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筠连县肉牛养殖“五丰模式”调研报告

2015-12-31林胜华

四川畜牧兽医 2015年6期
关键词:五丰肉牛养殖

林胜华,李 明

(1.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农业厅,四川 成都 610041)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幅员面积1256.13平方千米。系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霜雪较少,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牧业及多种经济作物。

筠连县具有较好的养牛条件,本地品种是川南山地黄牛。为促进耕牛改肉牛,推广优良新品种,全县80年代就积极开展西门塔尔牛的推广工作,现存栏已超过10万头,发展肉牛重点乡镇13个,存栏1 000头以上的养殖专业村29个、专合社33个、交易市场1个、加工企业2个。2014年实现产值6.8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 813元。

筠连镇五丰村是该县29个专业肉牛养殖村之一,目前正在创建“川南肉牛第一村”。该村交通便利,村民1565人,370户,其中养牛户268户。全村存栏牛2300头,其中母牛826头,2014年销售活牛(含犊牛)1 200头,产值1 400万元,纯收入576万元,人均收入13500元。五丰村发展肉牛养殖,既促进了农民增收,也推动了该村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及农村种养平衡可持续发展,笔者将其做法归纳为“五丰模式”,现将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1 政策引领 资金支持

近年来,宜宾市高度重视肉牛业发展,制定了全市“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把肉牛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筠连县委、县政府紧扣全市战略部署,把肉牛产业作为农村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在肉牛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加工营销等方面给予系列扶持。同时,坚持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针对贫困户制定个性化的肉牛产业发展方案,帮助解决启动资金、养殖技术、市场销售等问题,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

1.1 整合财政专项资金 每年县级财政预算安排500万元肉牛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产仔奖补、贷款贴息、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配种补助及无偿提供液氮。创新推行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农办、财政、发改委3家牵头,其他涉农部门联动的“1+3+X”的财政资金整合机制,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石漠化综合治理、扶贫连片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金集中整合打捆使用。2011年以来,全县累计整合涉农财政资金3545万元,拉动民间资金3.5亿元投入肉牛产业发展。

1.2 建立互助循环资金 为解决肉牛发展初期资金不足问题,五丰村成立了肉牛产业发展资金互助社,由省、市两级财政拨款15万元和村民自筹资金3万元共同作为资金互助社管理本金,每年为肉牛养殖农户提供2 000~5 000元/户的贷款,并专门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负责审核贷款对象、监管贷款程序、督促还款等具体事项。互助社成立的第一年就有50%的社员借款,资金周转率高,为肉牛适度规模养殖奠定了基础。

1.3 撬动金融信贷资金 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与村(社区)肉牛养殖专合社建立合作关系,银行基于村“两委”提供的基本信息,对养殖户的贷款额度、信用情况、养殖规模、资产数量进行综合评估,分梯度对农户提供5~10万元的贷款金额,有效解决了肉牛养殖融资难问题。目前,县邮储银行已与五丰村合作推出肉牛养殖信用贷款,累计为80户农户提供贷款600余万元。

1.4 鼓励农民饲养母牛 积极实施国家能繁母牛扩群增量和市级财政能繁母牛示范带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市级财政补助资金,采取每头母牛补助1500元的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农民饲养母牛,有效解决了肉牛种源困境。

1.5 落实肉牛保险政策 积极协调人保公司将肉牛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范畴,县财政提供保费补差,养牛户只需缴纳56元/头的保费,便可获得4000元/头的最高赔付,大大降低了肉牛养殖的风险。

2 能人带动 示范推广

针对村民不愿改变传统养殖观念,不敢增大养殖规模等心理,五丰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采取村干部任职承诺、联组包户,党员大户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方式带动村民发展肉牛产业。由村干部带头养殖肉牛,每人养牛10头以上,6名村干部联系5个组、25名党员、100户普通群众,三年时间带动全村从养殖肉牛40余头发展到2300余头,相当于一个大型肉牛繁育场的饲养规模。可行的饲养方式与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提高了本村村民的养殖积极性,还带动了相邻的村社。

