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胶质瘤患者的护理

2016-01-15吴世菊王文蕾沈寻李润英乔琳秦怀海煤炭总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21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皮试光敏剂胶质瘤

吴世菊 王文蕾 沈寻 李润英 乔琳 秦怀海 (煤炭总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21)

显微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胶质瘤患者的护理

吴世菊 王文蕾 沈寻 李润英 乔琳 秦怀海*
(煤炭总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21)

光动力; 光敏剂; 护理

脑胶质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1]。中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3~6/10万人,年死亡人数达3万人。脑胶质瘤至今仍是全身肿瘤中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2]。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主要是利用光敏剂可选择性聚集于肿瘤组织并长时间滞留的特性,在有氧的状态下,经特定波长的可见光照射激活光敏剂,选择性的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应用PDT治疗脑胶质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3~5]。

我院2014年开始引进该技术,到目前已经治疗14例患者,效果满意。护理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就该治疗中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以期能为该领域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共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7~65岁,平均(47.41±14.19)岁。5例为原发胶质瘤,5例术后复发脑胶质瘤,2例为星形细胞瘤术后复发,1例为胶质母细胞瘤(Ⅳ级),1例为少支星细胞瘤(Ⅲ~Ⅳ级)。临床症状:癫痫发作6例;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8例,肢体麻木3例,头疼、头晕8例,患恶心呕吐2例,视力下降及视物模糊2例,言语困难2例,幻听1例。影像学检查:多数可见肿瘤区域有明显结节样及环形强化,周围水肿明显。少支星形细胞瘤呈边界不清的混和密度病灶,中央可见低密度坏死区,周围水肿明显;星形细胞瘤MRI见T1低信号,T2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与邻近结构有明确分界。

2.治疗:患者入院后均行“无框架立体定向光动力治疗手术”。术前48 h进行光敏剂“血卟啉”皮试,皮试阴性后以5 mg/kg体重剂量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并将患者置于光照控制病房中。输注药物48 h后进行手术。术前先进行CT扫描标记肿瘤靶点,精确测量肿瘤体积及BAT区的范围,并将影像数据输入CAS-R-2型无框架立体定向治疗仪的数据库。患者全麻后,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将穿刺针插人脑组织中的靶点位置,采用激光对肿瘤及BAT区进行照射20 min(激光波长630 nm,吸光度400 mW,光剂量:肿瘤组织:100~200 J/cm2,BAT区100~150 J/cm2)。患者术后被送回光照度控制的病房,常规给予甘露醇及激素抗水肿治疗7~10 d。每位患者分别于PDT治疗后复查脑增强CT或MRI观察肿瘤PDT治疗区的变化及水肿程度。

二、结果

影像学检查:多数患者肿瘤切除比较完整,影像学检查(术后1 w左右)可见残腔周围有完整或不完整的环形强化,周围有低密度影,存在水肿。这种强化在术后1月左右逐渐消失,水肿逐步坚强。

患者术后病情得以控制,恢复良好,与肿瘤相关的临床症状得以减轻及控制,患者最短住院天数16 d,最长住院天数48 d,平均住院天数(30.2±14.25)d。

三、护理

1.心理护理:护士应着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光动力治疗法的相关知识,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回答。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满足患者的知识及心理需求。还可以介绍同种疾病患者与新患者认识,通过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更好的让新患者了解治疗方案,也更直观的看见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信心。

2.术前护理:环境准备,由于光敏剂进入血液循环后,随着血运到达身体各部位,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发生反应,在皮肤上表现为皮肤的过敏反应,会出现皮疹,色素沉着,甚至皮肤破溃及坏死等。所以,行光动力手术治疗的患者,从接触光敏剂开始(皮试开始)要求处于避光的房间。

