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语境下的移动学习研究*

2016-01-09王东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2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者设备

◆王东升

作者:王东升,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吉林医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132013)。

21 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是知识快速更新的世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即使是受过多年教育的成人,也无法一劳永逸地掌握本行业的先进知识和技能。要想走在时代的前列,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学习以完善知识体系。这种不断学习的需求催生出终身教育。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终身教育”以来,各个国家都积极响应,我国也在1995年的《教育法》中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随着通信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终身教育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1 设计的基本原则

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环境是学习的要素,而学习者则是学习的核心,因此在设计移动学习时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因素。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及学习目的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学习策略和学习理论。移动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移动学习环境则决定了学习者注意力集中程度。在设计移动学习时,除了要考虑到学习的基本要素,还要考虑到移动设备的特点。移动设备具有便携性、社会交互性、情境敏感性、连接性以及个性化等特征[1]。这些特征满足了终身教育的学习需求。

2 支持终身教育的移动学习模式

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据学者统计,人一生所学知识只有20%来自于正规教育,80%的知识来自于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2]。可见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重要性。然而,我国学者对正规教育研究广泛而深入,对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则重视不够。相应的,在设计移动学习时更多考虑的是满足正规教育的需求。然而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需求不同,因此应根据学习者的类型设计相应的移动学习模式。

正规教育移动学习模式 正规教育指的是“各级各类的学历教育,能获得国家和政府承认的文凭”[3]。正规教育环境下学习者在校学习,有教师的指导和其他学习者的陪伴,同时要面临各种考试。处于正规教育年龄段的学习者往往记忆力强,认知水平处于上升期,知识体系正在构建。

在为这个阶段的学习者提供移动学习资源时,首先要突出知识的强化和测试环节。如教师可以用短信息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或需要记忆的要点发送给学生,方便学习记忆。在设计移动学习平台时,还要设计测试部分,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习者及时填补知识上的漏洞。

其次,移动学习的设计要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合作学习需求。学习者在合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切身体会团体的动力,学会合作原则,还可以从与他人的交互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因此,移动学习的设计要方便学习者进行合作。如历史教师可以将某个朝代的生活常识发送到网络资源库中,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或自己搜索的资源就衣食住行做PPT 或Flash 动画等,发送到群共享中,其他学生可以学习和评价。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

再次,为了让学习者对知识有直观的印象,可以利用移动设备的情境化特征,让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下学习。如生物教师可以将昆虫的图片、特征和生活习性发送到网络资源库,学生可持手持设备在野外进行比对学习;也可以将二维码粘贴到植物上,学生用智能手机等设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该植物的名称、花期、地理分布和药用价值等。可见,设计合理的移动学习能够支持和辅助正规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升。

非正规教育移动学习模式 非正规教育是指在学校正规教育之外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增进个人的新知、授予必需的技能及改变个人的态度等[4]。从定义可以看出,非正规教育的学习者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很强,学习目的明确。

在为这样的学习者提供移动学习资源时,首先要考虑到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设计移动学习平台时,要将知识点进行模块化处理,并且要使各个知识点之间有松散的联系,这样学习者就不必从简单到复杂地逐步学习这些知识,而只需选择适用性的知识即可。同时,移动学习平台还要能够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需求为学习者提供所需知识。如一个售货员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学习简单的英语口语,以便介绍商品的价格。理想的移动学习平台可以使她在选择“初级”水平和“商务英语口语”后查询到简单的商务英语口语表达方式,同时能够播放音频,使学习者进行跟读和模仿。语音识别功能还能够对学习者的发音和语调进行评价。

其次,由于非正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往往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获得文凭或学历,因此移动学习的设计者要使移动学习的内容具有实用性和丰富性特征。如在为西点师提供移动学习资源时,学习内容以视频方式呈现,要比文字方式效果好得多。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发展的潜力,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对于非正规学习者而言,自我实现的愿望和成就动机使他们愿意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因此,移动学习的设计者要使学习内容具有实用性和丰富性,同时要能满足非正规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非正式教育移动学习模式 非正式学习往往是无意中的学习,大多形成于日常生活。没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时间不固定,属于无规则的学习。虽然非正式学习者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的知识也缺乏系统性,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非正式学习不重要。恰恰相反,非正式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学习方式。婴幼儿时期的学习多属于非正式学习。正规教育中也随时伴随着非正式教育。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约翰·斯通就认为:“学生在大学期间50%以上的知识与技能是从伙伴或同学那里学到的,而不是从课堂或教授那里学到的。”[5]学生从伙伴那里学习的过程就是非正式学习。而在工作中的学习则存在二八法则,即人们在工作中只投入20%的精力进行的非正式学习却获得了80%的知识。可见,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资讯。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更为人们的非正式学习提供了便利。虽然非正式学习是无意识行为,但移动学习的设计者仍然可以有意识地为这些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如为计算机技术爱好者开创的论坛,就可以使人们在交换意见、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进行非正式学习。为爱好历史的人开发的网站,也可以使人们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为了使学习过程更有效,移动学习设计者应注意:1)提供的信息应准确,有权威性;2)设计的平台、论坛等要方便学习者进行交互;3)要有奖励机制,对提供信息准确全面、回答问题及时正确的学习者应有级别提升等奖励。这样的设计原则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鼓励学习者交流和互动。合理的移动学习设计将有助于非正式学习者构建知识体系。

终身教育移动学习模式 终身教育由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组成,这三种教育形式互为补充、缺一不可。而且这三种教育形式并非对应着人生的不同阶段,相反,它们可能在人生的相同阶段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比如青少年在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同时,可能还在接受校外的非正规教育,日常生活中又在接受非正式教育。因此,理想的移动学习设计应兼顾到这三种教育形式。学习者学习的目的除了获取文凭或资格证外,还为了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以实现潜能。移动设备先进的功能和特征使其可以为各种学习目的服务。因此,为了实现终身学习的目的,移动学习的设计者应对所有的因素综合考量,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和调配,并充分挖掘移动设备的辅助功能,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当然,由于知识门类的庞杂和信息的不断增加,使得这种全面的、满足所有学习者终身学习需求的移动学习系统在现阶段只能是个理论上的构想。目前,设计者仍需按照学科门类、教育形式设计相应的移动学习模式或平台。

3 结语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终身教育成为必然。终身教育对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个人潜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个国家都从政策层面和经济层面为终身教育提供支持。移动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也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终身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学习目的来提供学习资源,设计学习环节。同时,要在科学的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移动设备的先进功能来提高教育质量。

[1]LAN Yuju, SUNG Yaoting, CHANG Kuoen. A Mobile-device Supported Peer-assisted Learning System or Collaborative Early EFL Reading[J].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2007,11(3):131.

[2]高慧敏,杨述.成人非正式学习、非正规学习认证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83-94.

[3]厉以贤.终身教育的理念及在我国实施的政策措施[J].北京大学教育研究,2004(2):60.

[4]黄富顺.台湾地区非正规学习成就的实施与展望[J].成人教育,2009(1):9.

[5]赵胜军.非正式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4(7):122.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习者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