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多模态话语课件在外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2016-01-09王春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2期
关键词:立体化外语教学研究性

◆王春辉

作者:王春辉,吉林医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132013)。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外语教学活动表现出数字化和多模态化的特征。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在现实情境之中,外语教学活动很难落实,但是现代信息技术之中的虚拟现实和加强现实技术可以给外语教学活动的学习情境带来帮助。所谓的加强现实,就是把计算机之中的虚拟物体和多媒体信息的各种话语符号与真实的物理环境相互结合,从而加强情境或者扩充情境。加强现实环境的本质意思是使虚拟情境之中的话语符号相互贯通融合,最终形成一个模态化的环境,以此提升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成绩。

1 多模态教学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教育信息技术介入到教学之中,新的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多模态教学理论产生。在1996年,多模态教学的观念在国际上被正式提出。这一观念的提出,从此标志着多模态教学理论出现在语言教学之中[1]。多模态强调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利用其他的教学模态、图像、音频以及多媒体等,通过激发学生的感官和视觉,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多模态教学观念从被提出到如今的发展,多数研究学者研究的重点为理论方面,对于实证方面仍然比较少。

2 多模态化外语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和模式不符合现代多模态教学的需求 在外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虽然得到一定的普及,但是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外语教学活动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不能满足现代外语多模态化教学的需求[2]。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的教学设备得到一定的改善。其中,多媒体和PPT 课件教学方式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普及。多媒体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但是它的前提条件是运用恰当合理。由于目前的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上不够丰富,课堂学习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对课堂没有较高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外语学习的效果得不到保障,即外语读和写的水平能力不高,灵活运用外语交际的能力更是不足。

教师的认识不够全面 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之中,由于多方面条件因素的影响,很难保障教学效果的一致性,如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智力、性格、兴趣等。另外,部分外语教师对其他科目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偏见,不能够公平公正地去对待其他的学科教学。

教学环境不够完善 在目前的外语教学中,多模态外语教学环境相对比较欠缺,比如说教学中的空间场景和教具设备等,这些场景的缺失将会对教学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外语学习中特别讲究外语情境教学,即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创造的虚拟情境和现实情境相似度越高,那么教学效果就越好。当前的学习者往往在外语学习中体验不到真实的教学情境,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了教学中的这一不足之处。

3 加强现实外语教学环境

加强外语教学的框架 加强外语教学环境应该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

1)需要检测和识别摄像机视频之中的平面标识物;

2)计算摄像机和标识物的空间转换矩阵;

3)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形和音频、视频运用到真实场景之中。

另外,还需要把交互功能模块加入系统。如果想要加强单目视觉的系统硬件,需要做的就是运用一台标准的VGA显示器。把加强现实系统模式识别的方法运用到平面标识物体之中,从而对平面标识物体的图像进行匹配。在标识物体检测阶段,务必需要分析获取的视频,进而将视频和准备好的模版以及图像进行匹配,使平面标识物体进行不同坐标的转换;其次,结合情境产生虚拟信息,最终让师生在一个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增强学习效果[3]。

加强外语教学的应用动为例,小组成员通过立体化教材中模拟实验平台,学习搭建录音系统,模拟实践活动过程。实地测量中,小组成员依据立体化教材给予的建议,选择了录音棚、狭小的教室、空荡的教室、大厅与篮球馆等五个不同室内环境进行混响时间的测量。

第四步,整理分析数据,完成汇报交流。各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后,汇集各自采集数据进行小组集中整理,通过数据分析,整理研究成果,并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中相关主题演示动画,最终以PPT 形式完成汇报交流材料。课堂中,各小组交流分享,教师进行穿插引导并点评;课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不足,通过立体化教材自学演示版进行知识弥补,以求学习过程完善。研究性活动结束后,及时完成学习小组成员间评价以及学习小组间评价,并进行研究性教学反思。

4 结束语

音频技术课程作为数字媒体技术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提出较高的要求,课程的特殊性也推动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为立体化教材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从评价数据中分析,学生一致认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效果。他们不但理解了纸质教材中抽象的概念,也从实践操作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记忆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立体化教材在研究性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性教学方式能够在相关课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1]黄荣怀,郭芳.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与开发[M].现代教育技术,2008(10):105-108.

[2]李宏祥,姚利民.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特征和过程[J].湖南社会科学,2008(5).

[3]余胜泉,张泽.E-learning 时代高校教材的立体化出版[J].中国大学教学,2006(2).

[4]倪其育.音频技术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立体化外语教学研究性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