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军重装备公路运输能力的建设

2016-01-06孙从峰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运输车运力我军

孙从峰,郭 凯,张 颖,张 旭

(1.后勤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北京 100858; 2.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系,天津 300161;3.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 300161)



我军重装备公路运输能力的建设

孙从峰1,郭凯2,张颖3,张旭2

(1.后勤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北京 100858; 2.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系,天津 300161;3.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 300161)

随着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转变的不断深入,在未来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重装备公路输送频率越来越高,地位愈加重要。阐述了重装备公路输送力量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我军重装备公路运输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我军发展重装备公路运输能力的对策措施。

重装备;公路运输能力;保障力量

加强履带式重装备公路输送力量建设,对于全面提升我军战略投送能力具有相当深远的战略意义。重装备公路运力是保障我军机械化部队履带式重装备公路输送的基本力量。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构想中提出的2020年基本实现军队机械化建设目标的日益临近,作为我军主战武器的履带式重装备的数量规模不断增长。近年来陆军部队正逐渐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部队作战行动空间不断拓展,机械化部队远程、跨区机动日益频繁,重装备公路运输保障任务将愈加繁重。因此,新时期新阶段如何高效的推动重装备公路运输能力建设发展,充分发挥现有重装备公路运力的效能,对提高我军战略投送能力,有效履行和贯彻落实总部关于 “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指示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军重装备公路输送面临的形势

1.1战略投送需求日益增强,重装备公路输送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面临的外部安全威胁与内部安全隐患、现实安全挑战与潜在安全风险、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并存,我军在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和保持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求部队快速行动、迅即到位,对战略投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军重装备部队战略投送的基本方式是铁路输送。但是,在有些地区特别是重点战役方向的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尚不能满足部队大规模、远距离投送需要,公路输送是必要的手段。在东南战役方向,尽管铁路运输能力相对较强,但该地区平时经常会因为自然灾害导致铁路中断,而且一旦中断,修复的时间周期较长,这时需要公路输送及时跟上。即使是部队重装备采取铁、水、空输送方式投送,也需要利用公路实施倒运,特别是在应急应战条件下,铁、水、空输送行动因自然灾害或遭敌打击中断时,依托公路实施衔接倒运和装备输送的地位作用就更加明显。

1.2全域作战保障任务不断拓展,重装备公路输送的范围更加广泛

随着我军军事战略方针由区域防卫作战向全域机动作战转变,部队输送范围不断扩大,要求不同类型、不同驻防区域的部队,需要具备很强的向不同战役方向跨区机动的能力,才能实现作战力量的全疆域快速到达与部署。在输送对象范围上,既有主战装备,又有保障装备;在任务性质范围上,不但要担负重装备公路直达输送任务,而且要担负铁(水、空)输送倒运任务;在任务时机范围上,不仅要担负战时高强度的战略、战役投送任务,还要担负平时繁重的战备、训练保障任务;在输送区域范围上,可能是在输送条件较好的东南、东北战役方向,也可能是在输送环境比较恶劣的西南、西北战役方向;在输送距离范围上,既要承担几十千米范围的短途倒运任务,还要承担数千千米的长途直达输送任务。如此广泛的输送范围,如果没有一定数量,且具备较强公路输送能力的重装备公路运输力量,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将保障对象输送到位,在第一时间形成有利态势,赢得军事行动的主动权。

1.3军队结构转型持续推进,重装备公路输送的任务更加繁重

目前,全军上下深入贯彻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推进部队战斗力、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军队结构转型持续推进,体制编制不断优化调整,一批重点作战部队、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各种新型装备不断编配部队。特别是在“大型装备自行化”发展原则指导下,重装备增配步伐加快,类型总数近百种,总体数量也达到了一定规模。重装备种类、数量的增加,无疑给重装备公路输送保障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在当前我军铁路输送能力不足,水、空输送能力十分有限,部队输送时效性要求又比较高的情况下,组织完成重装备公路倒运和输送任务更加繁重。

2 重装备公路运输能力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重装备数量的不断增多,其输送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各级机关和重装备部队都非常重视重装备公路输送能力的建设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探讨,在运力的编配、输送的组织、重型运力的动员征用等方面形成了一些较好的做法,并组织了相关的输送演练,提高了部队的重装备公路输送能力,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2.1重装备公路运输力量体系还不完善

