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属切削原理》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

2016-01-14尚晓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

摘要:《金属切削原理》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形势、国家政策、实现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典型案例融入《金属切削原理》教学之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大学生对《金属切削原理》课程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引导大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开始创新创业的策划、储备和实施。

关键词:金属切削原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28-02

2014年9月,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这是李克强最早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给大学生提供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让大学生创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以各种方式活跃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引导大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开始着手创新创业的策划、储备和实施,而这无疑是高等院校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在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方面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金属切削原理》绪论中的创新创业引导

许多高校课程教材的第一章都是绪论,往往被许多高校教师所忽视。然而绪论这一章在本门课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绪论中描述本门课程的全部知识结构体系

高校教材中的绪论一般简要介绍本门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大学生在学习后续各章节之前就对本门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使大学生对课程整体结构的把握非常重要。在讲授《金属切削原理》绪论课时,我将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阐述给学生,一方面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这是创新创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着眼大局、目光放远、树立长期目标并持之以恒才能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成功。

(二)绪论中描述本门课程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大学课程不同于之前所学的所有课程,特别是专业课中包含了许多目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许许多多国内外还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在学习后续章节之前,让大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更有利于使大学生站在科技前沿来学习课程和掌握知识。在讲授《金属切削原理》绪论课时,我将课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介绍给学生,一方面使学生窥到本门课程的最前沿发展概况,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在某些前沿方向上找到自己兴趣爱好的切入点,为后续的考研深造、创新甚至创业埋下一颗颗生动的种子。每次在绪论的授课中,我都生动地强调在《金属切削原理》的内容中有两项是中国人自己做出的贡献:一个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铝高速钢刀具材料;另一个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群钻”(倪志福钻头)。这都都无一例外地激起大学生极大的好奇、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热血沸腾,从潜意识里告诉他们:外国人能研究出来的技术研究,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研究出来;别人能做好的事情,自己也一定能做成功。潜意识里的自信也是创新创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

(三)绪论中描述本门课程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每个人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于他所在的国家和社会,大学生所学的知识要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掌握所学知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找到最佳的创新创业出发点和立足点。掌握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方向是指引创新创业的航标。《金属切削原理》绪论中有关本课程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是我必讲的重要内容,目的是让大学生感觉到本门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产和生活如此贴近,以至于学好它就会给自己带来一份好的工作,甚至深入专研还会给自己带来创新创业的好途径。2015年上半年的授课中,我将《金属切削原理》的知识内容与德国的“工业4.0”时代以及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相结合,更加生动地阐述了本门课程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二、《金属切削原理》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

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我在完成相应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之外,也在从事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这为《金属切削原理》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提供了大量非常生动的案例和非常实用的技能。在《金属切削原理》授课过程中,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我做了两方面的培育和启发的工作。

(一)《金属切削原理》基础知识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应用

资料表明,在很多国际知名大学里,专业课的授课内容很多都是讲授者本人或者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而成熟的传统知识都作为大学生课后自学的内容。这样的课程内容包含着世界顶级的科研成果,其中蕴藏着大量的创新创业项目与机遇。此外,很多专业课都包含大量的实践练习作业,使教学与实践达到高度的统一。我在讲授《金属切削原理》有关“刀具材料”和“刀具角度”知识点的时候,让大学生设计一把油井改造使用的磨鞋刀具,该磨鞋是我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研发的一款新型刀具。一方面学生们的设计理念会给我的研发提供思路,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了解新产品从市场需求、设计方案、加工试制、功能试验、批量生产到市场销售的全部过程。

创新就是研究和开发新事物,创业就是将研发出来的新事物变成价值,而大学生在校对专业技术的学习就是创新创业的源泉。在讲授“切削用量三要素”以及“刀具使用寿命”时,我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性能研究”引入到教学当中。这项研究也是我正在着力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它关系到一项国际先进油井改造工艺的核心技术。《金属切削原理》这门课程主要是研究切削金属材料的基本原理,而我将非金属的切削技术引入到教学之中,提示同学们要用开放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对交叉学科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是创新创业的源泉和动力。

(二)教学过程中的调研互动

在《金属切削原理》授课过程中,我一般安排三次问卷调查,主要是与大学生进行调研互动,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这些问卷均采用无记名形式进行。在授课学期之初,我一般安排一次未来职业规划的问卷。调研大学生毕业想做什么或者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大约三分之二的同学上交问卷,而且大部分同学只写了一两句话,其中有创新创业想法的不超过10人。我在2015年上半年的学期之初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授课班级共有123名同学,收到问卷84份,其中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只有7人。在学期之末,我再做了一次有关创新创业想法的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未来想从事什么职业,是否有创新创业想法以及把什么技术作为创新创业项目。授课班级有2名同学降级,共有121名同学,共收到问卷105份,其中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已经上升到58人。在授课过程中,我还安排一次创新灵感的调查和专利申请方法的讲解。这次调查一般安排在讲授“刀具磨损、破损和使用寿命”这一章。课程背景是刀具磨损的经验公式——泰勒公式,美国工程师泰勒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建立起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刀具磨损经验公式。在这个教学节点安排调查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认识到每个普通人经过努力都会获得可以写入书本的技术和成果,以此来提升同学们的自信心。这次调查的题目是“你曾经有哪些创新想法和灵感?这些创新灵感是否一闪而过?有没有沿着灵感继续探索?”这次调查的结果很令人兴奋,因为绝大多数同学都曾经有过创新的灵感和想法。可惜创新灵感一闪而过的居多,继续探索和拥有专利的几乎没有。于是,我引出固化创新灵感的载体——专利,并且讲述从创新灵感到创业实践的一般过程以及如何申报专利。

三、《金属切削原理》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矛盾的解决

在学校的“教学大纲”中,关于《金属切削原理》的开课学期和课时量安排有严格的规定;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学日历”则对每一课时的授课内容进行严格的安排。因此完成授课内容要求与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就产生了一些矛盾。那么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呢?我采用化整为零、穿插渗透的方法。即:每次课开始的时候,为迅速凝聚同学们的注意力,我安排一两段关于创新创业的小故事。当发现在讲课过程中同学们精神不集中的时候,我也适当讲一两个创新创业的案例。这样日积月累,许多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就渗透到同学们的思想当中。这些小的故事、案例主要涉及美国硅谷公司的理念、成长过程和发展历史,北京中关村公司的成败、兴衰历程。引用这些公司的创新创业故事主要是因为美国硅谷和北京中关村均是高科技创新创业平台,这与大学生未来的创新创业形式最为相近。另外,将美国硅谷与北京中关村相对比,有利于吸收西方创新创业的成功经验和借鉴国内创新创业面临的问题、困难。在2015年上半年的授课过程中,我还引入了许多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的故事。目的在于向大学生灌输“互联网+”理念、改变传统创新创业思想、站在时代前沿以及解读国家发展经济的战略政策。

四、结论

高等院校内《金属切削原理》等专业课的教学可以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有机结合,互不矛盾;高等院校教师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可以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通过《金属切削原理》绪论的教学可以让大学生着眼大局、目光放远、树立长期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创新创业素质以及树立潜意识里自信的创新创业素质;将《金属切削原理》基础知识与创新创业技术应用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一方面可以加深大学生对课程本身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源泉和动力;适当的创新创业故事、调研互动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灵感,点燃创新创业火种,进而获得创新创业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庞丽君,尚晓峰.金属切削原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2]凌志军.中国的新革命[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3]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凌志军.联想风云[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5]凌志军.追随智慧[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