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孩子们走进新的语文课堂

2016-01-12黎文妮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一年级课堂教学

黎文妮

内容摘要:由于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语文教材也需不断修订,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每年要把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文章在阐述新的课文教材特点的基础上,从师生关系、课堂形式、教学资源等方面论述了带孩子们走进“新”的语文课堂的方法建议,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一年级 新语文 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教材也在年年进行修订。新的教材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使教师要以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

新的语文教材有严密的科学体系,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人文精神。既有对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语文教育经验的继承和发扬,也有新、实、简、美的新的体例结构特点。特别是第一册的语文教材,强调在美中学,在趣中学,在做中学,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这就要求我们: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研究表明,信息交流的有效度与师生双方的态度和情绪成正比。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感受性就灵敏,思维就活跃,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就快,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是实现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一年级的孩子,心灵敏感而脆弱。他们十分在乎老师的一举一动,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夸奖的话语足以让他们欢呼雀跃、高兴半天。那么,教师为什么要吝啬这样的礼物呢?在课堂上,我们要大声地对孩子说:“真好!”“你真棒!”“你的眼睛真亮!”“你的声音真好听!”“你读书的样子好可爱!”……我们要放下架子,对孩子说:“来,我们一起来学这个生字!”“你们看,老师的方法怎么样?”“给老师提点意见,让我和你们一起进步吧!”……我们要直面错误:“对不起,老师刚才错怪你了。”……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习能力稍差的孩子多问几句:“孩子,你学懂了吗?”“来,老师帮帮你。”“不要紧,再来一遍。”……

那么,要不要批评学生呢?当孩子因为自控力差在座位上动来动去时,当胆小的孩子不会大声回答问题时,教师的批评应该是艺术的,在课堂上大声地呵斥和不耐烦的神情无疑只会加重孩子的自卑感,让其他学生也噤若寒蝉,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用身体语言和眼神暗示是一种较好的批评方式。在课堂上,当孩子回答问题声音太小时,我会侧着身子,做出竖起耳朵听的样子;当孩子在座位上乱动的时候,我会边讲课边走到他面前,轻轻摇摇头;当孩子在和同桌讲话时,我会冲他竖起食指放在嘴边……这样的批评,既维护了学生的面子,又不打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何乐而不为呢?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中善于应用激励手段,既沟通了师生情感,又增强了学生信心。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发挥了自己的最好水平,就应该得到积极的评价。

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抚摸,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样的语文课堂,教者开心,学者高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无拘无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才敢于展开想象的翅膀,才敢于探索未知的领域。

二、建立新型课堂教学形式

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关键在于树立教师“教”为学生“学”服务的观点。在承认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应该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该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应该是开放教材、充实教材、超越教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教材实际,指导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比如:看一看,找一找,读一读,问一问,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演一演等形式。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长时间的学习活动容易引起疲劳。教师在教学中穿插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孩子的兴趣,教学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教版第一册语文教材的简约化和可操作性为设计新的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反复认读拼音生字卡片不如让学生摘果子、采蘑菇、给字母娃娃排队;书写字母时不如说成让字母娃娃回到自己的家;学习拼音时我经常让学生看嘴型猜字母;词串识字时我常把词串编成歌来唱,学生唱唱就记住了;学习《人有两个宝》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手描在纸上,在手指头处写上自己的手能干什么;学习《升国旗》我让学生表演在国旗下唱国歌,立正敬礼;学习《家》我让学生把配上生字的图片送回自己的家;学习《秋姑娘的信》我把红叶送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想象读秋姑娘的信……

新的课程标准还要求注重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大胆发挥自己的见解,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帮互学,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一年级的小组学习,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和要求。如小组如何分工,如何合作。在教汉语拼音11课复韵母ao ou iu时,基于学生刚刚学会给复韵母标声调。在这一课为了巩固这个知识,我将拼音卡片发到四人学习小组中,让学生给自己手中的拼音卡片标注声调,再拿出来评一评,谁标得对,标对了大家读一读,标错了帮他再复习一遍标调规则。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合作得非常愉快。

在教《家》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创作:

天空是()的家,

田野是()的家,

海洋是()的家,

大地是()的家,

()是()的家。

选择精彩的词句,组成另一首《家》的小诗,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尝到了创作的甜头,心中充满着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我还经常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看看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字,或者贴出名册表,找一找哪个小朋友的名字里有我们学过的字。学生在每一块宣传栏,每一个名字前细心找着,找到了,欢呼,引来羡慕的眼光,又掀起了一个认字的高潮。

三、挖掘新的教学资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师应该特别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把课堂当作唯一的授课场所,把教科书当作唯一教学资源的做法。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是无处不在的,教师只要具备强烈的资源意识,留心开掘,我们生活中就能获得无尽的学习资源,真正做到“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我把食品商标、广告单、家人姓名等引进课堂,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识字:乘车时看一看站牌,逛商场看一看标签,马路上读一读广告牌,外出吃饭时看一看菜谱……通过“猜”、“问”、“比”等方式识字。

发动学生搜集资料也是开发课程资源的一个好方法。在教《我叫“神舟号”》时,我了解到班级不少学生对“宇宙飞船”是什么还不了解,为了使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我从网上下载了有关图片资料,又找来了一些相关的vcd进行剪辑。孩子们观看后,不但了解了“神舟号”,还对航天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冰花》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几乎没有直观感受,又得借助课外资料来帮助孩子建立这方面的直观形象,我买来一盒录象带,录象里有北国风光,美丽的冰雪大世界让孩子们惊叹不已,还没开始学课文呢,就对冰花无比喜爱了,怎么不会去认真读课文?在教《看菊花》一课时,学生自己动手从网络、书籍等地方搜集了许多菊花的图片资料,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菊花的特性。在观看和搜集这些资料的同时学生还认识了不少字和词呢,真是一举两得。

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又何尝不是语文可利用的资源呢?秋游时,孩子们看到了大海,我启发他们,“看,沙滩、贝壳……”孩子们饶有兴趣地接着背起了“脚丫、海风、海鸥、浪花……”背得比课堂上还有感情呢。

语文课堂应该是“新”的课堂,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语文课堂将会充满勃勃生机。只要教师勤于学习、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来,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生命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牛纪英.教育科研:让语文教学更精彩——我的语文教学研究成长之路[J].当代教育科学,2010(08)14-15.

[2]蔡燕燕.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开放的阅读之路——低年级开展课外阅读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10-11.

[3]梁燕.课堂因“活动引领”教学模式而精彩[J].学周刊,2014(08):111-112.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梅园小学)

猜你喜欢

一年级课堂教学
《一年级》看片花成毅回应公司发通稿过度宣传
幽默、缓慢、有趣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