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曲丑角表演艺术

2016-01-12马向东

戏剧之家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丑角表演艺术戏曲

马向东

【摘 要】丑生是以“丑”的表演形式出现,而又让人们从“丑”中获得美的享受的一种表演艺术,也是各类表演艺术中唯一用“丑”来表现“美”的表演形式。它与杂技的小丑不同。杂技的小丑是直观的,没有质变的,它以丑的面貌出现唯一的目的就是“逗乐”;而戏曲表演中的丑生,往往是以“丑”现“美”,而且是有思想性的,内在的。乐中有苦,苦中取乐,开心时引人开怀,悲痛时使人落泪,寓教于乐,以“丑”的表演展现人间的“善”与“恶”、“悲”与“欢”。

【关键词】丑角;表演艺术;戏曲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39-01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资源,我国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一直都是具有极强表现力的。它来自于生活,却不同于生活,出于人们的体验,而又远远高于体验。表演艺术家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可以将内心深处的微妙情感刻画得惟妙惟肖,表现得淋漓尽致,丑的表演一般不重唱工而以念白的口齿清楚、清脆流利为主。相对地说,丑的表演程式不像其他行当那样严谨,但有自己的风格和规范,如屈膝、蹲裆、踮脚、耸肩等都是丑的基本动作。

一、丑角的发展历程

丑诞生以来,戏曲一直就“活”在舞台上,“丑”的角色就存在于台上台下,和在美与丑的活生生的审美交流中,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美与丑是其生命力的表现形式,其生命的活力也就在于它一直维系着与审美大众的密切联系,成为观众的一种普遍的感性娱乐的对象和方式。丑角在戏曲行当中占有突出地位,也是戏曲一直在追求嬉戏情趣的一种重要表现,丑以插科打诨、调笑逗趣为首要任务,尽管总体上看是作为生、旦的陪衬,但这绝不等于可有可无。戏曲界中便有“无丑不成戏”之说。丑在古代戏剧中源远流长。在后世戏曲中的诸多角色中,最神似于古优戏之优的就是丑。宋杂剧中的“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可以说是戏曲之丑的直接前导。元杂剧原本无丑,喜剧人物由净来扮演,到了明朝以后在戏文影响下也有了丑。

二、丑角的行当细分

清代乱弹中,丑是很重要的行当,后来丑在不同剧种中的情形不尽一致。在有些剧种中丑的地位尤为突出。如在潮剧中,丑细分为十类:项衫丑、官袍丑、蹋鞋丑、女丑、武丑、裘头丑、褛衣丑、长衫丑、老丑、小丑。在潮剧中,丑行在生、旦、净、丑各大行当中是细分最多的一行,可见其表演之丰富。川剧的丑也很发达,其丑行也有袍带丑、龙箭丑、方巾丑、烟子丑、襟襟丑、老丑、旦丑、武丑等细分。川剧演出折子戏时,还常把“丑脚戏”作为压台戏,可见其对观众的吸引力之大。

丑角在处理戏剧中的每一个动作时,表演者都应该认真对待,例如手势、眼神、转身等细节的处理,只有把每个表演动作的细节都处理好,整个戏剧的表演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表演者在处理戏剧转折点时要非常小心,虽然是转折点,但是表演者的表演不能够转变得太快,转变得太快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戏剧表演者应该尽量把转折点处理得较为圆润,表演动作不能过于僵直。扮演机警幽默、武艺高超的人物,要求念白口齿伶俐,吐字清晰真切,语调清脆,动作轻巧敏捷,矫健有力,擅长翻跳扑跌等武功。

三、丑角的表演形式

戏剧丑角表演者在台上的表演能够把戏剧中的人物特点展示出来,表演者必须通过神情、动作等进行演绎,面部的神情也是动作的一种,因此动作即包括面部神情的变化。在饰演一个角色时,演员必须认真研读剧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特点,设计相关的表演动作,并且进行表演。为了饰演不同的角色,演员所进行的动作设计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都是不相同的,因此,丑角的表演动作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即戏剧表演动作是针对不同的人物角色进行设计和表演的,为了达到不同的表演效果,就要运用不同的戏剧表演动作。

丑角表演之所以会对观众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是因为通过戏剧表演者的表演,观众能够感受到戏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为之感动,即戏剧表演者进行表演时把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传给了观众。如果观众看了戏剧表演者的表演之后能够感同身受,那么戏剧表演者的表演就是传神的表演。当观众在观赏表演时,耳朵听到的是戏剧表演者的台词和对白,眼睛看到的是戏剧表演者的表演,这里的表演归根到底就是戏剧表演者的动作。传神的动作能够深深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为了增强戏剧表演的吸引力,丑角表演者应该学会传神的表演。

形体语言就是包括面部表情在内的所有身体动作,是无声的,但是丑角表演可以将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来;从狭义上来说,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其中形体语言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示不同的情绪,戏曲丑角演员需要掌握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有了丑角的表演气场才会热烈,火热的场面观众才爱听爱看。在舞台上应该有血有肉地刻画人物,才能通过技艺唱念表演打动台下的观众。

参考文献:

[1]涂沛.中国戏曲表演史论[M].上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丑角表演艺术戏曲
丑角的“通知”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京剧中的丑角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