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学校综合治理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6-01-09李仕川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2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青少年德育

◆李仕川

作者:李仕川,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学校综合治理(610100)。

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是指学校为了维持校内的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进行的工作[1]。稳定校园安全是学校综合治理的目标,从而实现学校自身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学校德育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养成的重要一环,德育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完整的道德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常言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汇集了不同思想层次的学生,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自身意识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德育意识和思想水平也参差不齐。学校综合治理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具有思想偏差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意识,提前预防其违法犯罪,将违法犯罪的意念和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让优秀的学生成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1 学校综合治理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

德育教育的广泛性决定了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等传达给学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即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从当前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德育教育大纲,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人才。基础德育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受教育群体的广泛性决定了学校综合治理的必要性。要想有效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必须加强学校的综合治理。特别是处于叛逆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波动较大,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若采取相应的措施,转变学生的思想,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遵守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德育意识,则能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3]。

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应视德育教育对象的层次而定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场所,学生德育水平受家庭、社会和自身意识水平的影响,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先进层次、一般层次和后进层次[3]。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针对后进层次学生的管理,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德育素质,转变其歪曲的意识和观念,是学校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胡锦涛同志曾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学校开展综合治理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特定思想形成的原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4]。况且后进学生的德育工作蕴含了强烈的反馈作用,后进学生的成功转化优化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环境;同时,学校环境的改善又进一步促进后进学生的转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也有利于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持续开展。

2 学校综合治理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维护学校的安全和稳定,保障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秩序是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德育教育的开展依赖于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学校综合治理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有利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 学校综合治理教育应贯穿在学校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其开展有利于督促学生的日常行为,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营造纯净的德育教育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成长和社会化。让道德观念深入学生的头脑,成为学生的自主观念。同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综合治理往往要求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此种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构成形式,使得学校综合治理的开展有了家庭和社会的支撑,也有利于净化学生的周围环境,便于学生从各个方面接受德育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德育素质。

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有利于学校德育教育的落实 学校综合治理的内容和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人的认识、观念、意志、行为与习惯是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建立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人防”队伍,积极改善校内的防范基础设施,创建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为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援助和后勤保障[1]。

学校综合治理为德育教育的延伸开拓了疆土 现代社会普遍重视问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学校努力对各学科进行德育渗透,为德育教育拓展阵地,想方设法增加德育教育的渠道,同时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的形式,不断更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尝试让德育教育延伸到学校的各个角落[4]。而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稳定的、安全的、和谐的校园环境,避免了非学业因素的干扰,师生都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和学习中,进一步为德育教育向各方渗透做出巨大贡献。

学校综合治理与德育教育相互补充 为了增强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效性,学校从以前发生的安全事故本身出发,明确了把制度建设作为该项工作的重点任务抓牢、抓实。而德育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的要求。学校的德育教育更肩负着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的任务[5]。学校综合治理具体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学生的遵守执行,但是规章制度毕竟是刻板的、生硬的、局限性的,学生不愿意接受教条式的规章制度,甚至故意与之抗衡。这时就应当充分利用德育的作用,以德服人,发挥传统德育育人的优势,以补充规章制度所不能达到的作用。

综合治理有利于减少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相对于家庭、社会而言,学生在受教育阶段在校时间最长,学校是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场所,也可成为其堕落犯罪的地方。学校是青少年教育的决定性环节。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长期任务。学校综合治理应在加强思想偏差的学生的正面教育灌输之外,取得家庭、社会的配合,针对学生的个体实际建立个体化帮教方案,实施个别教育,对学生的违法犯罪活动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如定期举办专题法制教育等。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形成预防犯罪的教育机制便是学校综合治理的重中之重。

3 结语

学校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德育教育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弥补了学校综合治理的不足。同时,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为德育教育拓展了疆土,提供了制度保障,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构建了稳定的、安全的、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德育教育向学校各方的渗透做出贡献。

[1]崔红.中职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4):107-109,129.

[2]邵海金,鞠晶,罗云辉.传统道德资源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211,50.

[3]殷用智,顾家敢.试论学校综合治理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青年研究,1991(4):20-22.

[4]白新刚.浅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和谐德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12):84-86.

[5]王俊州.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0(7):89-90,81.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青少年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青少年发明家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