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交通建设中军事需求提报的原则

2016-01-06卢佑新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国防军事交通

赵 勇,卢佑新,王 学

(军事交通学院 国防交通系,天津 300161)



国家交通建设中军事需求提报的原则

赵勇,卢佑新,王学

(军事交通学院 国防交通系,天津 300161)

基于国家交通建设中军事需求概念界定、内涵和军事需求与国防要求的关系分析,梳理军事需求提报的内容和程序,研究提出军事需求提报应把握的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和效能性等原则。

交通建设;军事需求;国防要求

在国家交通建设中提出军事需求,是军队有关部门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战时部队输送和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研究国家交通建设中提出军事需求的依据,确定国家交通建设中提报军事需求的基本原则,是一个极其重要而现实的理论问题。

1 军事需求概念界定

1.1军事需求的内涵

广义的军事需求泛指军事领域里因作战需要而产生的要求;狭义的军事需求指军事领域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甚至某一个项目因作战需要而产生的要求[1]。对此可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从军事人员角度看,军事需求是解决军事问题、完成军事使命和作战任务的条件或能力;另一方面从技术人员角度看,军事需求是军事系统或其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的条件、功能或性能等,需求的集合形成军事系统建设的基础。在国家交通建设中提出军事需求,目的是保障部队战略投送、战役输送、战术机动任务的顺利完成。按照需求层次,可划分为战略级、战役级和战术级军事需求。

1.2提报军事需求与贯彻国防要求的关系

国家交通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是国家在交通设施和载运工具的建设中,为适应国防需要,增强平战时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2]。在国家交通建设中,军队根据作战需求和经济、技术条件,所提出军事需求是通过贯彻国防要求来实现的。贯彻国防要求的具体项目由各级国防交通主管机构会同同级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交通主管部门与建设单位协商确定。通常按照军队提出需求、政府负责落实、国防交通机构组织协调的职能分工实施。军事需求作为国防要求的核心内容,提报军事需求是前提和条件,贯彻国防要求是手段,军事需求的落实是通过贯彻国防要求来实现的。

2 提报军事需求的内容与程序

2.1提报军事需求的内容

根据原总参作战部、总后军交运输部《关于加强对交通基本建设提出军事要求工作的通知》要求,规定交通基本建设提出军事需求的内容有:对网路布局方面的要求;对线路经由和工程设施地理位置以及与部队,各种作战、指挥工程等重要设施的连接道路的要求;对线路(桥隧)、车站、港口、机场通过(装卸载)能力以及战时的防护和抗毁能力的要求;对修建军运设施(包括军运站台、装卸线路等)的要求,以及运载工具的建造和购置、交通专业保障队伍和战略支援力量建设等内容。

2.2提报军事需求的程序

在此次我军体制编制改革前,军事需求由使用交通设施设备和运载工具的部队提出,提交其上级军交运输部门,后归口报至军区联勤部军交运输部,中央投资的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由军区联勤部军交运输部上报总后勤部军交运输部审定后,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地方投资的由军区联勤部军交运输部审定后或向地方政府提出。

3 提报军事需求的基本原则

在国家交通建设中提出军事需求,既要以部队建设、作战意图和装备特点为依据,又要充分考虑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做到及时、合理、准确,便于有关部门组织落实。针对各级军交运输部们在提报军事需求时,应当遵循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和效能性原则。

3.1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包括能力、位置、规模3个方面。能力合理是指项目的能力应与其担负的任务相匹配,如军用线路的通过能力、军用站台的强度等;位置合理是指项目设施的地点应与平时部队的部署、战时作战方向一致,如军用备品仓库和军供站应合理布局,便于部队使用;规模合理是指项目修建的数量指标要科学决策,既要满足军事运输需要,又要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如我军依托郑民高速公路建设修建飞机跑道,成功起降多种型号战斗机,可以避免重复修建机场,解决机场跑道抢修难度较高等问题。

3.2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通过对军事需求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指标(如提高局部路段桥梁载重、加大转弯半径等),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满足军事需求的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预测,从而确定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从宏观角度来说,交通建设中提出军事需求的工程项目要立足我国国家交通的现有基础,立足我国交通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等现实情况,着眼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综合国力还不是很强的现实条件下,提出军事需求的工程必须要突出重点,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方向的国防交通建设,要突出影响军交运输的薄弱环节,从需要与可能上保证军事需求的贯彻落实,否则军事需求无法实现。如197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的黄河水下铁路隧道项目,鉴于正值国民经济3年调整时期,在国家基本建设规划中确实无力安排,经研究工程暂缓进行。

从微观角度来说,军事需求的提出离不开现实的技术支撑,其内容和标准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但是不能一味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而不顾技术现实的可行性,缺少科学合理、系统完整的内容和标准,军事需求的提报就缺乏立足之本。过去军事需求的内容,主要针对一般条件下的战争,并且经验的成份较多,虽然在当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原有内容和标准部分已经难以适用,而制定新的内容和标准,在可行性影响因素中,需要重点考虑两个难点:一是定量。高技术兵器对交通设施的打击方式和破坏程度,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很难对交通工程结构设计防炸、抗炸和距重点目标的防护距离提出具体的军事要求。即使能够部分量化,也难以确定什么样的结构能够经受高技术兵器的反复打击。二是预测。我军军事装备发展速度和水平,难以进行科学预测研究,因此很难对线路标准和装卸设施设备提出军事需求。另外,高新技术在交通工程和管理中的广泛运用。比如桥梁结构大型化、复杂化、多样化,交通运输电气化、自动化,调度指挥和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等,虽然大幅度提高了运输能力,但在战时条件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抗打击能力却可能下降。

