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2015-12-29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6期
关键词:修补术穿孔腹腔镜

作者单位:221000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刘经雷

作者单位:221000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择取对象为2012年6月~2015年5月到本院实施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86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开腹组(n=42)和腹腔镜组(n=44),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的应用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镇痛剂应用比例少(P<0.05)。结论 于腹腔镜下实施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关键词】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上消化道穿孔多因溃疡所致,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开腹修补术作为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常用手术方式,尽管效果明显,但其因创伤较大,术后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目前已逐渐被腹腔镜修补术所代替[1]。本研究就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应用进行探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择的86例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均满足《实用消化病学》有关诊断标准[2],且通过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确诊,病例到院实施诊治的时间为2012年6月~2015年5月,所选对象均为溃疡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排除不可耐受手术患者以及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开腹组(n=42)和腹腔镜组(n=44)。腹腔镜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3~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3±2.36)岁,其中有31例患者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3例为胃溃疡穿孔。开腹组42例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在24~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1±2.38)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8例,胃溃疡穿孔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穿孔类型和年龄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留置胃管实施胃肠减压。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修补溃疡穿孔,严格按照手术流程和要求执行。腹腔镜组患者于腹腔镜下实施穿孔修补术,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即头高足低,于脐下缘常规做弧形切口,长度为10 mm,构建气腹,放置腔镜镜头,于剑突下做10 mm切口当作主操作孔,于右腋前线平脐位置做5 mm切口当作第二副操作孔,若操作或者暴露比较困难,可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大约2~3 cm位置放置Trocar建孔进行辅助操作,事先利用吸引器将腹腔内渗液、脓液和胃内容物抽净,寻找穿孔,若是胃穿孔,则用薇乔八根针可吸收线实施缝合或者利用4-0丝线对溃疡穿孔实施全层缝合修补,借助于大网膜覆盖结扎固定,而后用生理盐水或者聚维酮碘液对腹腔进行冲洗,置入引流管。两组患者术毕常规实施禁食、营养支持、抗炎治疗和抑制胃酸分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的应用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录入至SPSS 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利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x-±s),并用t 比较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实施卡方比较检验,若结果显示P <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如表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镇痛剂应用对比如表2,两表格数据经处理分析可知,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剂应用比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P<0.05)。

表1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x-±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镇痛剂应用[n(%)]

3 讨论

上消化道穿孔多属于溃疡穿孔,保守治疗康复可能性比较小,通常采取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手术以损伤小、恢复快以及探查方便等优势逐步代替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疾病的诊治中[3-4]。本次研究笔者就开腹穿孔修补术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比开腹组长,住院时间和术后肛门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镇痛剂应用比例也明显少于开腹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应用腹腔镜实施手术,操作简单快捷,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腹腔镜始终处在封闭状态中,无刺激物品和腹膜、肠管相接触,对于腹腔所产生的影响和干扰小,术野开阔,手术操作孔也比较小,因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便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可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萧金丰,贺轲,向国安,等.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 (7):529-532.

[2] 余春,毛兴龙,林水泉,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3):139-141.

[3] 吴勇,李治杰,陈剑,等.腔镜下与开腹手术修补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近期疗效比较[J].安徽医学,2014(11):1573-1574.

[4] 耿长辉,陈国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2):8-9.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Repair of Upper Digestive Tract Perforation

LIU Jinglei Xuzhou no.1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su Province,Xuzhou 22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repair of upper digestive tract perforation. Methods Selects the object for June 2012 and 2015 may to the hospital implementation digestive tract perforation neoplasty of 86 cases of patien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will be divided into laparotomy group (n=42) and laparoscopic group (n=4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operation tim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hospitaliz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agent application and postoperative anal exhaust time. Results Compared with open group, laparoscopic group had longer operation tim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postoperative anal exhaust tim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P<0.05). Conclusion The repair of upper digestive tract perforation is safe and reliable, with less complications and quicker recovery.

【Key words】Laparoscopic,Upper gastrointestinal,Perforation,Repair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6.019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6-0026-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656

猜你喜欢

修补术穿孔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