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U啤5号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2015-12-30陈健,陈和,沈会权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苏U啤5号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陈健,陈和,沈会权,陶红,乔海龙,臧慧,栾海业,张英虎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

摘要:苏U啤5号是以盐98-3179为母本,苏啤3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经多年连续选择,于2014年3月1日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采用以选单株为主的系圃选育,籽粒性状应从早代到高代针对籽粒大小、色泽、饱满度和品质进行定向选育。该品种试验示范平均产量达517.2kg/667m2;籽粒外观品质较佳,酿造品质佳,麦芽品质优于国家优级麦芽品质标准;综合农艺性状较好,株高较矮,抗大麦黄花叶病。

关键词:大麦品种;苏U啤5号;栽培技术

收稿日期:2015-03-18

基金项目:江苏农业自主创新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5)。

作者简介:陈健(1962-),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大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E-mail:ycchenjian@163.com。

苏U啤5号大麦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和江苏东亚富友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出的啤酒大麦新品种,2014年3月1日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CNA20080424.3。

1特征特性

苏U啤5号春性,幼苗半直立,最低位叶叶鞘无茸毛,叶色浓绿,叶片长,分蘖性强,旗叶叶耳无颜色,旗叶不下披,抽穗期中等,茎秆粗壮,穗下节长,根系发达,旗叶叶片的曲度很小,芒较长且有刺,芒尖的颜色很浅,穗上腊质中等,闭颖开花,穗的姿势直立,旗叶长度中等,旗叶宽度中等,旗叶叶片的角度为披垂,穗二棱、塔形、较长,着粒密度中等,麦粒有颖壳,颜色浅黄,麦粒腹沟无茸毛,粒型椭圆,落芒性中等,千粒重较高,达42~45g。

1.1产量高

2008年在本单位新品种比较试验中,苏U啤5号平均产量453.6kg/667m2,比对照单二大麦增产9.34%,列12个参试品系第1位。2011年射阳县棉花原种场23345m2试验示范,平均产量517.2kg/667m2。

1.2 品质优

籽粒外观品质较佳,酿造品质佳,籽粒饱满度好,细皱纹多而密,腹沟浅,麦芽品质优。经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分析,麦芽细粉浸出物79.7%,α-氨基氮168mg/100g,糖化力296 WK,均高于国家优级麦芽品质标准。

1.3 抗性强

综合农艺性状较好,株高85~90cm,抗大麦黄花叶病。

2选育过程和方法

苏U啤5号是2001年用中间材料盐98-3179为母本(主要特点是粒型短圆、抗白粉病和大麦黄花叶病),用苏啤3号作父本(主要特点是矮秆、千粒重高和高抗大麦黄花叶病)进行人工杂交配组,其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2006年选出编

10改人工运秧为机械运秧

响水县多个育秧合作社把普通手扶拖拉机改进成履带式的拖拉机,可以不受水田和小沟渠影响,加快了运输速度,折算大田机插可节省5元/667m2左右。

响水县定制了塑料集装箱用于运输秧苗,不仅减少了30%运输成本,折算大田3~4元/667m2,而且还减少了秧苗坏板率7%~8%,按大田正常坏板率10%计,折算减损12~15元/667m2,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另外,插秧机逐步推广由6行机改为7行机,即将机插行距由原来的30cm改为25cm。此项技术目前正处于试验示范阶段,盐城市示范大田面积0.7hm2左右,改用25cm行距,可以明显改善当前机插秧密度不足的问题。生产上可以根据茬口需要搭配使用6行机和7行机。播种较迟的可以使用7行机,增加栽插密度。

号为2006鉴3,即苏U啤5号。选育过程见图1:

图1苏U啤5号系谱选育

2001年4月配置盐98-3179/单95168(苏啤3号)杂交组合。

2001年秋播:F1种植在试验田中。

2002年秋播:F2种植在试验田中,在4 000多株的群体中选拔优良单株65株。后经室内考种和籽粒外观观察,淘汰15株,保留50株。

2003年秋播:50株种植成株行,组成该组合的F3群体,用单二大麦作对照,进行观察鉴定比较工作,当选株行22个,从每株行中选择8~12株单株。经室内考种保留该组合165个单株。

2004年秋播:165个单株继续种植成株行,形成F4群体,继续进行观察鉴定工作,当选株行40个,从每株行中选择10~12株单株。经室内考种保留该组合105个单株。

2005年秋播:105个单株继续种植成株行,形成F5群体,继续进行观察鉴定工作,其中有10个株行表现整齐一致,选择其中9个株行进行升级。其它株行继续上年度工作。

2006年秋播:9个升级株行进入大麦新品系鉴定比较试验,小区面积10m2,不设重复,用间比法进行产量比较,其中2006鉴3表现突出,平均产量472.2kg/667m2,比对照单二大麦增产12.31%。

2007年秋播:2006鉴3进入本单位大麦新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43.9kg/667m2,比对照单二大麦增产8.43%。比苏啤3号增产1.71%,但其粒重高,籽粒外观好,皮壳薄,腹沟浅。同时进行稀播繁殖667m2,表现为早熟,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中等,为85~90cm,粒重高,粒型卵圆,细皱纹多而密,商品性较好。

3适于种植的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应区域

适宜江苏省及黄淮地区冬大麦产区种植。

3.2 栽培技术要点

3.2.1适期播种。在江苏省盐城棉麦套作区,以10月25日到11月5日播种为宜;在江苏省淮南和苏南地区以11月上旬播种为宜。

3.2.2合理密植。在适期播种的条件下,纯作麦田基本苗225万/667m2左右为宜,棉套麦以195万/667m2左右为宜。适期早播或者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播种量可降低10%~20%,播种偏迟或者肥力较差的田块可适当增加基本苗,最终成穗达750万~825万/667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3.2.3优化施肥。施肥原则上应采用“前促、中控、后补”。在江苏省沿海地区中等肥力土地上,一般籽粒产量400kg/667m2左右应施氮肥折纯N为12.5~15 kg/667m2,其中,基肥占70%,追肥占30%左右。施磷肥折P2O5为5kg/667m2左右,施用方法为基施。依据土壤的含钾量,注意配合施用钾肥。

3.2.4注意种子处理,抓好田间管理。播种时用“大麦清”或者三唑醇等种子处理剂拌种,预防大麦条纹病、网斑病与黑穗病等。返青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注意挖好田间水系,排水降渍。

3.2.5适时收获。当苏U啤5号有30%的麦穗弯曲时,即可收获。过早收获将降低发芽率。及时脱粒晒干,切不可堆捂,以保证籽粒有较高的发芽率,提高其商品性。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