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诵读经典”于语文教学中

2016-01-05

学习报·教育研究 2015年47期
关键词:技能优化活动

编号:H1(2015)21-01-01

作者: 杨   华

语文教学可以说包罗万象,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如果充分利用经典含蓄蕴藉、易诵易记等特点,采用多侧面联系、多渠道贯通,使其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可以很好的把经典诵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呢?

一、课堂延伸,品读经典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经典名著与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将它们适当的引入到教学环节中去,可以作为课文学习的补充和延伸。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把经典诵读引入了课堂。例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我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了一个“名作赏析”的环节,让学生诵读他的《沁园春·长沙》,让他们在诵读中去感受另一种情怀。这样,既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到两种不同情境下的感情,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了对经典名作的诵读和赏析。在学习了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后,向学生推荐他的《少年中国说》鼓励学生振兴中华靠的是我中国少年和我中国少年之勇气和智慧。这既是他作为一个时代的领导人对未来中国少年的希望和寄予,又是他作为一位想改造中国历史现状的中国人对我中国未来之憧憬。这样既鼓励学生读了经典,有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可谓是“一箭双雕”啊。

二、主题活动,分享经典

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就是围绕单元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围绕活动的主题,去搜集经典名著,在这基础上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分享经典。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们可以开展一个以“春天的赞歌”为主题的朗诵会,让学生一起分享关于“春”的诗歌、散文;在《黄河颂》教学时,我们开展一次“我爱黄河”的古诗文的知识竞赛,让学生掌握一些关于“黄河”的诗文。因此,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既积累了语文知识,又分享了经典诗文。

三、教学相长,提高修养

在国学经典教学中,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共同诵读经典是一个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美妙时刻。“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纯粹的教师。技能的优化,需要坚守与超越。坚守是优化的前提,没有成功经验的坚守,优化就失去了基础,而超越则是优化的本质。“人的发育史就是阅读史”,这项学生活动的开展,需要“平等中的首席”领读,需要全校氛围的熏陶。在必要的时候,把阅读上升为诵读内心体验外化为外部情感,进而可以通过你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回低转,变成一声声动人的船歌,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引人入胜,你的诵读技能就在此时被不断超越。

(作者单位:河南省滑县高平镇第二初级中学 456400)

猜你喜欢

技能优化活动
“六小”活动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