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无声语言变有声艺术

2016-01-14谢欣宜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诵读教学存在问题

谢欣宜

摘要:没有读书声的课堂不能称之为语文课堂,但近年来,由于现代化教法的冲击、课时的限制、教学功利化倾向等原因,使得诵读环节被排挤到语文课堂极其次要的位置。甚至有教師人为地把诵读与课堂割裂开,使之仅在早读时间以正字音梳文意为目的进行。即使在课堂上,诵读教学的现状也是问题百出,这一语文传统教学方法到了亟须“拯救”的地步。本文将通过分析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建议,再现诵读教学让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方面的魅力。

关键词:诵读教学;存在问题;策略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48-02

诵读是声音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气息的直接感受,是一种信息的再创造。它既是语感的,又是能力的,还是审美的。作为语文教学的精髓之一,诵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品味意境、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鉴赏能力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引入中学语文教学,许多传统教学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现代化的冲击,语文教学渐渐走向“只讲不读”、“思而不读”、“重写轻读”的畸型道路。其实,诵读教学水平是教师设计水平的一个很重要标志,诵读的艺术不仅仅在于学生如何“学”,更在于教师如何“教”。

本文将从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对诵读教学的一些建议两方面谈谈理解。

一、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诵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许多老师习惯在正式讲解课文前让学生们齐读一遍,可齐读的目的是什么?是正字音?疏文意?或是其他?都没有明确要求,学生们齐读毕,看似热闹,实则“为读而读”,水过鸭背,充其量是有口无心的“念经”。这样的诵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2.诵读流于形式,层次单一。有些教师往往把诵读等同于齐读,而齐读又往往固定为继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后的第三环节。齐读时或是只求气势,整齐划一,或是把目的设定为正字音,都有失狭隘。

3.读中没有指导,读后没有评价反馈。对诵读技巧的处理正是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体现,有的同学没有以理解作为诵读的基础,甚至没有抑扬顿挫,只觉得不断升调发高音就是感情充沛。有些老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便一味继续点名:“还有谁要来试试?”或“XX同学,你再来一遍”。这类话语其实就是对上一位学生的否认,潜台词是:“刚才的诵读不理想,不是我想要的。”殊不知,这种“不满意”正是巨大教育空间的所在。老师必须明确指出在哪里应该读重一些,哪里是情感核心,读长句应该怎么停顿,怎么拖长音调等等,否则就算有老师范读,学生还是不得其旨,只能感叹:“读得真好!”至于怎么做才能读得和老师一样好,他们仍是一无所知,或只能停留在刻意模仿的层面。

4.覆盖面窄,诵读成为少数人展示风采的机会。诵读需要有强烈的表现力做支撑。建班之初,如果班里有那么几位同学表现出有诵读的表现欲或能力,久而久之,个人诵读的活儿就会落在这几个人身上,尤其到了公开课,老师说罢:“有谁能来给大家诵读一下?”全班同学便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在那几位学生身上,而这几位同学也在所不辞地“担起重任”,举起手来。久而久之,“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的呼吁便落了个“有形式无实效”的下场,成为仅有几人的展示风采的机会。

二、对诵读教学的一些建议

1.重视诵读的地位,做好诵读示范。在对待诵读的态度上,教师首先要明确:诵读不是课文教学的附庸物,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不是教学中的一种简单过渡,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诵读不能流于形式,时间上要绝对充足,次数要多,形式要丰富。如果学生读不懂,甚至读不顺,教师便着急进入下一教学环节,可以说整堂课都是失败的、牵强的。让学生读之前不如老师先读,“抛砖引玉”,激起学生展示欲,这里要提醒一点,如果教师有较好朗读能力,那就尽量不要让现成的朗读录音代替“真人秀”。

2.诵读要有角度,分层次,多手段。一般而言,第一次读可齐读,要读得语速平稳,语调清晰,流畅响亮,并且人人出声,带热课堂氛围并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往下则根据文体或内容的不同安排读的次数和形式,可分角色诵读,通过有声语言的表达给听者以真切感受,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指名诵读,通过听学生对诵读的处理感知他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方向;还可以小组轮读,男女轮读,配乐诵读,当然,也可自由诵读,总之要读得有急有缓,读出层次,读出韵味,读出理解。这样的诵读层次明诵,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之形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学生没有厌倦感,便容易渐入佳境,读出效果。