3 规模养殖适度 基础设施配套

3.1 养殖规模适度化 在推进农户分户饲养过程中,注重家庭农业人口数量、农田规模和肉牛养殖规模的匹配,以饲养母牛5~10头、存栏牛20头左右的一个家庭为核心,推进肉牛养殖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低成本和可持续生产。

3.2 养殖设施标准化 按照标准化设计、规范化建设、良种化繁育、精细化养殖、科学化防疫、制度化管理、无害化处理的“七化”要求建设牛舍,并配套完善沼气池、化粪池、干化池等养殖设施。

3.3 坚持产业发展与基础配套相结合 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的工作思路,通过以奖代补、农户自愿筹资等方式,大力推进养牛专业村以标准化圈舍建设为重点,同步配套便民路、安全饮水、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通村公路,产业便民路,构建起20分钟生产生活路网,人畜100%用上了清洁安全的自来水。坚持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相结合,在规划建设新村时,充分彰显产业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主题新村。

4 牧草平衡 科学养殖

牧草平衡是“五丰模式”的又一特点。五丰村养牛所用饲草都来自农民种植的牧草与杂草,当地推广种植黑麦草、皇竹草、燕麦草等优质牧草,制作青贮饲料。育肥牛主要用当地生产的酒糟,生产成本极低,精料补充料使用较少,基本解决了饲料来源问题,回避了大型养殖场饲料成本高的难题。全村积极推广探索“牛粪——沼气——牧草”“牛粪——蚯蚓——鸡”等牛粪综合利用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既减少了养殖污染,又为大田农作物、牧草、蔬菜栽培等增加了土壤肥力,确保了发展的可持续性。积极邀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肉牛养殖专家不定期举办讲座培训,推广良种牛冷冻精液及人工授精、秸秆养畜、科学饲养管理、制度化防疫等技术,肉牛养殖专业协会进行全程服务。定期对农户开展养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免费发布市场信息,协助解决技术、市场销售等问题。

5 启示与建议

5.1 政策与资金支持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催化剂肉牛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宜宾市将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总结为“六个三”的发展路子,即“三级协同、三资互补、三化并举、三方联动、三环相扣、三位一体”,这“六个三”完整地归纳出了政府及相关部门所做的工作。在肉牛发展的初期,农民对产业发展不了解,信心不足,资金和技术短缺,政府引导并配套资金是启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五丰村肉牛养殖能快速发展形成规模应得益于能人示范,更得益于政策与资金的强力推动。政府的投入是产业启动的催化剂,推动了五丰村走上肉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2 大力推进家庭适度规模养殖 制约养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牛头与牛尾两端,即饲料饲草与粪污处理消纳。适度规模养殖既保证了主要饲草就地生产,也有利于粪污的还田消纳,养殖成本相对较低,是目前我国农村肉牛养殖最适宜的方式。五丰村正是采用这种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劳动力条件与土地资源,大量饲喂本地种植的牧草与野杂草,采购部分低价酒糟与少量精饲料补充料,饲养成本极低,许多养殖户除买牛成本外,运转中只有极少的现金投入,个别甚至没有现金投入。

但该村耕地仅250亩,应认真测算现有土地的可利用牧草产量与粪污还田消纳量,合理计划,适度控制全村整体饲养数量,一旦发生过载,饲草要从外地购进,粪污处理费用增加,其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

5.3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五丰村饲养的种牛60%以上是本地川南山地黄牛,主要适于役用。作为适度规模养殖的肉牛品种,其生产性能低下,育肥效果较差,养殖经济效益受到显著影响。当地应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好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站,以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站为依托,积极培训技术过硬的本地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为当地养殖保驾护航。同时,大力推广以西门塔尔牛为主的优良肉牛品种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同时青贮玉米、黑麦草等,以提高养殖效益。

五丰村的养殖模式是四川省南方山区肉牛养殖的较理想模式,既克服了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瓶颈,也解决了新型农民转型增收的难题。“村”是我国农村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我们认为,五丰村肉牛养殖的“五丰模式”便于推广,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五丰肉牛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肉牛口炎咋防治
汗洒五丰村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
水稻不育系五丰A盘育抛栽高产繁殖技术
五丰优航157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