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2016-01-14崔小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作用

崔小云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校园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教育,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灌输,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的健全。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贯穿于学生的思政教育的始终为切入点,阐明了培育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完善的人格素养,在社会发展和行业运作中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28-02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实践型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以储备高技能人才和实践应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补充,在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成为社会衡量用人标准的尺码。为此,我们在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应该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于思政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有用”人才,使二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才能满足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用”人才的要求。

一、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环境变化,且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个性特征完善;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呈积极状态;能保持正常的自我调控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以及将来如何走向社会。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学生能显现出心理健康的标准,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符合上述三个特点的要求。当然,也有少量学生在日常行为表现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健康的某些隐患。

1.心理健康存在隐患的表现。从各类媒体中我们发现,从名牌高校到高职院校,因宿舍之间学生嫉妒而投毒,因家境原因而弑父,因情感困惑而自残等现象比比皆是。不难看出,高校如果只一味重视专业教育的学习、研究能力的提升,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便会导致个别学生道德的沦丧、素养的缺失和行为的失常,继而引发一系列不堪设想的后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在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灌输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教育和引导,将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和发展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工作重点来抓。

2.造成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从现实角度看,造成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家长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于子女能否高考进入大学,当子女考入大学后又寄希望于取得优秀成绩,取得好成绩被认为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因此,家长们对子女的成绩特别关注,这也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当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能力出现偏差的时候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继而会对教师的期望产生叛逆的心理。其二,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存在互相攀比的现象,虚荣、拜金的不良思想时有作祟,当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便可能会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当然,学生的心理出现困惑或问题时,多半是因为自己不能以客观、公允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以正确理性的态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其三,社会的外部环境、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家庭矛盾的发生等也是致使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推手。

二、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要学做事,更要学会做人。是否会“做人”,一则反映了学生素养的高低,二则反映了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宗旨是在会做人的前提下会“做事”。“会做人”,包括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情绪控制的疏导等。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有关的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示,我们在做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咨询和引导,通过问卷调查,在线心理咨询、微博、博客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对人生事物所持有的基本态度,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并促使其正能量发展。

1.法制安全教育应常抓不懈并形成常态化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设置法制安全教育课程,从道德层面、法律惩戒和安全教育等方面以规避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约束、震慑的教育作用。但由于目前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单调陈乏,课程设置量的短缺,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部分心理不健全和对问题看法有失偏颇的学生,在不自觉中出现了意识的模糊、思维的桎梏、心理的惊怵和能力的限制等问题。

2.“两课”教育应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并成为行为指南。“两课”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课堂,也应成为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南针,是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方式。但不容乐观的是,在“两课”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只一味传授灌输而忽视学生德育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未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和“主阵地”,为学生传授更多“两课”中涉及的要点、重点、难点并要有效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而起到对学生人格教育手段的多样性、素养教育的多面性、能力教育的多层性以及学生心理健全的普及性的教育效果。

3.辅导员应主动引导学生养成正常人格。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平时,他们经常与学生打交道,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有重要影响。辅导员可以主动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性地组织各种活动疏导学生压力,帮助学生树立抵制攀比、虚荣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踏实、求实的习惯,完善人格。

三、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有一颗善良充滿爱的心。专业教育对学生成长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武器,帮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但还不能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和谐而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那儿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个体的发展。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中去。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高职院校需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变化建立一套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利用当下通用的自媒体和多媒体网络渠道,从学生的舆论和探讨中,掌握学生的心理要求和健康状况。另外,通过特别的时段,如“5.25心理健康日”等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情趣高雅的文体活动或户外活动,以在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过程中,窥测学生的心理需求,掌握学生的心理素质,了解学生对抗压、抗逆、抗挫的承载力。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让心理健康达标的学生在思想上加固正确的认知方向,从而提供他们引领校园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可以让心理健康有隐患的学生在思想上及时得到矫正,从而减少校园环境建设中的负面能量。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功效

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在一切教育活动中,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参差不齐的基础功底和不一的心理健康状况,各高职院校都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师和独立相对封闭的咨询室。但硬件设施的投入和专业人员的配备,并不能证明学生心理健康达到了预计的期望值。通过咨询和了解,造成学生心理健康的“杀手”,不僅有家庭环境的原因,也有个体情感的问题,还有个体抗压能力的脆弱等。当然,很大程度上还源自于学生自身认识问题的浅薄、“三观”的浮躁和素养的缺失等。为此,在学生的行为教育和理论传授的前提下,将思政课程的教育宗旨和教学要求行之有效地引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一箭双雕”、“双管齐下”的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们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正常的生活,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是非观,培养健、乐观、积极的心态,而思政教育正是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结,与国家的发展荣辱与共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的一个有效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声远.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续)[J].上海教育科研,1987,(01):16-18.

[2]陈丽.高职院校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探究[J].考试周刊,2014,(35):20-23.

[3]刘慧君.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2):7-10.

[4]郑涌,马建青,黄希庭.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关系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6):27-30.

[5]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1.

[6]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8.

[7]白巧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工作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8]惠利娟.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研究[J].青春岁月,2012,(08).

[9]宋天鹤.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2,(01).

[10]张晓波.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06).

[11]钟兰祥,蒋育洋.网络时代加强院校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06).

[12]段志坚.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11).

[13]张科.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互补[J].教育探索,2011,(10).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作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