3.注重评价,并给予学生切实而有用的方法指导。教师在评价前要用心聆听,切实发现他们诵读中的优缺点,甚至具体到留意其中的一个词、一句话的处理,继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一定要杜绝廉价的泛泛的肯定——“不错!”“读得真好!”也不能停留于隔靴挠痒式的指导:“把XX部分有气势地读出来!”但何为“气势”?是不是就是声高?这就需要教师细致地示范,借助美的声音、表情、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感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教师的范读最容易感染学生,使学生很快入境,激发诵读激情。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自然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所以,曾有人说:“一次成功的诵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

我在诵读教学中,致力于抓住停顿、语调和节奏速度这三个方面,我觉得它们是衡量对句子理解与表达能力的三项标准,如,在处理抑扬顿挫时,明确指出诵读时声音高低、长短、轻重、粗细的变化,尤其是对重音的强调,要让学生知道,重读不是一味大声地读,重读的方式有很多种,轻、短、快、慢、延长等都是重读,让学生体会重读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感情?长句、排比句怎样换气?处理语调时,如何揣摩或陈述或祈使或疑问或反讽的语气?音调如何相应地或高或低起伏变化?

例如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作者感情最饱满昂扬的地方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两句诗,体味出作者在留恋处勾起往昔美好回忆的沉醉、激动、无悔。而这种炽烈的感情又不得不强抑下来——“但是我不能放歌”。这种急转直下的情感通过朗读外化出来,那把握诗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同时这首诗歌的节奏是十分整齐的,通过诵读也便于学生了解诗歌“建筑美”的结构特点和“音乐美”的声韵特点。就在各种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悲喜议叙的诵读中痛快淋漓地表现出了文章的主题,体现出了诵读的巨大作用,久而久之,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中获得进步。

4.读中有析,以读代讲。许多教师以教懂语言文字知识为目标,把課文支离破碎地肢解为有关知识点,使语文教学陷入“重讲轻读”、“重写轻说”的境地。优秀作品一经教师琐碎的分析讲解,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对课文毫无感情可言。分析讲解毕竟不能替代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文章的内涵,欣赏课文特有的美。学生多读些,读得透一些,老师的讲解就可以少一些。

以《蜀道难》第一段为例。“噫吁……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歌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散文化的语句,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显示了强烈的感叹之情。“噫吁嚱”是惊异之叹,“危”、“高”一义重出,极言高峻,“乎”、“哉”两个语气词,应有延长音。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其中的“上青天”还可处理为一字一顿,强调蜀道之难。“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这一层叙述蜀道的来历,“蚕丛”两句表明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用陈述语气即可。“西当”两句说蜀道高险无人逾越,这些都是为下文做铺垫,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感情稍作控制。“地崩”两句应着意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触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上有六龙回日之至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一层紧承上文,从俯仰不同角度写蜀道的高峻,当用咏叹调读之。“上有”二句的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两词上,“黄鹤”二句则要读出无可奈何之情,然后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叙述一个在青泥岭上艰难行走的旅人,读时需有身临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句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这种教学设计的思路不仅强调诵读,而且巧妙地在诵读中增加对语篇的感悟分析活动,因而表现出一种立体的、错综复杂的美感,还是高效率的教学设计艺术的体现。

宋代的朱熹曾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吴伯萧也曾忠告:“把工夫下在多读原文上边。”这些都体现了“读”的重要性。我们主张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诵读,从熟读到精思,不仅可以得诗文之妙旨,行文之气韵,改变自身气质,还可以深切体会到语言文字抑扬顿挫、长短疾徐的音韵之美,从而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提高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表达水平。

因此,诵读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摒弃,还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没有读书声的课堂不能称之为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正视、重视诵读的重要性,多方位打磨诵读教学,让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让形象由诵读树起,让意境以诵读创设,让诵读串起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动态过程,使学生从诵读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因声求气”,发挥出诵读的巨大作用。

猜你喜欢

诵读教学存在问题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