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法骨化醇与骨化三醇对骨质疏松患者HOP、BALP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2015-12-29谢楚海,陈斌伟,郭剑鸿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

阿法骨化醇与骨化三醇对骨质疏松患者HOP、BALP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谢楚海陈斌伟郭剑鸿曹燕明李兴史群伟吴波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广东广州510260)

摘要〔〕目的探究阿法骨化醇与骨化三醇对骨质疏松机体尿羟脯氨酸(HO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包括绝经后和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实验A组给予阿法骨化醇0.5 μg/次,1次/d;实验B组给予骨化三醇0.25 μg/次,2次/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为12个月,同时定期检测患者血钙、肌酐水平。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HOP、BALP水平及组织形态学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各组治疗后腰椎、股骨颈及Wards三角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与实验A组比较,实验B组骨密度各项指标上升更为显著(P<0.05)。实验各组治疗后BALP、HO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与实验A组比较,实验B组BALP、HOP含量下降更为显著(P<0.05)。实验两组治疗前骨小梁稀疏且细,间隙大,骨皮质薄,髓腔内造血细胞少,呈骨质疏松改变。治疗后骨小梁变粗变密,厚度较均匀;骨连续性好,呈立体网状结构,排列规则。骨髓腔相对较小,腔内造血红细胞数量较多,脂肪细胞较少。实验B组相对于实验A组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显著升高,骨小梁间距(Tb.Sp)显著降低(P<0.05)。结论骨化三醇对骨质疏松机体降低HOP、BALP水平及对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优于阿法骨化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骨质疏松;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

中图分类号〔〕R605〔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

第一作者:谢楚海(1978-),男,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骨质疏松与骨折研究。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有阿法骨化醇和骨三醇,其对于老年人及绝经期妇女的骨质疏松有良好的疗效〔1〕。但两者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机体代谢物及组织形态学影响比较的研究尚少。尿羟脯氨酸(HOP)既能反映骨吸收,又能反映骨形成;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可作为骨形成的特异性生化指标检测。本文通过比较阿法骨化醇和骨三醇对骨质疏松患者机体HOP、BALP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比较两药在治疗骨质疏松上的区别。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包括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实验A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73.5±5.36)岁,体质指数(BMI)(20.05±0.61)kg/m2;实验B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70.18±4.82)岁,BMI(19.99±0.91)kg/m2;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78.62±8.21)岁,BMI(21.06±1.05)kg/m2。三组年龄、BMI指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有骨代谢指标改变以及骨质疏松症状。经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量腰椎骨密度诊断为骨质疏松(骨密度低于健康人峰值2.5 SD)的患者。年龄60~78岁,女性绝经5~15年。 患者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糖尿病、恶性肿瘤、肝肾甲状腺疾病、神志异常、骨外伤史或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实验的患者。

1.3治疗方法参照临床用药指南,实验A组给予阿法骨化醇0.5 μg/次,1次/d;实验B组给予骨化三醇0.25 μg/次,2次/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为12个月,同时定期检测患者血钙,肌酐水平。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HOP、BALP水平及组织形态学并进行比较。

1.4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采用美国DPX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患者骨密度;留取各组患者30 μl指尖血,用酶联免疫法(ELLSA)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BALP水平;治疗前后收集各组患者晨尿2 ml于无菌塑料管中,用碱水解法检HOP。

1.5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t检验。

2结果

2.1骨密度变化情况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治疗后腰椎、股骨颈及Wards三角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与实验A组比较,实验B组骨密度各项指标上升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组骨密度变化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实验A组比较:2)P<0.05;下表同

2.2BALP变化情况比较与对照组〔(197.74±24.88)U/L〕相比,各实验组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后BALP含量均显著下降〔A组:(167.84±18.75)U/L,B组:(152.45±21.69)U/L〕(P<0.05);与实验A组比较,实验B组BALP含量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对照组、实验A、B组BALP水平分别为(192.46±19.71)U/L,(190.71±25.64)U/L,(188.13±23.86)U/L。

