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压豆应用于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2015-12-24黄晓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7期
关键词:听阈压豆内耳

黄晓芳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皮肤五官科 茂名525000)

突发性耳聋又称暴聋,是指由于突发性的不明原因导致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或消失,常常还伴发有耳鸣、眩晕、耳堵塞感、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诱发原因不明,导致治疗效果欠佳,临床研究发现采用中医结合常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1]。本文选取近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对中医耳穴压豆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6例,其中男26 例,女 20 例,年龄 20~48 岁,病程 2~30 d,单耳聋44例,双耳聋2例。入选患者均进行前庭功能、系统听力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30耳),对照组18例(18耳)。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等基本资料上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听力损失分级标准及听力损失程度 检测语言频率0.25~4.00 kHz各频率听阈,取平均值。其中轻度聋为26~40 dB,中度聋为41~55 dB,重度聋为大于55 dB。观察组28例(30耳)听力损失程度:轻度聋10例,占35.7%;中度聋15例,占53.6%;重度聋3例,占10.7%。对照组18例(18耳):轻度聋6例,占33.3%;中度聋10例,占55.6%;重度聋2例,占11.1%。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中西药和高压氧[2]常规治疗,遵医嘱予糖皮质激素增加内耳血液供应并缓解血管内膜水肿,应用血栓通改善内耳循环,应用维生素及甲钴胺等营养神经,口服中药活血化瘀通络,并配合高压氧等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及症状进行药量控制,并设定相应的治疗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治疗,耳穴压豆法是一种在耳穴表面贴敷王不留行籽、小米、油菜籽、白芥子、绿豆或特制的滋珠等,并进行间歇按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简易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耳穴持续刺激,从而疏通经络行气血来治疗耳聋、耳鸣。本文观察组患者选用王不留行籽压豆法,在耳廓选取贴敷的穴位:内耳、肾、神门、皮质下等耳穴,先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6 cm×0.6 cm大小胶布的中央,然后用镊子夹住,贴敷在所选耳穴上。每日自行按揉3~5次,以局部出现微痛或发热为度,每次每穴按压30~60 s,每3天更换1次,双耳交替,7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3]。治愈0.25~4.00 kHz各频率听阈均恢复到健康耳水平或恢复至患者发病前的听力水平;显效:0.25~4.00 kH各频率听阈均提高大于30 dB;有效:0.25~4.00 kH各频率听阈提高 15~30 dB;无效:0.25~4.00 kHz各频率听阈提高小于15 dB,甚至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耳(%)]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由于突发性的不明原因导致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或消失,由于原因未明治疗没有针对性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临床研究推测突发性耳聋可能与病毒感染、耳蜗血流循环障碍、血液黏稠度改变、代谢障碍、免疫等因素有关,内耳的主要供血是来自迷路动脉,病毒感染及动脉血压波动等因素均可导致内耳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进而导致局部缺氧、缺血导致听力受损。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液黏稠度、解除血管痉挛及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并适当补充氧气来进行治疗,因此临床多采用中西药和高压氧治疗主要起到活血化瘀通络、增加内耳血液供应、改善内耳血液循环。

中医研究认为耳与人体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突发性耳聋主要是由于恼怒或惊恐等情绪导致肝胆风火上逆导致气血闭阻,从而导致肝肾亏虚,肾虚气弱,经络阻滞不通、气血逆乱,进而导致精气不能上濡于耳。因此,治疗突发性耳聋也应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为主,本文采用贴敷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法对所选穴位,进行间歇按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耳穴持续刺激,从而疏通经络行气血来治疗耳聋、耳鸣。采用耳穴压豆法不仅能够起到埋针法、毫针同样的治疗效果[4],而且安全无痛,适合大多数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8.9%,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中医耳穴压豆法结合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不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而且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无痛。

[1]姜岚,崔玮.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5):1652-1653

[2]唐立滨,柳淑洪,李唐英,等.丹参多酚酸盐介入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眩晕临床观察 48 例[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5):2084-2085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8):569

[4]李春波,范胜岐,王芳.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51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4):360-361

猜你喜欢

听阈压豆内耳
恐龙内耳的秘密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内耳道及穿行结构的显微影像解剖学
内耳局部给药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