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50例

2016-01-08张西平

河北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腹泻慢性病

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50例

张西平

(河南省郸城县人民医院肛肠科,河南郸城477150)

【关键词】慢性病;腹泻;中药疗法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02.028

【中图分类号】R289.5;R442.2;R574.620.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5)02-0230-02

作者简介:张西平(1964—),男,副主任医师,学士。从事中医肛肠病临床研究。

收稿日期:(2013-12-06)

功能性腹泻是指无任何细菌、病毒感染的,并且不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的,持续性或复发性排稀糊状便甚或水样便的一种慢性功能性肠病。功能性腹泻反复发作,症状长期困扰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2009-01—2011-12,笔者应用加味真武汤治疗功能性腹泻50例,并与蒙脱石散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100例均为我院肛肠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

女22例;年龄21~66岁,平均(36.35±3.45)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4.80±0.35)年。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2~65岁,平均(37.25±2.85)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5.20±0.1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采用罗马Ⅲ诊断标准[1]。患者至少75%的时间内大便为不伴腹痛的松软(糊状)或水样便,至少在诊断前6个月内出现症状,最近3个月内至少连续3 d反复发作符合上述标准。经血常规、粪常规、血液生化等实验室检查,腹部B超、电子纤维结肠镜以及内分泌系统等全身检查排除其他相关性疾病及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辨证为脾肾阳虚、水饮留肠型。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予真武汤加味。药物组成:制附子9~15 g,炒白术15~20 g,茯苓15~20 g,炒山药20~30 g,桂枝 9~12 g,生姜 10~15 g,炒白芍药9~12 g。脾气虚弱加黄芪、人参;脾肾阳虚甚重用制附子,加吴茱萸、干姜;水湿较盛加苍术、泽泻;腹泻甚加诃子、赤石脂。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

1.3.2对照组予蒙脱石散(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263)3 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1.3.3疗程及其他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同时嘱其忌食生冷、油腻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休息和保暖,配合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调养。

1.4疗效标准显效:大便次数、量及性状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有效:大便次数每日2~3次,近似成形,或便溏而每日仅排便1次,伴随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无效: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治疗前后无改变[2]。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功能性腹泻一般由结肠过敏、消化不良、情绪因素等引起结肠蠕动增快,排便次数增加,但又缺乏器质性病变或其他证据的一组疾病,目前发生机制仍在探讨中。西医治疗没有统一标准,大多采用止泻药物及对症处理,如盐酸洛哌丁胺等,但该类药物有很强的依赖性和严重的毒副反应,不能长期或大量使用,而且停药后又容易复发。

功能性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中医学认为,其位在大肠,属于大肠传导失司,与肺、脾(胃)、肾等脏腑有关,尤其与脾(胃)、肾功能失调最为密切[3]。脾主运化升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清阳之气不能升发,运化失常;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脾失健运,饮食不能化为精微,反停为饮,滞留肠中[4],是慢性功能性腹泻的主要病机。真武汤是《伤寒论》中一首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名方,用于治疗恶寒下利、肢冷沉重、小便不利等症,该方的功效主治与功能性腹泻的病机非常吻合。再结合辨证施治配伍黄芪、人参益气健脾,合干姜、吴茱萸温肾益阳、暖脾助运,佐以苍术、泽泻燥湿利水,使以诃子、赤石脂涩肠止泻,共奏温肾助阳、益气健脾、燥湿化饮、利水道、实大便的功能[5],从而使肾健脾运、清升浊降、水湿运化、肠道传化功能正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附子、桂枝、干姜具有糖皮质激素样抗炎和特异性体液免疫作用;人参、黄芪、白术等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力,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显著提高机体抗病能力[6]。

观察结果表明,加味真武汤具有明显改善功能性腹泻临床症状的作用,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着西医药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Talley,Stanghellini V,Heading RC,et al.Functional gastroduodenal disorders[J].Gut,1999,45(Suppl 2):37-42.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4,143.

[3]陈斌,梁锦芬,万晓曼.附桂理中汤治疗慢性腹泻3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4):277.

[4]方药中,邓铁涛,陈可冀,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40-241.

[5]孙玉芝.五苓散治疗慢性腹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26-27.

[6]王筠默,姜名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7,57,103,110.

(本文编辑:董军杰)

针 灸 按 摩

猜你喜欢

腹泻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7〕12号
舒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的疗效影响
蜡样芽孢杆菌对入住ICU多发伤患者腹泻影响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