2.3HOP变化情况比较与对照组〔(0.015±0.002)pg/L〕相比,各实验组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后HO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与实验A组〔(0.009±0.002)pg/L〕比较,实验B组HOP含量〔(0.005±0.002)pg/L〕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对照组、实验A、B组分别为(0.013±0.001)pg/L,(0.015±0.002)pg/L,(0.014±0.003)pg/L。

2.4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两实验组治疗前骨小梁稀疏且细,间隙大,骨皮质薄,髓腔内造血细胞少,呈骨质疏松改变。治疗后骨小梁变粗变密,厚度变得较均匀;骨连续性好,呈立体网状结构,排列规则。骨髓腔相对较小,腔内造红细胞数量较多,脂肪细胞较少(见图1)。实验B组相对于实验A组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显著升高,骨小梁间距(Tb.Sp)显著降低(P<0.05)。见表2。

图1 实验各组治疗前后骨形态学改变

指标时间实验A组实验B组Tb.Th治疗前0.038±0.0110.041±0.010治疗后0.061±0.0090.072±0.015Tb.Sp治疗前0.165±0.0090.164±0.012治疗后0.153±0.0110.146±0.012

3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的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 (WHO) 以骨密度是否低于年轻成人骨量峰值的 2.5 个标准差以上来判断是否有严重的骨质疏松〔1〕。骨折是骨质疏松在临床上最严重的后果。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55%,骨折发生率约为

10%〔2〕。12%~20%的患者因骨折或并发症在1年内死亡〔3〕,50%以上的存活者不能行走或存在行动困难,需要进行护理,给患者本人造成极大痛苦,也对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生活和经济负担。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 648 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4〕。预测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到2050年将近2亿〔5〕。阿法骨化醇是最早用于骨质疏松防治的药物,能减少甲状旁腺细胞的增殖,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反馈性抑制甲状旁腺素(PTH)的分泌,同时减少骨钙消溶〔6〕。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品中,与阿法骨化醇类药物有相似作用机制的是骨化三醇,是人体内维生素D3最重要的代谢活性产物之一〔7〕。骨化三醇为维生素D3经肝脏和肾脏羟化酶代谢为抗佝偻病活性最强的1,25-双羟代谢物,主要用于PTH功能低下症和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营养不良〔8〕。两者是骨质疏松的常用药。临床上由于BALP反映成骨细胞活动状况及骨形成,故BALP是常用的评价骨形成和骨转换的指标,因而成为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和骨形成的特异及敏感指标〔9〕。

本研究结果说明两种药物均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且骨化三醇的效果更好;而且两种药物均能使患者的骨转换率明显降低,且骨化三醇更为明显。

4参考文献

1Yoshimura N,Muraki S,Oka H,etal.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as predictorsof osteoporosis and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men and women:10-year follow-up of the Taiji cohort〔J〕.Mod Rheumatol,2011;21(6):608-20.

2陶若奇,魏进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及预防〔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6(4):209-13.

3Cheng MH,Chen JF,Fuh JL,etal.Osteoporosis treatment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pre-existing fracture〔J〕.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12;51(2):153-66.

4Canalis E,Pereira RC,Delany AM.Effects of glucocorticoids on the skeleton〔J〕.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2002;15(5):1341-5.

5朱汉民,张韵,朱晓颖,等.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及8年间患病率变化〔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2):89-92.

6Gu Y,Ding F,Chen N,etal.Comparisons between oral pulse alfacalcidol therapy and daily therapy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a randomized,controlled,and multicenter study〔J〕.Renal Failure,2005;27(2):205-12.

7Qin YJ,Zhang ZL,Zhang H,etal.Age-related changes of serum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Chinese women〔J〕.Acta Pharmacol Sin,2008;29(12):1493-8.

8李双庆,杨宝焯.骨转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4):221-3.

9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198-204.

〔2014-09-28修回〕

(编辑袁左鸣/滕欣航)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8例临床观察
磷酸钙骨水泥在心脏外科术中控制疏松胸骨出血的临床研究
粤桂周边地区健康体检人群骨质疏松状况调查
骨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血尿酸的关联性研究
无敌丹胶囊对16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