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苄丁异丙隆WP防除机插秧大田杂草试验

2015-12-30符建美,韩勇,谢金玲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机插秧

50%苄丁异丙隆WP防除机插秧大田杂草试验

符建美,韩勇,谢金玲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江苏射阳224353)

摘要:采用药拌土法对机插秧大田进行杂草封闭。试验结果表明,50%苄丁异丙隆可湿性粉剂用量在70g/667m2时,对三棱草和稗草起到很好的封闭效果,持效期达15d。

关键词:机插秧;三棱草;稗草;控草效果

收稿日期:2015-05-11

作者简介:符建美(1972-),女,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hanyong20133@163.com。

机插秧是政府大力推广的轻型水稻栽培技术[1]。江苏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临海分公司)近几年每年机插秧面积有3300hm2左右,而机插秧田三棱草和稗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恶性杂草发生较为严重,防除这些恶性杂草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重要工作。50%苄丁异丙隆是用于水旱直播稻田的复配除草剂,能有效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2]。为了验证50%苄丁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在机插秧水稻田的控草效果,进一步研究该药剂在临海分公司的使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012年在临海农场安排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

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是CY-1,栽插方式是洋马插秧机机械插秧。

1.2 试验设计

1.2.1供试药剂。试验药剂:50%苄丁异丙隆WP(速杰)(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50%苯噻苄WP(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该药剂在本地区一直使用且效果较好。

1.2.2试验处理。试验共设5个小区处理:T1,50%苄丁异丙隆WP(速杰)50g/667m2;T2,50%苄丁异丙隆WP(速杰)60g/667m2;T3,50%苄丁异丙隆WP(速杰)70g/667m2;T4,50%苯噻苄WP60g/667m2;T5,CK,空白,不用药。大剂量破坏小区:50%苄丁异丙隆WP(速杰)150g/667m2。

1.2.3小区设计。小区试验设3个重复,共15个小区,每小区面积66.67m2,随机区组排列,各小区单独排灌,小区间筑埂防窜水。大剂量破坏试验小区不设重复,处理区面积30m2。

1.3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临海分公司农科所5号田,沙壤潮盐土,有机质含量1.5%,前茬大麦。2012年5月处理29.92%的校正防效(表2)。

表2 各处理对千金子防效调查

3结语

稗草、千金子已成为机插秧水稻田的主要杂草,20%二氯喹啉草酮SC作为新型农药,使用200mL/667m2对稗草效果极好,可示范推广;但对千金子的防效极不理想。对稗草与千金子均较多的田块,防治中建议使用20%二氯喹啉草酮SC200mL/667m2加入20%氰氟草酯EC50mL/667m2,可达较好的防治效果。

25日落谷,6月13日采用手推式6行插秧机栽插,栽秧时叶龄是4叶1心。6月20日(即栽秧活棵后7d)以药拌土方式人工均匀撒施药剂,当日完成。施药时水稻叶龄4.7叶。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试验于6月20日下午施药,当日天气晴好,平均气温为24.4℃,最高气温为28.7℃,最低气温为19.9℃,日照11.3h。6月28日进入梅雨季节。施药后20d,日平均气温为25.0℃,平均日照4.8h,雨日16d,雨量169.9mm。试验期间未出现极端恶劣天气,总体上有利于试验的进行。其他管理措施按当地高产要求实施。

1.4 调查方法

1.4.1安全性调查。药后5、10、15d目测调查水稻是否有药害,如有记录药害病状及等级(注明分级标准)以及恢复情况,收获前测产。

1.4.2防效调查。杂草的调查方法和次数:①药后15d调查,每小区随机定3点,每点1m2,调查主要杂草数量;②药后40d,第2次调查各小区定点内各种主要杂草数,并计算其杂草株防效;③药后40d拔取各小区定点内的残留杂草,剪去根部,测定其地上部鲜重,并计算其地上部的鲜重防效。