3.3经济性原则

军事需求的提报基础是经济承受力,超出最大可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无效的,导致经济社会严重失衡的需求是不可取的。军事需求的提出要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一致,充分考虑到未来经济上的可支付能力和经济发展潜力[3];反之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沈阳铁路局的锦州机车检修基地是1973 年建成的大型山洞式战备工程,有机车隐蔽洞、检修洞各1座,铺设铁路线路6千米,洞内安装机械160台,配有通风、供电、供水、采暖通信设施,具有清洗、架修和厂修蒸汽机车的能力,建成后曾长期闲置不用,每年还要投入近20万元的维修管理费。当前,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战略举措,这就要求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筛选能够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项目,前瞻性地提出军事需求。

在分析与评价军事需求的效能时,应把握好以下3个方面:一是军事效益。紧紧围绕战略投送能力生成模式这一主线,把是否有利于提高基于综合运输系统体系的部队输送能力作为提出需求的基本依据。如我军依托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设的全军首个应急投送保障基地,目的是为加快推进我军新型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增强应急投送能力,完善综合运输体系,解决战略投送中的重大理论与技术问题。二是经济效益。把军民兼容程度较高,对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的项目作为重点需求。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修建国、边防公路建设时,充分考虑了当地经济发展需要,这些国、边防公路对后来的改革开放、发展边贸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当时修建的上海港战备装卸点,目前已发展为现代化港口——张家港;营口港的战备装卸点——鲅鱼圈已成为现在的营口港新港区。三是社会效益。主要是指在论证军事需求时,要考虑军事需求可能对社会公众带来的影响,维护社会公平与安全稳定。如专门为战时抢修、抢运、防护使用的交通战备工程设施,不仅在抢险救灾中发挥作用,在平时还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为战时准备的卫生列车,已成为铁路职工和沿线群众的流动医院;多用途浮箱不仅是战时克服江河障碍的可靠器材,而且成为滨海滩涂地区人们平时出行的重要交通设施;索道桥、组合吊桥的建设为山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

3.4效能性原则

效能性原则是用来评估军事需求在部队使用过程中所确定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军事需求项目保持或改进其竞争地位的能力,是一种军事需求方案评估标准。在分析军事需求的效能性原则时,要充分认识到各种需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总体需求,还要分门别类论证各种具体需求。如山西省依托太古高速公路西山特长隧道,着眼应急应战掩蔽储藏、战略投送集散和联合指挥,通过提高建设标准、拓展设备功能、增建配套设施建成了首个公路隧道的交通战备设防工程,该工程统筹了军事斗争准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集战略投送集散转运、人员物资掩蔽储备、军地联合指挥控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如果军事需求与经济社会建设要求不一致时,一般可采取两种处理模式。一是当经济效益大于军事效益时,以经济效益为主,贯彻军事需求,兼顾国防效益。如在高速公路和重要的跨江、海、河大桥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线路、桥梁等建设时,对原有道路和渡口设施予以保留和管理,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这样使军事需求与其环境相适应,实施后可以提高综合效益。二是当军事效益大于经济效益时,以国家安全和军事需求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如国道219线新藏公路和高原边防公路整治改建,尽管交通量小、经济效益不明显或暂时没有经济效益,但事关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社会稳定大局,国家仍然采取全额投资方式进行建设;喀什至和田铁路、阿里昆莎机场,其建设的目的和实际用途都以国防运输为主;雷达、观通、技侦等主要由部队使用的进出道路,由国家投资进行建设,这里军事需求实施方案与其战略目标相一致,实施后可以提高国防效益。

4 结 语

在国家交通建设中提报军事需求的总原则是国家利益至上[4],即在军事需求提报中必须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这是军事需求提报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1]张世平.对军事需求的几点认识[J].军事学术,2012(5):57.

[2]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 交通战备干部共同培训教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65.

[3]郭瑞鹏,王淑平.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军事需求提报与认证[J].军事经济研究,2013(2):22.

[4]汤申华.军事需求研究的基本原则、程序与方法[J].通信指挥学院学报,2012(2):69.

(编辑:闫晓枫)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in Placing Military Requirements in National Traffic Construction

ZHAO Yong, LU Youxin, WANG Xue

(National Defence Traffic Department,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Military requirement in national traffic construction is clarified in terms of its definition and cont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requirement and national defense requirement is analyzed. The contents and procedures of submitting the military requirement are expounded. It is suggested that military requirement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nsidering whether the requirement is reasonable, feasible, economic and efficient.

traffic construction; military requirement; national defense requirement

2016-01-04;

2016-03-21.

赵勇(1968—),男,博士,副教授.

10.16807/j.cnki.12-1372/e.2016.08.004

E25

A

1674-2192(2016)08- 0014- 04

猜你喜欢

国防军事交通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