产生剪切应力,致皮下组织产生向下的相对移位,使鼻唇沟附着处的皮肤逐渐形成皱榴。⑦衰老后,上颌骨等骨性结构发生萎缩,上唇的后缩使鼻唇沟更加明显。

3 分类

3.1根据鼻唇沟形态将其分为5型[2]

皮肤型:①简单的皮肤类型,外观皱纹;②松弛类型,明显的皱纹,组织和皮肤的相对增加,表现为一个深沟。

脂肪型:较厚的脂肪垫或过于丰满的颧骨,鼻唇褶皱表现为一个凹陷。

肌肉型:高强度的肌肉收缩,鼻唇沟表现为一个深沟。

骨骼后移型:梨状孔周围的骨组织后移,上段鼻唇皱褶表现为凹型。

综合型:结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

3.2按鼻唇沟严重程度分级[3]

①无:没有可见的折纹,只见连续的皮肤纹线。②轻度:皱褶浅,但可见,呈轻微的凹痕;面部折纹细小。③中度:比较深的皱褶;面部褶皱清晰;在一般情况下折纹可见,但当伸展时折纹消失。④重度:非常长而深的皱褶,面部褶皱显著;伸展时有小于2 mm的可见折纹。⑤极重度:极其深而长得皱褶,严重损害面容;伸展时有2~4 mm清晰可见的“V”形折纹。

3.3鼻唇沟改良分度法[4]

0:没有可见折纹;只见连续的皮肤纹线。0.5:皱纹浅,但可见。1:细小折纹,可见轻微的凹痕。1.5:可见清晰的凹痕,折纹深度小于1 mm。2:中度皱褶,清晰可见的皱纹,折纹深度在1~2 mm之间。

4 测量方法

鼻唇沟的分度受灯光、化妆及患者体位的影响大。3D彩点立体摄影具有快速、无创、客观、无不适的特点。

近年来,有研究完成了鼻唇沟区域的三维重建,多角度、多方位清晰地显示鼻唇沟区域复杂的空间结构及毗邻关系,或许可作为鼻唇沟测量的一种手段[5]。

5 各类鼻唇沟类型主要治疗方向[6]

5.1皮肤型

仅在微笑时出现的鼻唇沟可采取激光及填充的方法。对于中老年患者,皮肤松弛伴面中部脂肪下移,需要移除多余的皮肤,并对面中部进行注射填充。

5.2脂肪垫型

脂肪垫型的鼻唇沟常出现在年轻人中,表现为厚脂肪垫或丰满颧骨导致鼻唇褶皱表现出凹外观,可选择抽脂或通过手术改善颧骨外观。

5.3肌肉型鼻唇沟

颧小肌、提上唇鼻翼肌、提上唇肌肌肉过度收缩导致的鼻唇压痕,可使用肉毒毒素注射以减少肌肉紧张。

5.4骨头型鼻唇沟

梨状孔周围骨组织骨头后移,建议以骨移植及填充来改善鼻唇沟凹陷。

6 治疗方法

6.1组织填充

6.1.1透明质酸填充

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交联形式的透明质酸可以更长时间抵抗降解。透明质酸安全、可靠,并发症的发生率只有5%。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是组织坏死。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依次为:肿胀(77%),红斑(60%),疼痛(21%),瘀斑(16%),一般于术后7 d内消失。注射过程中患者若疼痛难忍,注射部位立即发白,须尽早使用热的2%硝酸甘油膏扩张血管,按摩并应用透明质酸酶治疗[7]。

6.1.2胶原蛋白填充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拥有特殊的三股肽链螺旋结构,具有可降解性、生物兼容性和止血性等许多优良的生物学特性[8],胶原蛋白具有抗原性,且在组织中容易被吸收,约有3%~5%的人群发生过敏反应、结节性肉芽肿等并发症,故注射前需做过敏试验,一般注射后3个月内需再次注射。

6.1.3聚四氟乙烯填充

膨体聚四氟乙烯属于固体填充物,手感较差,质地稍硬,影响面部表情活动,其内部微孔易吸附杂质并潴留于其内部微孔之中,导致感染和材料外露,使其组织兼容性大大降低,引起组织的排异反应,从而导致手术的失败[8]。

