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中医湿浊病机理论研究

2016-01-09张焱

吉林中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病机体质

近十年中医湿浊病机理论研究

张焱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

摘要:分析近十年有关湿浊研究的文献,梳理历代医家对浊邪机理的学术观点,以追溯其病机之渊源及其理论之成因;综合分析和探讨湿浊邪气的致病特点及临床症状,并结合现代医家对湿浊致病机理的研究现状,以指导湿邪体质病人的临床治疗及调护。

关键词:湿浊;浊邪;病机;体质

DOI:10.13463/j.cnki.jlzyy.2015.04.002

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3-5699(2015)04-0328-03

基金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中医湿浊病机理论的研究(YJS-0101)

作者简介:张焱(1963-),女,教授,主要从事《内经》理论体系本质特征的研究。

收稿日期:(责任编辑:王丹2014-10-08)

Theoretical studies of dampness pathogenesis of TCM in recent decade

ZHANG Yan

(Basic Medical College,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

Abstract: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n damp turbidity in nearly decade,carding ancient physicians’ academic point of views on turbid evil mechanism,in order to ascending the origins of its pathogenesis and the causes of its theories;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dampness evil,as well as combined with research status of modern doctors whose research are mainly about the pathogenesis of dampness,to guide the dampness constitution patient’s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Keywords:damp pathogen;turbid pathogenic;pathogenesis;constitution

近年来,关于湿浊邪气致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描述湿浊的术语不断增多,衍生出诸如浊毒、浊邪、痰浊、湿毒等术语,存在着被泛化的倾向。对中医湿浊病机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从经典理论中探寻源流以明析医理,既有利于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创新发展,又能为临床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指导。

1湿浊理论形成的渊源

历代医家对于湿浊的认识有许多论述,从文献记载到临床运用指导,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灵枢·小针解》曰:“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起,故曰清气在下也。”指出浊气在中,是由于寒温不适、饮食失节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从而影响到肠胃的传导消化功能,引起胃胀胃痛、腹痛腹泻等病证,致使饮食物所化生的浊阴之气不能正常向下传导降浊,造成“浊气在中”。

1.2《金医要略》对湿浊的认识汉·张仲景根据《素问·太阴阳明论》中“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的理论,指出:“清邪居上,浊邪居下。”(《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将湿浊邪气分为清浊。认为:“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阐发了谷气不消,胃中浊气下流是产生中焦湿浊的主要病机。

1.3后世医家对浊的认识元·朱震亨(丹溪)在《丹溪心法·卷三·赤白浊六十四》中指出:“胃中浊气下流为赤白浊。赤浊属血,白浊属气。”指出胃中浊气下流可以导致赤白浊病证,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药珍珠粉丸、半夏丸等,为后世治疗湿浊下流的病证开辟了门径。清·石寿堂《医原·湿气论》指出:“湿为浊邪,以浊归浊,故传里者居多。”说明湿浊邪气具有重着粘腻、难以祛除,容易入里内传的特点。

2现代中医学者对湿浊理论的研究与认识

现代中医对于湿浊邪气致病的研究,有了更新的认识和发展。李佃贵等[2]认为湿浊虽属同类,但是浊邪为病常会使人有一种秽浊不清的感觉。并提出通过观察患者的颜面、舌象、皮肤、五官九窍来体察浊邪所在的部位、病因病机、致病特点,通过了解大小便的情况来分析浊邪的性质、症状表现等,认为浊邪即是“秽浊之气”。

许筱颖等[3]指出,浊毒理论是对中医病因学的丰富和发展,这一学说为临床上许多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提供和开辟了新的重要途径。刘磊明等[4]认为“毒邪”是对机体有危害作用的致病因素的总称,其危害性比一般的致病邪气要更为严重一些。吴深涛[5]认为,浊可有内浊和外浊之分,内生之浊即《丹溪心法》中所述的“浊生湿热、有痰、有虚”等,而内生之浊作为病邪可以蕴生成毒,既是机体内蕴积的病理产物和有害物质,又是严重损害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的致病因素。李佃贵[2]认为,浊毒不属同类,浊属阴邪,毒为阳邪。浊、毒虽性质不同,但是二者常常互相交结,引发疾病,将浊毒并称,列举大量临床医案来论证,并指出浊毒理论在近年中医临床应用上,已经显示出其广泛和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中医的病因学和治疗学拓宽了思路与方法。

3湿浊理论的成因与致病特点

3.1湿浊形成的原因赵进喜[6]撰文引历代医家的论述说明情志、饮食、劳倦失宜都可以导致体内生浊;或因汗液、二便不通,使浊阴或水湿无以出路,内困日久而生湿;或因妄用厚味滋腻补药,阻碍脾胃气机而内生湿浊;或因久病虚损,导致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元气衰败,清阳不升,浊阴沉降而滋生浊邪。

3.2湿浊邪气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湿浊具有浑浊不清、色泽晦暗、黏滞、重浊、稠厚、污秽的性质,浊邪致病多表现为浊腻黏滞,容易阻塞气机;浊邪害清,容易蒙闭清窍;浊邪致病多裹挟痰、湿、瘀、毒等,具有使疾病缠绵难愈,变化多端的特点。

4临床表现

湿浊邪气伤人致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广泛涉及临床各科疾病,常见眩晕昏沉、心悸、胸闷、咳喘、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肢体浮肿、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神疲倦怠、嗜卧嗜睡、身体沉重、烦躁不宁,甚至狂躁谵语,皮肤溃烂、溃烂处流水污秽,体气或口气秽浊、异味,汗液垢浊,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浑浊、排尿不爽,尿黄赤或二便不通,舌苔垢腻,脉滑等一系列症状。

