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中国传统戏剧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的看法

2016-01-12赵瑜

戏剧之家 2015年24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

赵瑜

【摘 要】提起悲剧,我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古希腊的悲剧及其悲剧理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迥异,使得某些学者产生了“中国传统戏剧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的看法。但用西方悲剧理论来研究中国传统戏剧显然是不科学的。中国传统戏剧有其特殊的悲剧性,即具有悲剧精神。本文试图将中国传统戏剧与西方悲剧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悲剧性进行阐释。

【关键词】悲剧精神;悲剧冲突;悲剧角色;悲剧结构;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47-01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作品中,同西方一样也存在着悲剧。悲剧理论和其他文艺理论一样,是在悲剧作品产生之后方才产生的,是对已有艺术作品进行研究之后的概念规范。中国的古典戏剧作品,比如《窦娥冤》在19世纪之前,在西方几乎是鲜为人知的,所以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用西方的悲剧理论来界定、衡量中国的传统戏剧。因此,我认为“中国传统戏剧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他强调了悲剧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我们就产生了某种同情、怜悯。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不重要,它是怎样毁灭的这个过程才重要。也就是说,一个英雄是不是死了,不构成悲剧的关键因素,关键是这个英雄死了,我们还认为他是个英雄。如果他是投降被杀而死,我们反而觉得他可怜。看完悲剧,我们常常会情绪激动,所以才会说悲剧可歌可泣:哭泣的是,有价值的东西最终被毁灭;歌颂的是,它虽然被毁灭但没有被打倒,他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里面有尊严,有人的价值。至于结果是生是死都不是最终判定的标准。近代以来,中国有很多名人都认为中国传统戏剧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只因那些悲剧作品“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2]。如中国传统戏剧中众多的才子佳人剧,常常是“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才子中状元”,以大团圆结尾;但也蕴含着悲剧色彩,如《墙头马上》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背后,是李千金对爱情的哀悼,最终胜利的不过是千金的身份和地位。

下面主要从中西方在戏剧创作中的差异来说明:

首先表现在悲剧冲突上:西方的悲剧常常表现主人公的性格、命运,在现实生活中,他无法选择也无法逃避,更无法决定。比如说文艺复兴时期盛行性格悲剧,如麦克白,他比较贪婪;李尔王,轻信他人的话,没有主见;哈姆雷特,著名的犹豫不决;奥赛罗,嫉妒、鲁莽。而中国的悲剧常常是构筑在深广的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主人公的悲剧不是由于命运的安排或者他自身性格的过失,而是由于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法度废弛和社会混乱等原因造成的。像《窦娥冤》这部作品,窦娥很不幸,命运非常凄惨,在封建社会,她没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她非常孝顺、善良。

其次是关于悲剧角色:一方面,西方悲剧中的悲剧角色一般是英雄伟人式的人物,多以皇家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角。在西方人眼中,悲剧的主人公和英雄是同义词,英雄本是时代骄子,但却遭受深重不幸,其身份和境遇形成强烈对比,具有震撼力。而我们中国悲剧的主人公来自社会各阶层,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贫苦小人物等,悲剧人物的选择表现了极大的自由性和充分的自主性,更富有人情味、正义感,强调人物的心灵美。另一方面,西方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表现出强悍的个体独立意识,如《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为了丈夫的感情而大开杀戒,甚至不惜杀害自己的孩子。而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主人公大多个体自主意识较弱,对命运及现实社会的不公往往采取顺从和忍耐的态度,如《琵琶记》中的蔡伯喈,事事都不能自己做主,“三辞三不允”。他人生的每一步都按父母、太师和皇帝的安排来走,但他自己却总是陷入深深的自责和不安之中。再如《汉宫秋》中的汉元帝、《梧桐雨》中的唐明皇,就算贵为皇帝,也不得不受制于人。

第三是价值取向的不同:西方的悲剧价值是通过悲剧发生的怜悯和恐惧之情使观众的心灵得到净化。西方的悲剧精神在于用行动来抗争,表现出较强的个体独立意识。这与西方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西方社会从古希腊开始就有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特征,崇尚个性和自由,富于冒险和开拓,讲求力量和技术,具有批判精神和否定勇气。在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他们都强调以斗争求和谐[3]。中国的悲剧以伦理美德的打动或感化为目的,通过“高台教化”而达到善的审美。因此,由于受传统文化、审美心理、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使中西方戏剧价值取向形成了巨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戏剧虽落入“大团圆”的俗套,但其却有内在的一种悲剧性存在。悲剧的判断标准不是唯一的,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悲剧有其独特性,所以不应该认为“中国的传统戏剧中没有严格意义的悲剧”,只能说“中国传统戏剧中没有西方意义的悲剧”[4]。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7.

[2]王国维.《红楼梦》之美学上的精神[A].《红楼梦》评论[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3]滕大春.外国教育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10.

[4]张静雅.论中国戏剧中的悲剧[J].中国集体经济,2009(1).

作者简介:

赵 瑜,女,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
浅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