6.1.4聚左旋乳酸填充

聚左旋乳酸(PLLA)是一种合成的与人体兼容的聚合物,能自动被人体分解代谢。注射于骨膜上方及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可用于治疗面部脂肪萎缩及面部其他皱纹、鼻唇沟形态缺陷。通过刺激机体胶原蛋白的形成,皮肤纤维化,从而达到改善面部皱纹及凹陷的目的。轻微的并发症有水肿、血肿和充血反应;亦可引起巨细胞肉芽肿反应。

6.1.5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

脂肪颗粒移植后成活率为40%~60%。因此,在注射填充时应适度地矫枉过正[9]。该方法术后疗效持久,效果满意。

6.1.6游离SMAS瓣填充

SMAS为筋膜组织,坚韧而富于弹性,移植后易于成活,抗感染能力强。手术方法:采用SMAS悬吊固定,将修剪后游离的SMAS瓣填充于较深的鼻唇沟,在提升下垂面颊部的同时改善了较深的鼻唇沟。由于面部血运丰富,游离瓣虽然较小却也极易成活。

6.1.7真皮组织瓣修复中重度鼻唇沟凹陷

术前准确估计鼻唇沟凹陷程度,选择厚度、大小合适的皮瓣,将皮瓣边缘修出坡度,在骨膜表面剥离腔隙,上外侧略超出鼻唇沟范围,将真皮组织瓣充分铺开并展平[10]。

6.1.8脂肪来源血小板血浆联合管基质片段注射

外周静脉获取血液,通过离心法获得PRP;在患者大腿外侧抽取脂肪,并通过酶解法获取脂肪组织的SVF。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注射在鼻唇沟的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层。结果显示,术后7 d鼻唇沟的改善效果最佳,7 d后改善效果开始减退,术后1~6个月期间维持稳定[11]。

6.1.9光纤热塑联合软组织填充

光纤溶解了鼻唇沟外上方部分皮下脂肪,并产生持续的热量,有效刺激真皮胶原的收缩和再生,收紧皮肤与皮下组织。同时对鼻唇沟以及鼻唇沟内下方的组织进行填充,光纤热塑和软组织填充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改善鼻唇沟形态、缩小鼻唇沟外上方组织量并收紧局部皮肤,特别适用于重度和极重度鼻唇沟患者[12]。

6.2经皮肤入路矫正睑袋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

下睑袋矫正术的同时,可用弹力线悬吊提升颧脂肪垫。

6.3颧脂肪垫悬吊联合皮瓣递进减张法行面中下部除铍术

将颧脂肪垫向后、上两个方向拉紧并将广泛分离的皮瓣通过递进减张的方法,向切口方向逐渐舒平拉紧,在皮肤切口无张力缝合的同时,达到浅化鼻唇沟、面颈部皮肤提紧的效果。

6.4颧脂肪垫悬吊辅以SMAS折叠[13]

在行颊部耳前SMAS折叠的同时,将下垂的颧脂垫缝线悬吊于耳前筋膜,以达到长期的提升效果。皮下层的安全剥离避免了面神经分支的损伤。该方法避免了较长的恢复期和深层剥离可能导致的损伤,效果维持时间长,恢复期短。

6.5SMAS筋膜瓣双重悬吊

将SMAS筋膜瓣边缘折叠后,向上、外固定于颧弓表面软组织,耳前SMAS筋膜瓣固定于耳前颧弓上方的颞深筋膜上,形成向上、外的上提力量;去除颞部及耳前多余皮肤并缝合固定。该方法适用于不愿接受大创口面部除皱术或只有面中部软组织老化的患者[14]。

6.6抽吸离断法鼻唇沟平整术

对患者鼻唇沟区进行脂肪抽吸,并离断鼻唇沟区皮肤至SMAS筋膜的联系,即颊上颌韧带,行鼻唇沟平整术。通过脂肪抽吸去除相对的脂肪堆积以降低鼻唇沟嵴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15]。

6.7生物膜线性材料面部提升术

采用生物膜线性材料在面部进行收紧提升。生物膜软组织补片是一种再生材料,对免疫细胞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发生炎症反应可促使免疫细胞聚集,快速诱导自体组织血管化,显示良好的组织兼容性和抗感染能力。植入体内后,3个月出现降解现象,并有新生胶原纤维生成;术后12个月,膜片全部降解,被排列有序的胶原纤维所取代,而抗顶破能力不变[16]。

参考文献

[1]王娜,王建,张晨,等.容量提升理论指导下的鼻唇沟填充技术[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25(1):15-18.