5治疗方法

赵进喜[6]提出湿浊成为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虽然常在脏腑虚衰的基础上形成,但毕竟属于实邪,所以应该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提出的“因势利导”原则,以祛邪外出方法进行治疗。具体的祛邪治法,概括为芳香化浊、辛开苦泄、渗湿分利浊邪、通腑泄浊等,在临床应用时进行辨证论治,效果颇佳。

6现代学者对湿浊致病机理的研究

近年来,现代中医学者非常重视湿浊致病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日益增多的疑难病、难治病,提出“浊邪致病”“从浊毒论治”的主张。李佃贵等[2]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津液阴血耗伤为本,以浊毒内壅、气滞络阻、胃失和降为标,浊毒相干为害乃是此病经久不愈的关键所在。所以临证治疗多以理脾和胃、升清降浊、化浊解毒、养血和络为主。蒉纲等[7]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是由于嗜食膏粱厚味,脏腑运化功能渐衰,体内的浊毒不能及时清泄出去,瘀滞于脏腑、经络、关节而形成,所以临证治疗以健脾益肾、清泄湿浊的方法治其本,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治其标。吴深涛等[8-9]认为,人体血中湿浊内蕴进而酿成毒性是形成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而浊毒也是糖尿病多种变证的核心所在。赵玲等[10]动态观察高脂饲料对大鼠血液指标的影响,发现在高脂血症大鼠的造模过程中,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损伤因素均出现了变化,认为这些可能反映中医“痰浊证”与“血瘀证”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吉春玲[11]则认为,糖尿病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阴损及阳而见气阴两虚,脾肾匮乏的证候,导致水液代谢出现障碍,日久则成浊毒内蕴。加之久病入络,浊毒、瘀血相互搏结,闭阻脉络,损伤肾络,引发肾功能失常,导致糖尿病肾病。因此,提出糖尿病肾病当以肾元亏虚为本,以瘀血、浊毒内蕴为标的观点。宋长山等[12]对名老中医经验方“湿浊Ⅰ号方”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将47例患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辨证属于湿浊内盛的患者,以湿浊Ⅰ号(由大黄、土茯苓、生地黄、黄芪、人参、穿山甲、丹参等组成)进行内服药物治疗,来观察患者的血肌酐、尿酸、尿素氮等变化,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87.23%,由此论证了运用中医药疗法从湿浊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证思路和宝贵经验。

以上诸论以“湿浊致病”和“浊毒致病”为病机的关键,广涉临床各科疾病,包括胃病、脑病、肾病、肝病以及痛风、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症等多种代谢紊乱性疾病。

7调整与治疗

中医认为,痰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临床调理痰湿或湿浊型体质,当从调补肺脾肾三脏入手,尤其重视脾气的升清作用。

相关[13-16]文献指出,如果由于肺失宣降,津失输布,聚液生痰者,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合通宣理肺丸方或小青龙汤方加减运用,以温化痰湿,止咳平喘;如果由于脾不健运,聚湿成痰,出现脘腹胀满、呕吐恶心、食欲不振者,可选用平胃散合用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化湿,和胃降逆;若湿热内扰,肝胃不和,出现口苦、胁肋胀痛、心烦易怒、食欲不振者,可用小柴胡汤合平胃散或龙胆泻肝汤进行加减,以疏肝和胃,清热化湿。

综上所述,关于湿浊病邪或浊毒理论的研究有许多方面,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是针对湿浊病机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以及在中医临床实际中的具体辨证应用,还有待于深入发掘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唐雪梅.浊邪及其致病机理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6(11):1416-1418.

[2]李佃贵,王燕云,陈炜.解毒化浊法结合微观检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4,11(1):7-8.

[3]许筱颖,郭霞珍.浊毒致病理论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8-29.

[4]刘磊明,吕翠霞.慢性肝炎湿邪病机复杂性探析[J].四川中医,2014,32(1):48-50.

[5]吴深涛.糖尿病病机的启变要素:浊毒[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1):24-26.

[6]赵进喜.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化瘀散结、泄浊解毒治法与分期分型辨证思路[J].江苏中医药,2007,39(7):8-9.

[7]蒉纲,黄燕兴,毛旭明,等.清浊化瘀方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附43例疗效分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5,2(2):42-43.

[8]吴深涛.糖尿病中医病机新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808-812.

[9]吴深涛,武娜杰,张罡,等.化浊解毒法对2型糖尿病葡萄糖毒性作用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5,22(2):119-120.

[10]赵玲,魏海峰,张丽,等.中医痰浊血瘀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8):680-684.

[11]吉春玲.补肾活血与降浊祛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8):487-488.

[12]宋长山,南红梅,赵金祥,等.湿浊Ⅰ号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342-343.

[13]刘存志,于建春.试述韩景献对老年性痴呆基本病机的认识:肾虚痰瘀浊毒论[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1):15-16.

[14]常富业,张允岭,王永炎.浅谈中风病急性期脑水肿之玄府郁滞、浊毒损脑病机假说[J].江苏中医药,2008,40(6):12-15.

[15]龚胜仪,赵荣.以“气虚浊毒”立论治疗肝硬化[J].四川中医,2007,25(3):27.

[16]张庆祥,郑秀丽.湿浊体质的形成及证治规律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3-4.

猜你喜欢

病机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羌医学病因病机概述
抑郁症病因病机探源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