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分析

2016-01-11阿达莱提纳迪尔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3期
关键词:麻药全身硬膜外

阿达莱提·纳迪尔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临床上对食管癌患者主要是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此方法不仅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还可导致其在术中出现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其术后身体的恢复[1]。有研究表明,为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案,可有效地减轻其在术中的应激反应[2]。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实施麻醉的最佳方法,笔者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食管癌患者分别实施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其中接受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40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①患者的病情经CT检查、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后,均被确诊为食管癌。②患者均未患有严重的心脏和肝脏的器质性病变。③患者均未患有凝血功能异常、脊柱畸形及糖尿病等疾病。④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这80例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和复合麻醉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全身麻醉组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44岁,年龄最大的83岁,平均年龄为61.75±8.12岁。在复合麻醉组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15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46岁,年龄最大的84岁,平均年龄为62.05±8.6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全身麻醉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具体的方法为:①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依次使用0.1~0.2mg/kg的咪唑安定、2~3mg/kg的芬太尼、0.6mg/kg的阿曲库铵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②为患者插入双腔气管导管并将其固定,然后为其连接麻醉机。将患者的呼吸频率控制在10~15次/min,将潮气量控制为9~13ml/kg。③术中间断性地为患者使用7~12mg/kg·h-1的丙泊酚和0.07~0.09 mg/kg·h-1的维库溴铵进行麻醉维持。必要时酌情为患者使用麻黄素,以维持其血压的平稳。④术后,为患者注射0.05mg/kg的新斯的明和0.05mg/kg的阿托品。⑤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为其拔除导管。对复合麻醉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具体的方法为:①在患者T7-8/T8-9的硬膜外进行穿刺插管,插管的深度为3~5cm。②将5ml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和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入到患者的硬膜外腔中。③待患者的麻醉平面达到满意的效果后,对其进行全身麻醉诱导。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的方法与全身麻醉组相同。④根据患者术中的具体情况,酌情为其使用升血压药及血管活性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全麻药的用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芬太尼)及其术后恢复的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气管导管拔除的时间、完全清醒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20.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的比较 复合麻醉组患者阿曲库铵、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等全麻药的用量均明显少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的比较(mg,±s)

表1 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的比较(mg,±s)

维库溴铵的用量复合麻醉组 40 44.91±6.48 0.46±0.11 6.51±1.44全身麻醉组 40 71.56±7.42 1.14±0.06 17.08±1.79 t 17.1095 34.3233 29.0993 P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阿曲库铵的用量芬太尼的用量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比较 复合麻醉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气管导管拔除的时间和完全清醒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比较(min,±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比较(min,±s)

完全清醒的时间复合麻醉组 40 3.37±1.78 8.42±1.49 10.49±2.98全身麻醉组 40 16.92±2.47 25.47±3.48 38.61±4.62 t 28.1479 28.4855 32.3492 P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气管导管拔除的时间

3 讨论

食管癌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食管癌患者的死亡率居于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的第2位,仅次于胃癌患者的死亡率[3]。食管癌患者的发病原因有:饮酒过多、吸烟过多、长时间食用热烫的食物及感染致癌微生物等。进行切除手术治疗可有效地改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其生存的时间。但是,由于进行食管癌切除手术治疗的时间较长,故为其选用科学合理的手术麻醉方案,对减轻其术中的应激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全身麻醉是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实施麻醉的常用方法。但是,此麻醉方法需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而单肺通气的方式可导致其V/Q值(通气与血流灌注的比值)失衡,从而引发其机体的应激反应。另外,在进行气管插管和拔管时,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及血压上升的现象,极易造成其血流动力学失稳,从而影响其机体内循环系统的正常循环[4]。大量的临床研究均证实,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地减轻其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其全麻药的用量,避免其心血管系统受到过多的影响。另外,此麻醉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肌松、镇静和镇痛的效果,还可阻断患者在术中的牵拉反应,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5,6]。

综上所述,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其应激反应和全麻药的用量,缩短其术后恢复的时间。

[1] 邢翠燕,吴明毅,范海鹏,等.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2):284-287.

[2] 陈靖军,李雪新,李克寒,等.不同麻醉方法对食管癌患者术中血清催乳素、生长激素及皮质醇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1827-1829.

[3] 喻本权.食管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凭全身麻醉的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7):2365-2366.

[4] 鄢宇星.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比较分析[J].西南军医,2012,14(2):238-239.

[5] 毛仲霞,赵敏,曲向林,等.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8):3445-3446.

[6] 罗云勇,阳兴.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压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56-3857.

猜你喜欢

麻药全身硬膜外
石榴全身都是宝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老鳖全身都是宝
脱单
麻药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