1.4.3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①杂草校正株防效(%)=[1-(对照区药前株数×处理区药后株数)/(对照区药后株数×处理区药前株数)]×100。

②杂草鲜重防效(%)=[(对照区杂草地上部鲜重-处理区杂草地上部鲜重)/对照区杂草地上部鲜重]×100。

将两种杂草防效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得到综合防效。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SPSS 13.0等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调查

药后5、10、15d观察,各小区试验水稻均无药害产生,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叶色、长势与空白对照无差异;大剂量破坏性试验小区,在药后10d目测,发现水稻叶色明显偏淡,且僵苗不发。药后30d恢复正常,抽穗时未见异常。

2.2 对三棱草的控草效果

由表1可知,药后15d,以T3处理50%苄丁异丙隆WP(速杰)70g/667m2,株防效最好,达88.59%,其次是对照药剂T4处理50%苯噻苄WP 60g/667m2,株防效为87.36%,最差的是T1处理50%苄丁异丙隆WP(速杰)50g/667m2,株防效为67.36%。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

表1 各药剂处理对三棱草的防除效果

药后40d,三棱草的株防效仍以T3处理和对照药剂T4处理比较好,分别为52.42%和50.00%,试验药剂T1处理和T2处理的株防效比较差,仅23.39%和33.06%。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

三棱草的鲜重防效与株防效是一致的,试验药剂T3处理和对照药剂T4处理的鲜重防效较好,分别是60.84%和58.33%。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

2.3 对稗草的控草效果

由表2可知,药后15d,以对照药剂T4处理50%苯噻苄WP 60g/667m2的株防效最好,为91.67%,其次是试验药剂T3处理50%苄丁异丙隆WP(速杰)70g/667m2,株防效是89.58%。T1处理防效最低,仅62.50%。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

表2 各药剂处理对稗草的防除效果

药后40d,药剂处理对稗草的防除效果大幅下降,防效最高的T3处理和T4处理的株防效也都只有40.63%,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

药后40d鲜重防效,药剂T3处理50%苄丁异丙隆WP(速杰)70g/667m2的鲜重防效最高,达到51.41%,其次是对照药剂T4处理50%苯噻苄WP 60g/667m2的鲜重防效达到50.42%,其它处理的防效均较差。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

2.4 对稗草和三棱草综合防效分析

由表3可知,药后15d株防效,以T3处理和T4处理最好,均为89.09%,T2处理稍低为74.55%,而T1处理只有65.45%。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

表3 各药剂处理对稗草和三棱草综合防效分析

药后40d株防效,各处理防效均在50%以下,T3处理和T4处理株防效稍高,分别为47.27%和45.91%,T1处理和T2处理防效都很差。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

药后40d鲜重防效,各处理防效均不理想,T3处理最高,达55.95%,其次是T4处理,防效为54.22%,T1处理防效最低。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

2.5 各药剂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药剂处理区的产量比空白对照(CK)产量略高,但各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的差异没达到显著水平。

表4 各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小结

(1)以T3处理50%苄丁异丙隆WP(速杰)70g/667m2对水稻三棱草和稗草的封闭效果较好,且药效期能达到15d左右,但药后40d严重下降,几乎无封闭效果。(2)试验药剂50%苄丁异丙隆WP(速杰)用量在70g/667m2以下时,对水稻无药害现象产生,对水稻生长表现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德峰,陈惠哲.水稻机插秧发展与粮食安全[J].中国稻米,2009,15(6):4-7.

[2]李明,李华.50%苄丁异丙隆WP防除水稻机插秧田杂草药效试验[J].现代农药,2013,12(2):55-56.

猜你喜欢

机插秧
淮安市机插水稻生产现状及对策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宁国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与对策
秧龄对不同类型机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水稻机插秧推广措施探析
水稻钵体育苗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机插秧市场化推广缓慢成因及对策
不同播种量对机插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寿县水稻机插秧大田栽培技术规程
贵池区水稻机插秧高效水肥运筹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