重装备公路输送问题已引起了全军部队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军队重装备公路运力建设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近期重装备运力阶段性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运力体系发展的基本框架,但军队重装备运输拳头力量还未真正形成,特别是与构建我军“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完善配套”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在结构布局方面,现有方案定位于保障我军重点作战方向重装备运输需求,全军还有部分大单位没有列入重装备运力建设计划。二是在车型结构方面,主要以提高军事效益为目的,重点选用泰安系列的50吨级和60吨级车型,此车虽然性能先进,但购置价格昂贵、技术保障困难、油耗大、经济性差,建设成本太高[1]。三是在配套保障方面还很不完善。虽然总部已明确加强新组建重装备运输分队的配套保障,但在车辆维修、配件供应、油料、指挥通信器材以及经费保障方面还没有制订标准规范。四是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力量不足。现有方案没有为重装备运输分队新增驾驶员编制,遇有任务时只能靠依托单位抽组驾驶员保障,战时将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依托汽车部队的运输保障能力。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培养困难,现有司训机构基本不具备大型特种车培训条件。

2.2重装备公路运输保障力量不够充足

一是部队重装备运输车编配数量少,运输保障能力十分有限。目前,我军装备履带式重装备约2万余辆,重装备运输车不足××××台,履带式重装备与重装备运输车总体比例不相适应,编配比例偏低,运输保障能力十分有限。二是重装备运输车编配分散不成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保障合力。目前我军在作战部队中装备的重装备运输车是分散编配的,而目前驾驶员满编率很低,并且相当数量人员不能独立完成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有限保障能力的发挥。三是新组建重装备运输分队力量有限,无法形成大规模运输保障能力。虽然我军在“十二五”期间已陆续筹建了××支重装备运输分队,但保障能力形成尚需时日。一方面由于刚刚完成落编,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还无法形成高效的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这××支重装备运输分队对于全军范围内的重装备而言,保障能力相对有限。四是民用重装备运输力量型号杂数量少,动员征用难度大。一方面是车辆型号杂、数量少。由于地方对大型平板车辆的需求各不相同,没有形成统一型号批量生产,多为根据各单位的不同需求订制,型号大不相同,数量也不是很多且可利用程度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部队重装备。另一方面是民用重型平板拖车动员征用难度。《国防交通条例》和《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是实施民用运力动员时最直接的法律依据,但有些规定过于原则,有些具体实施方法尚未制定,因此在动员过程中操作性不强,阻力比较大[2]。

2.3战备训练不够系统

一方面,由于诸多因素,部队运力的战备训练还不能全面开展。一是训练油料及器材保障难度大。重装备运输车油料消耗大(百千米耗油近100 L),其他附属油料品种多,价格昂贵,且全车进口配件多,价格高,筹购也十分困难,现有油料及经费指标难以维持。二是维修保养设施设备不足。重装运输车构造复杂,维修保养难度大,需要专门的人员和设备,现有的一些车场设施设备及修理所现有维修条件难以实施保障。三是训练器材不足。由重装运输车的结构性能所决定,驾驶训练难度大,所需辅助器材多,驾驶员成才周期长,实装训练不安全因素多,现有训练器材十分匮乏。另一方面,对于民用运力的战备训练来说,预征用运力的训练同样缺乏相应训练大纲、训练教材,训练内容、训练时间,训练保障没有明确的要求,训练效果基本没有保障。由于预征用的民用运力本身是用于盈利,出于这点原因,导致了我们不能长时间对征用民用运力进行相应的专业训练,使得部队在具体使用时出现很多问题,在遂行保障任务时组织协调难度大。

3 加强重装备公路运输能力建设的对策措施

3.1注重系统优化,确保充分发挥重装备公路运输的能力

重装备公路运输车已划归军交运输部门掌握使用,这便于军交运输部门的直接使用,在此基础之上军交运输部门应注重优化系统,加强相关要素的建设和完善,以便充分发挥重装备公路运输的能力。一是着手研究论证后续的运力建设规划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保障重点作战方向重装备运输需求的基础上,后期建设应立足全局,研究解决部分大单位重装备运力尚处于空白的现状,进一步扩充重装备运力规模、优化分布格局。二是完善重装备运力的配套建设。重点抓好重装备运输车的车辆停放、车场勤务、维护保养、驾驶员勤务训练场、动态监控指挥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另外,针对重装备运输分队在车材消耗、油料、维修机工具、运输保障方面的实际特点和需求,尽快协调有关部门,建立重装备运输力量的训练、管理、维修、经费等保障标准。三是抓好驾驶员队伍建设。要广泛调查研究特种车驾驶员的训练成才特点规律,深入论证部队特种车驾驶员的培训需求、培训目标和司训机构的编制设置,完善训练条件组建大型特种车训练队,因装施训,拓展训练机构职能,注重对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的升级培训[3]。通过建立完善训练机制、规范训练内容,提高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执勤能力。

