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升级的城镇化与物流业协同发展

2016-01-04邹筱刘亚楠

现代企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二者物流业服务业

邹筱 刘亚楠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指出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代表,已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只有大力推进物流业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与物流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发展也越发得到重视。研究表明城镇化的发展与物流业的发展存在显著的互动作用,二者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无疑会给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城镇化与物流协同发展机制

1.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机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部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利益的竞争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并加强对其的运用。物流企业属于服务业,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决定着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物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因而从核心竞争力视角研究城镇化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基于合作博弈视角机制。合作博弈是指存在共同利益的博弈双方通过合作增加各自的利益,然后在强制性契约的基础上分配利益的一种理论。张勇等(2013)从区域和时间角度,运用耦合模型,测算出我国城镇化和服务业的协调度和耦合度整体不佳,因此,政府在实施有利于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时,需要加强二者集聚发展中相对滞后的方面的提升。李茜(2014)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为城镇化的进行提供了动力,新型城镇化对物流业的发展也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为避免二者产生冲突须要求对物流业发展与调整的策略上与城镇的发展相一致。

3.基于协同演化新视角机制。协同的概念是由德国学者哈肯于1971年提出的,并于1976在他的书《协同学导论》中详尽地阐述了该理论。在协同理论中,他谈到了共生的概念,即在生物界物种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失去一方,另一方都不能更好地生存的一种种群关系。协同优化的过程即体现出了新型城镇化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共生模式。新型城镇化和物流业都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协同性问题也存在于二者之中,寻求二者的协同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使命。康德才,程俊杰(2008)指出,服务业与城镇化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服务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后续动力,并帮助完善其功能;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能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4.基于融合视角的机制。崔国辉,李显生等(2010)运用回归分析和隶属度模型对吉林省区域物流与经济系统协调度进行测评,发现2000年以前,物流产业的发展逐年呈上升趋势,而经济发展却出现较大的波动,物流与经济系统的协调程度波动很大,之后经济发展的波动性逐渐减小,二者的协调度波动逐渐趋向稳定,这是体现了物流与经济发展逐渐融合的过程。王向(2013)借助ECM和VAR模型测度上海的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但诸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等影响着二者的协调性,因此,要积极对这些制度性约束加以疏导,拓展二者的良性互动性。关于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众多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新型城镇化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现状

1.政府部门缺乏合理有效的引导性促进政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郑勇军(2014)指出由于缺乏政府有效地规划和引导,导致浙江省商贸流通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严重失衡。城市的物流设施较为先进,而乡镇的物流设施基础薄弱,物流资源严重匮乏。这种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合理与城镇化的发展格局相矛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进行。王海燕(2014)指出,由于我国在物流产业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物流市场秩序也不够规范,导致物流产业虽已进入优化升级的新阶段,但是其发展水平还是很低,不能有效地协调新型城镇化寻求共同发展。宋杨(2014)认为,由于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管理体制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政策与体制的改变都将刺激或抑制物流服务的需求,这就需要政府对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与管理体制加以引导,促进物流业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2.新型城镇化发展缓慢,不能有效地推进物流业的发展。秦远建等人(2007)指出河南省城镇化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城镇化率的质量不高,全省城镇化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城镇的分布太过分散,产业结构设置的不合理,没有突出服务业应有的重要发展地位等,都制约着其城镇化的进程。黄玉竹(2010)指出安徽省城市规模小,且比较分散,导致城市的集聚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竞争力和辐射力,从而对区域经济缺乏明显的带动作用,制约了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发展。杨昌鹏(2012)以贵州省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贵州省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的薄弱、滞后,人才资源的匮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经济发展薄弱,其地理状况和环境的特殊性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贵州省城镇化的进行,从而也导致其经济的发展缓慢、各个产业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

3.物流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不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行。封巧华等人(2012)通过分析山东省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关系,发现尽管其服务业发展速度快,对经济的贡献率也高,但是由于其内部结构发展格局不合理,导致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同时也影响到了与城市化的协调性。郑勇军课题组(2014)以浙江省为例,分析发现存在商贸流通的现代化程度偏低、资源在城乡区域间分配不合理、效率提高缓慢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相关策略

1.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政策引导,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黄晗(2011)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城镇化的进程对物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加快进行城镇化的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经济的现状,它能促进物流的发展,为其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高鹏凌(2011)以四川省为例,提出政府需要统一规划和引导物流体系建设,优化资源在各个阶段的分配;同时,适当地加大对物流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保证规范的市场环境等来实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物流体系的建设。封巧华(2012)提出山东省政府可以实施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加快放宽户籍管理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提高山东省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度。王海燕(2014)认为,要想避免低质量的城镇化的出现,谋求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促进、互利互惠必不可少。不仅要构建二者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而且还要将物流业的发展纳入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布局中。

2.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全面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物流业的发展。都沁军(2005)指出,优化升级城市规模体系,强化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不仅可以为第三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也可以通过增进城市的认同感,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中存在的矛盾,推动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国贸等人(2012)认为应该进一步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最大程度地发挥三大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同时,还要对城市的规模体系进行优化,进而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从而协调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物流企业应注重全面发展,尽可能地提高其物流服务的质量水平。张林(2013)认为,应从优化其发展环境、推进其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其发展规划指导等若干方面优化升级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后续动力。魏洪茂(2013)经实证研究分析得出,物流企业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与时俱进,就要提供符合城镇化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同时,由于城镇化在短时间内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作用不明显,所以物流企业应结合城镇化率在区域上的高低以及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布局,才能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朱超才(2014)以安徽省为例,提出物流业应该从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其服务水平,强化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大力推广物流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适时地培育、开发和引入大型的现代化物流企业等面完善自身体系。使物流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继而与新型城镇化在互惠互利的动态作用下追求共同的发展。

4.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拓展城镇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现代物流业贯穿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由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要求现代物流业以更加健全的体系来适应社会系统。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物流信息化已经是时代大环境的要求,物流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提升物流企业的整体水平,提升物流企业运作的效率,使其能提供高水平、优质的物流服务,而高水平、高效率的物流业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机遇,可以加快其转换,从而有利于城镇化的进程。

四、结论与展望

综合关于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研究,学术界已经认识到二者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机制、发展策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优化升级二者协同发展的水平:一是应加强二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更加完善的模型来论证二者之间关系;二是设计和制定优化二者协同发展模式,以适应各个省市地区的协同发展需要。[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5C0438 )]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猜你喜欢

二者物流业服务业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物流业
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