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对策探讨

2016-01-14韦春波张莹尹国安张旭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策

韦春波 张莹 尹国安 张旭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明确了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与目标,提出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想,并探讨了构建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对策,为高等农业院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28-02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也是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创新创业实践”[1],目前很多高等农业院校在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平台搭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这对于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2]。

一、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围绕新形势下高等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要求,构建起来的多元化、系统化、复合化的实践性教学内容;通过合理使用校内外各种资源,鼓励与支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知识,最终达到素质的提高与养成。从广义来说,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管理以及实践教学评价等五部分组成。而狭义上的实践教学体系仅仅指的是实践教学内容,是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使用的实践教学计划[4]。

二、定位实践教学的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作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前提与基础,对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等诸多方面具有指导性作用。而目前大多数的高等农业院校的实践教学都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实践教学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造成了一些高等农业院校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十分明确的教学目标,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因此,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是构建及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首要任务[4],其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素质的社会经济中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此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应依据自身的学校发展定位、学校资源状况、学生培养目标、社会人才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科学合理地定位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目标。

三、树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思想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科学安排与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软件部分),搭建与配置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硬件部分)。同时,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软件与硬件间的兼容性和高效运转,必须进行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并通过实践教学的评价反馈机制,不断调整与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内各个组成部分,最终实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职能,并由此勾勒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构架路线图(见图1所示)。

四、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对策分析

通过对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内涵深入而客观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并对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系统凝练。在此基础上,对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组建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员由学校领导、学院领导、部(系)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专业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组成,通过指导委员会来实现领导班子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与支撑,在学校的管理机构中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其中心任务是确定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内容,因各个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水平、地域特点、资源条件、人才定位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这个中心任务制定。当然,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也不仅仅是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目标,而且需要有效地协调学校内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及与校外单位进行全面的合作。

2.搭建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实践能力的教学设施条件。按实践教学平台的性质与功能进行分类,可将其划分为学校实验教学平台、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社会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而当前开设的实验内容陈旧无新意,无法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与探索精神。因此,新时期实验教学平台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合作交流、实现创新的场所,并且提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活动平台[5]。要根据不同课程性质特点及行业需求,利用该平台开展多种形式实验内容,如开设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实验、创业实验等。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主要依托高校先进的实验条件和智力资源,大力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管理,扎扎实实地建设好各专业的实习室、实训室、实训基地等。此外,积极拓展校内实践平台的创建渠道,鼓励社会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建设,共创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同时,加强实训室、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的科学管理,将这些校内实践平台向社会、企业开放,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即通过实现广泛的互惠互利及资源共享以促进共同发展。

3.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反馈机制是保障实践教学良好运行的根本,它的及时有效、全面客观的信息反馈,必将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实践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有利于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1)评价主体与对象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由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用人单位等组成,而评价对象是学生、指导教师、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等。(2)评价内容的全程化。对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考核与分析,从实践教学的目标设定与内容安排、实践平台建设、指导教师教学成效以及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等多角度全面评价分析。(3)评价指标的科学化。实践教学质量效果的好坏必须通过一定的指标来表示,也就是评价指标设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评价效果。当然,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甚至不同课程选取的指标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6]。(4)评价结果的反馈性。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实践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根本目的是将评价结果反馈到实践过程中,从而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及实践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4.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高等农业院校要借助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有利时机,抓好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践平台建设,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7]。一方面,设立教师实践培养基金与培养计划,每年分期分批有计划地组织实践老师到校外学习,不断加强教师实践教学培训,更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8]。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其他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9]。

五、结语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策的引导下,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推动下,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急需众多高学历高能力专业人才的形势下,实践教学工作必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尤其在高等农业院校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尤为重要。科学树立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想,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与内涵,进一步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以深化实践教学和管理改革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的新机制,着力构建一套系统而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体现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陈承,李诗珍,裴潇.基于BSC的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4):160-162.

[3]丁嫣.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功能定位与实践途经[J].中国教育学刊,2015,(06):72-73.

[4]赵爽,吴红霞.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福建电脑,2015,(01):41,137.

[5]宁海龙,邹德堂,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05:)43-45.

[6]宋素娟.高校实践教学评价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4,(03):217-218.

[7]孟长军,陶贵荣,等.新形势下地方型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818-10819.

[8]杜忍让,张慧林,等.畜牧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家畜生态学报,2011,(06):132-134.

[9]温荣.构建高校多元化实践教学评价模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3):34-36.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