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并用治疗乳腺增生30例临床观察

2015-12-30侯美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7期
关键词:触痛乳房肿块

侯美英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330003)

乳腺增生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乳房疾病,好发于20~50岁的女性,临床多表现为乳房肿块伴胀痛、刺痛,肿块大小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肿块增大,质地较硬,月经后肿块缩小,质韧不硬;常规治疗效果多不理想且易复发。近年来,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该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60例乳腺增生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门诊病人,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病例均符合入组诊断标准,两组在年龄及病程方面经统计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 n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治疗组对照组30 30 39.81±6.02 41.32±5.98 4.05±4.55 4.48±3.63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的诊断标准制定:(1)有乳腺肿块且多数伴有乳房疼痛症状,连续3个月不能缓解,肿块呈单个或多个,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推之可动,可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2)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3)利用钼靶X线、近红外线乳腺彩色多普勒等现代检测手段作为辅助诊断,确诊为乳腺增生,并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其他乳腺疾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针刺取穴:合谷(双)、膻中、天宗(双)、肩井(双)肝俞(双)、阳陵泉(双)、太冲(双)、足三里(双)。中药内服:柴胡、当归、香附、青皮、川芎、昆布、海藻、生牡蛎、乳香、仙灵脾、穿山甲,均于月经第15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15 d。对照组:乳癖消颗粒、逍遥丸,每日3次,连服1个月。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判定 症状积分标准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2002年制定的分级评分法为依据,参照《乳腺病研究新进展》[2]。(1)乳房肿块评分:无肿块计0分,肿块直径<1 cm计1分,肿块直径1~2 cm计2分,肿块直径>3 cm计3分。(2)乳房疼痛评分:无疼痛计0分;自发痛,无触痛计1分;自发痛明显,有触痛计2分;自发痛及触痛明显计3分;自发痛严重,不能触碰并影响活动计4分。疗效标准:治愈:肿块消失,乳房疼痛消失,停止治疗3个月未复发。好转:肿块消退50%以上,乳房疼痛消失。有效:肿块消退不足50%,乳房疼痛减轻。无效:肿块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Ridi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经3个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减轻乳房疼痛、缩小肿块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时间 治疗组乳房疼痛 肿块大小对照组乳房疼痛 肿块大小治疗前治疗后1.94±0.22 0.55±0.25 2.45±0.36 0.97±0.42 1.95±0.31 0.82±0.28 2.48±0.41 1.59±0.62

3 讨论

本病中医称为“乳癖”,多由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气滞血瘀、痰凝成核所致,本病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又与冲任二脉失调有关,针刺阳陵泉、太冲、肝俞可疏肝解郁;肩井、天宗通经活络;膻中为气之会穴性善调气,开胸间之气结;足三里、合谷疏理阳明经气、健脾化痰、祛湿通络:上述穴位合用具疏肝健脾化痰散结功效。中药方中柴胡、香附、青皮、川芎疏肝理气;乳香、穿山甲活血化瘀、通络散结;昆布、海藻牡蛎消痰软坚散结;仙灵脾具有雌激素样作用[3],对由于多种激素共同作用失调导致的乳腺增生具有治疗作用。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其主要环节为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特别是雌二醇(E2)异常增多,孕酮(P)分泌不足或相对减少而引起,异常增多E2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上皮细胞增殖,进而导致乳腺组织的增生。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针药并用可有效改善乳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乳房疼痛,消散肿块,从而可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相关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综上所述,采用针刺及内服中药疏肝理气、调理冲任、消癖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版社,1994.45

[2]唐汉钧.乳腺病研究新进展[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298-300

[3]贺红莉,金焕,王继峰,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及其相关中药的研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1):805-807

猜你喜欢

触痛乳房肿块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膝部滑囊炎病灶注射方法的选择与疗效分析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我坐在夜寒里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长着乳房的大树
冬天,有一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