皮肤准备:术前48 h,将患者头发剃去。

光敏剂皮试及光敏剂输注:光动力治疗前48 h进行光敏剂“血卟啉”皮试,用1 ml注射器抽取0.1 ml原液+0.9 ml生理盐水,混匀后抽取0.1 ml做皮肤划痕实验(于前臂掌侧划两道,注意不要刺破皮肤,防止药液渗到皮下)。20 min后观察皮试结果,如果患者划痕部位出现轻微的红线,而患者没有其他不适,视为皮试阴性,可以进行光敏剂的静脉输液。皮试阴性后,将光敏剂按照5 mg/kg体重剂量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采用输液泵以每小时250 ml的速度静脉泵入。

注意事项告知:告知患者提前准备好夜光灯(橘黄色光),避光期间使用,患者住院期间严格避光1个月。同时,做好安全宣教,防止由于病房光线暗而发生跌倒、坠床及烫伤等不良事件。

3.术后护理

保护皮肤及眼睛,注意避光:由于光敏剂在皮肤滞留时间长,日光照射易产生皮肤光敏反应,严重者红肿,水泡,甚至溃烂,导致感染。同样,由于光敏剂进入血液循环后,会随着血运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而眼底血管丰富,血运丰富,是光敏剂容易聚集的主要部位之一,光线照射会刺激此部位的光敏剂发生反应,轻者对患者眼睛造成不适,疼痛,重者还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是失明。术后,皮肤的护理及眼睛的保护是护理重点。患者术后严格避光1个月。必要时要求患者佩戴眼罩。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没有造成眼部的损害,但是3例患者没有进行严格的避光,从而导致皮肤出现光敏反应,出现了皮肤红疹、水泡、破溃情况,之后将患者进行严格避光及对皮肤进行精心护理,皮肤的过敏反应逐渐好转。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本次研究中,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最高可达180/110 mmHg,及时给予甘露醇及心痛定等降压药进行降压治疗。后血压得以控制。7例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对此,护士及时的向医生反馈,并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术后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头疼,这与手术创伤及颅压改变有关系,及时给予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控制脑压,减轻疼痛。经过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者的不良反应在术后1 w基本消失。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光动力治疗患者的重点之一。由于病房环境限制,光线差,护理存在安全隐患:如跌倒坠床、执行医嘱错误、烫伤等等。为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护士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做好三查七对,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在我们的严格管理下,在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下,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健康教育:首先,要让患者树立恢复期的信心,对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避免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疾病的变化。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多进高蛋白食物,保证良好的营养。其次,按时服药,切忌自行停药,定时门诊随访,了解病情的转归。第三: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光:由于光敏剂在体内及皮肤上滞留时间长,而且容易引起色素沉着,患者在术后至少30 d应处于避光的房间,日常生活中也应减少强光照射。第四,在饮食上,宜食用抗脑瘤的食物,如小麦,薏米,荸荠,海蜇,芦笋,炸蚕蛹,鲎,海带。宜食用具有保护颅内血管作用的食物:芹菜,荠菜,菊花脑,茭白,向日葵籽,海带,海蜇,牡蛎,文蛤等。

1马文群. 手术切除联合术后间质内放化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 [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2, 37(3): 304-305.

2章超, 郭克勤. 全切除和次全切除对脑胶质瘤预后的影响 [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 17(2): 79-80.

3郭峻峰. 眼科光动力治疗患者的护理探讨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 186-187.

4秦怀海, 刘智, 张楠, 等. 显微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恶性脑胶质瘤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8, 24(3): 200-201.

5王宏伟. 脑胶质瘤的微创治疗(附60例分析) [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8, 13(9): 395-397.

6许德余, 主编. 肿瘤光动力疗法 [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

1671-2897(2016)15-271-02

·经验交流·

R 739.41

B

吴世菊,主管护师,E-mail:wushiju@foxmail.com

*通讯作者:秦怀海,主任医师,E-mail: qhh267@sina.com

2015-05-20;

2015-06-30)

猜你喜欢

皮试光敏剂胶质瘤
溶酶体靶向吲哚氟硼二吡咯光敏剂的合成、双光子荧光成像及光动力治疗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引导下光动力疗法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药物皮试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光动力治疗中提高光敏剂靶向性的研究进展
药物皮试知多少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骨形成蛋白- 4 在人类胶质瘤中的研究现状
药物皮试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