[2]Zhang L,Tang MY,Jin R,et al .Classification of nasolabial folds in Asia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rgical approaches By Shanghai Ninth People's Hospital[J].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15,68(7):914-919.

[3]王胜伟,吕长胜,黄绿萍,等.透明质酸真皮内注射治疗鼻唇沟褶皱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0):829-831.

[4]Narins RS,Brandt FS,Lorenc ZP,et al. A randomized,multicenter study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dermicol-P35 and non-animalstabilized hyaluronic acid gel for the correction of nasolabial folds[J]. Dermatol Surg,2007,33(2):S213-S221.

[5]刘容嘉,杨柠泽,王志军,等.鼻唇沟区域软组织的三维可视化重建[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3,24(12):726-728.

[6]Park KY,Son IP,Li K,et al. Reticulated erythema after nasolabial fold injection with hyaluronic acid:the importance of immediate attention[J]. Dermatol Surg,2011,37(11):1697-1699.

[7]迟妍妍,乐尧金,刘旭昭,等.胶原蛋白海绵的生物特性及体内降解吸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34):5515-5519.

[8]刘亚峰,徐世霞,王峰.探讨一种简易和持久性强的鼻唇沟矫正术[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2,23(12):721-722.

[9]梁帮荣,徐关辰,袁继龙,等.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填充鼻唇沟凹陷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3,24(8):481-483.

[10]曾东,富娜,左俊,等.真皮组织瓣修复中重度鼻唇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4):559-560.

[11]徐翔,汪海滨,孙中生,等.脂肪来源SVF联合PRP注射改善鼻唇沟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26(2):72-75.

[12]郑旭东,柳大烈,麦跃.光纤热塑联合软组织填充在鼻唇沟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6):431-434.

[13]张志宏,李文志,欧阳钟石,等.颧脂肪垫悬吊技术辅以SMAS折叠的中面部除皱术[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4):529-531.

[14]陈东来,边卫红.SMAS筋膜瓣双重悬吊在面中部除皱术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美容,2010,19(1):24-36.

[15]白南,陈远征,柳大烈,等.基于鼻唇沟局部解剖研究的抽吸离断法鼻唇沟平整术[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8):1106-1108.

[16]吕金陵,黎冻,罗文婷,等.生物膜线性材料面部提升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1):1146-1150.

Research Progress on Nasolabial Fold Rejuvenation


CHEN Xiang,ZHANG Yuguang. 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Shanghai Nin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1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Yuguang(E-mail: zhangyg18@126.com).

【Summary】Nasolabial fold as a dividing line located between the zygomatic cheek and upper lip is one of the earliest signs of aging,which gradually deepened with the age. The treatment for nasolabial fold wrinkle is still a problem,which is difficult to conquer. People are more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how to apply the ideal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curative effect as long as possible and to reduce the recurrence as far as possible.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latest literature available on the subject,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reatment for nasolabial fold rejuvenation was reviewed.

【Key words】Nasolabial fold;Treatment;Facial rejuvenation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364(2016)02-0144-03

通讯作者:张余光(E-mail:zhangyg18@126.com)。

doi:10.3969/j.issn.1673-0364.2016.02.016

收稿日期:(2015年10月23日;修回日期:2015年12月2日)

猜你喜欢

上唇鼻唇筋膜
上唇腺样囊性癌1 例及文献复习
口红测评
两个梦的争执
成人女性正畸治疗后鼻唇沟处软组织变化的三维定量研究
透明质酸与自体脂肪对鼻唇沟凹陷填充效果的影响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上唇年轻化治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