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2015-12-29刘艳艳,陈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血尿酸脑血管病房颤

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刘艳艳陈丽

(天津市天和医院脑系科,天津300000)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天津市卫生局基金(2012KY021)

第一作者:刘艳艳(1977-),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研究。

老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老年患者共120例。诊断标准: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均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老年(≥60岁)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中年(40~59岁)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78.35±12.13)岁,其中男37例,女2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2.71±9.34)岁,其中男35例,女25例。两组年龄(t=12.973)有统计学差异,性别构成(χ2=0.139)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于入院时均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评估病情,无统计学差异(t=0.919、1.611,P>0.05)。见表1。

1.2方法均为首次发病,且于发病72 h内入院,入院后询问病史、查体、采集资料,并于24 h内完善血生化、血流变、凝血四项、血常规、心电图、胸片、经颅多普勒等检查。入院后两组均予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

1.3观察指标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前进行NIHSS及ADL评分,并记录。观察患者吸烟史(未戒烟或戒烟少于5年)、饮酒史(未戒酒或戒酒少于5年)、既往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非瓣膜性房颤)、完善发病后的血纤维蛋白原含量、空腹血糖、血尿酸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入院时及出院前NIHSS、ADL评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出院前NIHSS及ADL评分较入院时有显著差异(t=6.617、8.203,P<0.05;t=14.065、6.560,P<0.05)。观察组出院前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不如对照组,其NIHSS评分更高(t=15.13,P<0.05),且ADL更差(t=13.601,P<0.05)。见表1。

2.2两组既往史情况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人数高于对照组(χ2=9.786、6.806、9.657、4.089,P<0.05),而非瓣膜性房颤的发生概率相当(P>0.05)。见表2。

2.3两组血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和血尿酸值情况比较两组血纤维蛋白原含量没有差异(t=0.919,P>0.05),但观察组空腹血糖和血尿酸值更高(t=5.996、9.653,P<0.05),见表3。

表1 两组入院时及出院前NIHSS、ADL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入院时比较:2)P<0.05;下表同

表2 两组患者既往史情况比较( n, n=60)

表3 两组患者血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和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种族等)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肥胖、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在本项研究中也发现对于大家公认的高血压〔1〕、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是导致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对于老年人上述危险因素的发生频率更高、更加难以控制且影响生活质量〔2,3〕。房颤是引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很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大多数患者并没有被发现及治疗〔4〕。本研究结果可能与人们对于房颤的认识不足、对于一过性房颤的诊断比较困难等有关,更应该重视老年人对于房颤的宣教和预防。

对于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更应该重视血糖的监测并进行早期干预。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损伤心、脑血管:①在尿酸的代谢过程中,黄嘌呤氧化酶通过催化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氧自由基,通过氧化应激等机制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②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血管内膜损伤,使局部多种细胞因子浓度升高,增加血小板聚集、黏附,导致局部血栓形成。③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使红细胞变形功能降低,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起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Heo等〔5〕认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发生脑血管病的预测因素。Weir等〔6〕更认为较高的血尿酸水平是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虽然尿酸在脑卒中病理生理中的作用仍不明朗,但干预降低血尿酸水平还是值得考虑的。本研究结果可能与老年人血管动脉硬化更严重,肾动脉、肾功能更差,对于尿酸的代谢及排泄功能减退有关。同时由于高尿酸血症存在对血管及凝血机制等的损伤,导致老年人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概率增加。

4参考文献

1王荣桂,李瑶宣,蔺心敬,等.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测因子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25):3-5.

2Berlowitz DR,Ash AS,Hickey EC,etal.Inadequate management of blood pressure in a hypertensive population〔J〕.New Engl J Med,1998;339(27):1957-63.

3Maatouk I,Wild B,Wesche D,etal.Temporal predictors of hes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eople with diabetes:resuils of a German cohort study〔J〕.Plos One,2012;7(1):e31088.

4Hofqart G,Ver C,Csiba L,etal.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practice〔J〕.Orv Hetil,2012;153(19):732-6.

5Heo SH,Lee SH.High levels of serum uric acid are associated with silent brain infarction〔J〕.I Neurol Sci,2010;297(1-2):6-10.

6Weir CJ,Muir SW,Walters MR,etal.Serum urate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oor outcome and future vascular events after acute stroke〔J〕.Stroke,2003;34:1951-6.

〔2014-03-21修回〕

(编辑赵慧玲/杜娟)

猜你喜欢

血尿酸脑血管病房颤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预防房颤有九“招”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