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对比

2015-12-29蒋华,刘涛,朱水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健康生活质量

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对比

蒋华刘涛1朱水华

(井冈山大学护理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摘要〔〕目的探讨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方法分别于江西省赣南、赣中、赣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选取4个自然村和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选取4个自然村的老年人,采取结构式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的有效问卷共872份,分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两组,两组农村老年人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健康自评(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农村老年人的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日常生活能力(ADL)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不佳,应受到政府和全社会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健康;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吉安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13〕18-29)

通讯作者:朱水华(1964-),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与心理研究。

1井冈山大学医学院

第一作者:蒋华(1981-),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老年护理研究。

我国有65.8%的65岁以上老年人分布于农村,农村老年人人口达8 557万人之多,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10.89%,比城市高出1.24%〔1〕。由于受到农村经济水平的限制,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对比研究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在各领域的生活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3年12月1日到2014年3月1日,采取整群便利抽样方法。选取经济发达地区(以江苏省为例)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江西省为例)的农村老年人。江苏省分别从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选取4个自然村进行调查。江苏省选取苏南地区的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保健村、苏州市太仓市浮桥镇金浪方桥村,苏北地区的淮安市淮阴区凌桥乡新堡村,苏中地区的扬州市宝应县下集镇赵雍村的老年人。江西省选取赣南地区的赣州市崇义县丰州乡九岭村、赣州市全南县南迳镇罗田村;赣中地区的吉安市安福县金田乡沿沛村;赣北地区的九江市瑞昌市码头镇梁公村的老年人。

1.2方法在正式调查之前,随机抽取1个自然村的老年人进行了预调查,将调查结果用来检验调查组织方式和调查问卷的可行性,并及时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调查组成员由16名具有医学和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的井冈山大学护理学院本科学生组成。在正式现场调查之前,统一对调查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包括对调查问卷常用词语的培训和学习,问卷相关疑问的解答,最终达成了统一认识。16名调查员利用寒假时间,分别到其出生所在地的村庄进行调查,利用本地的人际关系,更易取得调查对象的信任和合作,从而提高依从性。采取结构式访谈方式,共发放88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72份,有效率为99.09%。

1.3中文版SF-36v2量表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结合英文版SF-36v2量表,在中文版SF-36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可对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试。中文版SF-36v2量表的内容包括总健康总体自评(GH)、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活力(VT)等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和1项反映了被试者健康变化的指标,即健康变化(HT)指标。

1.4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2〕由美国Lawton和Brody等于1969年制定的可对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ADL量表的内容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 (PSMS)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 两部分,共14条项目。PSMS得分为6项条目分数之和,IADL得分为8项条目分数之和,ADL得分为14条项目分数之和。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Z检验。

2结果

2.1两地区生活质量比较两组老年人RP、BP、GH、VT、SF、RE、MH得分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欠发达地区有37.4%老年人认为目前健康状况比一年前差一点或差多了,48.6%老年人认为和一年前差不多,14%老年人认为比一年前好一点或好多了。经济发达地区有31.4%老年人认为比一年前差一点或差多了,64.7%老年人认为和一年前差不多,3.9%老年人认为比一年前好一点或好多了。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的原始分和转换分比较 ± s)

2.2ADL两组农村老年人的ADL、PSMS、 IADL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有条目中有2项或2项以上的得分在3分及以上,或总分在20分及以上者为功能有明显障碍,可将老年人分为两组,即ADL正常组和有障碍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有23.75%的老年人ADL有障碍;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仅有8.3%的老年人ADL有障碍。

表2 两组老年人ADL量表得分情况 ± s)

3讨论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活质量随之下降,与我国某些学者的研究相一致〔3~5〕,可能是由于年纪越大的老年人丧偶率增加,若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料,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偏低,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状况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幸福感等方面。Larson〔6〕学者认为经济状况好的老年人幸福感更高,经济收入低的老年人会带来较差的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收入较低,出现未富先老的局面更为显著,导致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相比城市而言更低。本次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质量得分比欠发达地区得分要高,这与Larson〔6〕的研究结果一致。

由于子女外出务工,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居住方式出现了空巢化和隔代化。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工作不稳定,不方便或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且受到户籍制度和城市入学入托高额费用的限制,大多数务工者将小孩留在家乡交给父母看管。而留守老年人与孙辈住在一起,不仅要耕种,还要承担孙辈照料和教育的任务,加重了老年人的身心负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现代教育的方法和意识,在教育孙辈时常感觉比较吃力,并会担心因为教育不好受到子女的责怪,心理会曾受巨大压力和精神负担。此外,由于子女长期不再身边,经常缺乏子女的关心和照料,缺少亲情的慰藉,导致造成强烈的孤独感,这些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日益变差,身体功能逐渐衰退,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都在不断下降,慢性病的患病率亦随之升高,加之患病后康复时间延长,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研究结果表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且慢性病越严重,老年人患慢性病种类越多,生活质量的得分越低,越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生存和健康状况,这与汪凯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限,医疗保障的层次和水平较低,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医疗等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较差的农村,老年人患病后不能及时就诊,或采取自我医疗的方式,导致病情无法得到控制,不但生理功能上严重受损,而且劳动能力、活动能力极大受限,给日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高达79.3%,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患慢性病率达65.4%。关注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是提高老年人其生存质量是一个重要环节。

本研究表明老年人生活质量随着文化水平越高而得分也越高。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更具备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观念,更懂得关心和了解自身身体状况,更加注重健康保健,会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获得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懂得如何维持健康。并且能够通过坚持体育锻炼、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保健方式、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心态,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文化层次低的老年人得病后,抱有侥幸心理,大病能拖就拖,小病可以忽略,久而久之病情便会加重,便会降低其生存质量。

ADL是作为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ADL与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还决定着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活动能力及社会功能等〔8〕。本研究说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更差,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足够重视和给予必要帮助,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提高农村老年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参考文献

1Han MA,Ryu SY,Park J,etal.Health-related quality life assessment by the EuroQol-5D in some rural adults〔J〕.J Prev Med Pub Health,2008;41(3):173-80.

2Lawton WP,Brody EM.Assessment of older people self-main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J〕.Gerontologist,1969;9(3):179-18.

3Lam CW,Boey KW.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the Chinese elderly living in old urban areas of Hong Kong:a social perspective〔J〕.Aging Ment Health,2005;9(2):162-6.

4李君,蒋守芳,苏晓宝,等.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康复,2001;5(2):32-3.

5杨沽,潘家秀,陶沁.贵州省两县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与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0;27(3):419-20.

6Larson R.Thi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e well being of older Americans〔J〕.J Gerontol,1978;33(1):109-25.

7汪凯,李秉瑜.慢性病对成都市农村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3):129-31.

8肖亚洲.湖南某县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2014-12-09修回〕

(编辑安冉冉/曹梦园)

猜你喜欢

健康生活质量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