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色旅游开发动力机制与项目模式——以四川汶川为例

2015-12-30邹洪伟教授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6期
关键词:黑色旅游

■ 谭 颖 邹洪伟 教授(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概念及研究缘起

“黑色旅游”也叫“悲痛旅游”,是指游客前来参观发生过暴力、恐怖和其他悲剧事件死亡的地方。战场、监狱、集中营、行刑场、公墓、灾难遗址通常是“黑色旅游”的目的地。黑色旅游概念首先是由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教授约翰·列侬和马尔科姆·福利1996年在《黑色旅游:死亡与灾难的吸引力》书中提出的,此后逐渐成为旅游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011年,英国中兰卡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黑色旅游”研究所。

黑色旅游更多地体现在对历史价值的挖掘,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它将旅游和历史遗产、道德影响力、心理沟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既具有人文学的意义,也具有经济学的意义。自古以来,人类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不但学会了生存技能,抗灾、避难、除害等本领也是在同灾难斗争中学习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灾难旅游业的开发既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如唐山抗震纪念馆、台湾“9.21”地震博物馆。这些灾难旅游载体,重现灾难,再现惨烈,提供经验和教训,警示后人,进行防灾减灾知识教育,通过灾前灾后新旧变化对比,让游客接受全方位的启蒙和教育。

在灾难事件和灾害遗迹的吸引力下,适时适地创新旅游产品,开发黑色旅游,不仅有利于灾害重建,更凸显了政治、文化、社会意义。然而,由于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以及人们不太愿意把旅游与黑色事象联系在一起,以至于黑色旅游至今也没有拥有“正名”,同时也造成了无数价值较高的黑色旅游资源的“闲置”,甚至毁坏。本文在分析黑色旅游谱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黑色旅游的动力机制,并结合我国“5.12”四川汶川地震地区黑色旅游项目,探讨黑色旅游的开发模式。

黑色旅游谱系

(一)黑色旅游谱系及动力机制

黑色旅游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元素。首先,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构成黑色景观的基本依据。这里的旅游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暴力、灾难、死亡等资源元素,其他如英雄神话、种族斗争、文明凋亡等均可以构成黑色景观。人们除了直观的感受“黑色”震撼外,更多的是体验“黑色”背后的人物、事件、文化等“五彩缤纷”的实质;其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无论是灾变场景还是灾难过程,之所以能够吸引旅游者,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在感受灾害的刺激过程中,探险、瞻仰、求知、文化体验等多方面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黑色旅游内涵极其丰富,从旅游者的活动内容和行为方式来看,可以将黑色旅游活动分为五大类:目睹执行公众法令的死亡、参观个人或大规模集体死亡遗址、游览纪念场所或拘禁遗址、去与死亡地点毫无关系的地方参观死者的遗物或象征性的古迹文物,以及观看对死亡的模拟与解释。由于黑色旅游是一种具有情感性的旅游活动,因此,其类别也可以用情感色彩作为标准,即按照“黑色的强弱度”来划分类别。基于此,Stone 提出了“黑色旅游谱”,把黑色旅游分为从“最黑色”到“轻黑色”六大类,即最黑色旅游、更黑色旅游、黑色旅游、浅黑色旅游、淡黑色旅游、轻黑色旅游(见图 1)。影响黑色旅游色度的因素较多,旅游产品的设计价值取向、对象时间因素、空间尺度、解说系统完善度以及解说水平、政治影响力和意识形态等都决定着黑色感知的强度,即色度的轻重。

(二)黑色旅游动力机制

黑色旅游谱系是从游客情感体验角度和旅游产品设计角度对黑色旅游进行解读,作为一个完整的互动系统,黑色旅游内部各要素及外部支持环境决定着其发生发展的方向。黑色旅游动力机制是一个以黑色旅游产品消费牵动和黑色旅游资源吸引为主线,消费引导和发展支撑环境为辅助的互动型动力系统。

图1 黑色旅游谱系

需求系统是黑色旅游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游客对黑色旅游的消费体验是黑色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原动力。游客的动机可以分为好奇与猎新、内疚与赎罪、传统认同、历史文化、死亡与缅怀、纪念与教育等类型。除此之外,旅游者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生活阅历、职业背景等因素也影响着需求的发生。供给系统是黑色旅游发展的引力,其表现在旅游地资源吸引、黑色旅游地形象策划与营销、黑色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要在现有旅游资源的前提下,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与旅游地形象策划间形成耦合与协同。中介系统是连接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中间环节,其主要体现在黑色旅游的宣传和研究。通过正面宣传黑色旅游,引导游客合理消费,可以有效地消除对黑色旅游的偏见,中介系统还能把旅游者的需求特征、体验评价、消费习惯等信息反馈给旅游组织者,组织者据此调整旅游战略,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支持系统是黑色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交通环境等,每种环境都直接影响着黑色旅游的开发和运营的成效。