3.2深入挖掘民用运力潜能,提高大型平板车的动员能力

充分挖掘地方运力资源,是有效提高我军重装备公路输送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从源头看要紧抓大型平板拖车的征用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加强和规范平板拖车日常的登记统计工作,在地方交管部门登记的系统中要增加平板承载面长度、高度、平板结构形式等对征用选择有关的技术参数,便于征用。注重地方大型平板拖车潜力调查工作的效果,能够及时掌握全国各地区大型平板拖车的准确数据以及相应保障能力的评估标准。二是从根本看要抓好民用大型平板拖车贯彻国防要求。主要是对新造和在用大型平板拖车的平板加宽加厚、爬装设施设备、轮胎防护等方面制订了贯彻国防要求的技术改造方案,并开发研制了一些相关器材,能够尽快将这些科研成果推广使用。三是从长远看要加强战备车队建设。首先选取军事需求大的地区通过组织试点,对运力使用进行充分的论证探索车队建设管理模式,取得一定经验成果后逐步推开。战备车队的车辆主要来自地方适用车型或经改装可用,可借鉴美军经验,与地方企业签订合同,通过相应的政策优惠措施,与地方企业建立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地方运力资源的保障能力。

3.3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梳理好重装备公路输送的各个保障环节

重装备公路输送作战特点鲜明,在运输保障过程中重装备分队需要密切与被运送部队搞好协同,重装备的运输组织涉及到诸多部门、组织繁重,所带来的工作量比较大。因此,要加快制定关于对重装备运力使用和有关重装备公路输送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规范重装备公路运力的使用范围、计划的提报流程、相关部门的职责区分、运输任务的对接程序、重装备公路运输前的准备、重装备运输力量的编组原则及方法、输送的组织指挥、相关勤务保障等具体内容和工作环节的要求[4]。除此之外,还要针为联勤系统配属的重装备运输分队抓紧修订完善联勤运输的相关规定,为联勤重装备运力的申请动用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对于作战部队,应进一步理顺现有运力使用管理关系,努力实现运力使用的规范化,使运力的使用管理机制能够与任务需求相适应。

3.4加大战备训练力度,进一步深化重装备公路运输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方面要大力开展重装备输送保障针对性实战化训练。结合重装备运输分队可能担负的任务,开展针对性训练,把重装备公路运输的特点要求转化为重装备运输分队训练的具体内容,把重装备运输保障能力形成的关键要素训全、训准、训实。要完善重装备公路运输战备方案。对于重装备运输分队,应结合可能担负的支援运输保障任务,编制各类运输分队战备行动计划以及支援(配属)行动的运输保障方案;对于编配有履带式装备的部队,应结合作战任务,编制好使用联勤和民用运力的重装备公路倒运和输送方案。另一方面要深入进行重装备运输分队远程跨区机动运输保障研究。主要包括:重装备远程投送的组织指挥、要素编成、输送方案、实施原则和组织构架等基础理论研究;长距离、跨区域、多路径、实装满员等应用理论研究;信息化条件下运输保障指挥协作机制、机动防卫、隐蔽运输、各项保障等重难点问题研究。

4 结 语

习主席指出,战略投送能力是我军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重要力量支撑,是新型军事能力建设的重要运载基础,也是我军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加强重装备公路输送研究,对于全面推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稳步提升部队机动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总后勤部.履带式重装备公路输送技术要求[M] .北京:总后勤部,2006.

[2]总后勤部.公路军事运输规则[M] .北京:总后勤部,1999.

[3]田润良.汽车军事运输勤务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24-27.

[4]总参谋部,总后勤部.部队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规定[M].北京:总参谋部,总后勤部,2006.

(编辑:闫晓枫)

Study on Our Army’s Heavy Equipment Highway Transportation Capability

SUN Congfeng1,GUO Kai2,ZHANG Ying3,ZHANG Xu2

(1.Postgraduate Training Brigade,Logistic Academy,Beijing 100858,China; 2.Automobile Command Department,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Tianjin 300161,China; 3.Postgraduate Training Brigade,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Tianjin 300161,China)

With the strategic shift of our army in the new period, highway transportation of heavy equip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for the accomplishment of diversified military task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heavy equipment highway transportation,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measures to develop our army’s capability in this respect.

heavy equipment; highway transportation; support capability

2015-12-29;

2016-01-12.

孙从峰(1989—),男,硕士研究生.

10.16807/j.cnki.12-1372/e.2016.08.007

E234

A

1674-2192(2016)08- 0028- 04

猜你喜欢

运输车运力我军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从我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联合作战卫勤动员准备
陆空双栖运输车
中置轴车辆运输车来了
破“阻”——制定快递运输车标准
2020年后的城市运输车将会怎样?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
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发展趋势
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