黑色旅游的SWOT分析

通过提取旅游资源,特别是一些灾难、灾害等资源中黑色的元素,在市场旅游消费需求的引导下,进行资源要素的集成、整合,才能打造成“黑色旅游项目”。“黑色元素”支撑该项目,但并不是整个项目。因此,“黑色旅游”就其本质而言并非是一种旅游资源,而应该是一种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它是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剥露旅游资源中的“黑色元素”,或者说是以“黑色”为卖点,以达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本文将引入SWOT分析方法研究黑色旅游,即分析基于黑色旅游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将与黑色旅游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与威胁枚举出来,形成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构建黑色旅游静态分析框架,为黑色旅游项目前期论证提供基本方法和思路,以期为灾区旅游业的恢复发展提供参考。黑色旅游SWOT分析框架见图2。

从黑色旅游SWOT分析框架可以看出,黑色旅游主要面临伦理上的困境和项目开发的问题,但是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尤其是作为灾区重建的重要产业,黑色旅游项目的开发不仅关系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解决民族地区的生态恢复和灾后产业发展、扶贫帮困、扩大就业,增加民族地区的经济收益,且有助于整合遗产识别和文化向心力,构建国家民族认同,提高科学教育水平,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和社会和谐稳定。汶川地震受灾地区的自然禀赋、民族文化、区位交通、生产力布局构成其黑色旅游发展的优势。这一旅游形式完全可以通过实地观瞻遗址遗迹或科技手段模拟情景等方式,让游客获得缅怀、追忆、教育、警示、感恩体验。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只要经过合理的引导和科学的规划,黑色旅游可以成为震后灾区重建的一个重要出路和现实选择。

黑色旅游“一体四翼”开发模式

(一)项目概况

汶川地震中,四川很多景区遭到巨大破坏,比如都江堰、青城山等著名景区。在景区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在原有黄金旅游线路的基础上,结合此次地震造成的人文和地质变化,打造出一个新的以地震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如图3所示。拟设的环线是:成都——都江堰、紫坪埔——漩口、映秀——汶川——茂县——北川——江油——安县——绵竹——什邡——彭州——成都。在这条旅游线路上,结合原有的旅游项目,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震主题,包含地震旅游体验的众多要素。

(二)项目开发模式

四川黑色旅游项目不仅因为“5.12”地震的发生使其社会关注度提高,地震体验游客数量迅速增长,其特有的文化优势与青山绿水巧妙融合,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这就使得其文化开发的延展性得以极度扩大。该项目的客源以原有成熟旅游线路的游客和成都平原休闲游客为核心,以川陕甘渝自驾游为主,机会市场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游客为主,以及港澳台、日韩和部分欧美地区。

地震环线的主要产品由两部分构成:主要部分是地震遗址以及与地震有关的纪念设施,补充部分是原有的人文旅游产品。地震遗址以及与地震有关的纪念设施是地震环线的特色体现,是品牌所在。但是,如果游客的整个旅游一直处于灾难氛围之中,这不是大多数旅游者愿意的,同时这也背离了只是将“地震”作为该线路的品牌的初衷,因此,在体现线路特色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人文旅游产品,给游客全方位的情感体验,如图4所示。

以青木川地震灾害遗址项目点为例,主要依托魏家坝、回龙老街、辅仁中学、新街等地震灾害遗址等旅游资源,以“晃动的青木川在激荡中永存”为宣传口号,将目标市场定位为科考爱好者、散客背包族、青少年旅游者等。旅游产品主要设计典型遗址保存再现、有惊无险的余震感受活动及青川地震主题文化馆等旅游项目。

图2 黑色旅游的SWOT分析

图3 黑色旅游环线

图4 黑色旅游“一体四翼”开发模式

综上,黑色旅游的谱系和劣势使其无法成为旅游目的地,甚至无法作为单项产品项目销售,黑色旅游理想的开发模式需要考虑到多种共生要素,“一体四翼”模式对黑色旅游的系统性开发和构建持续发展框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震后旅游业相对低迷的灾区而言,只有有效利用“黑色”这一时尚元素,有机匹配其他各种“颜色”,整合形成五彩缤纷的综合旅游项目,才能真正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1.王金伟,王士君.黑色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及“共生”模式研究——以汶川8.0级地震后的四川为例[J].经济地理,2010(2)

2.黄文.民族社区黑色旅游发展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5)

3.笪玲,张述林.青木川“黑色旅游”项目开发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9(7)

猜你喜欢

黑色旅游
黑色
黑色星期五
那个黑色的夜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