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D型人格特征的调查分析

2015-12-28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9期
关键词:人格人群问卷

高血压患者D型人格特征的调查分析

林剑珊 蔡兰妹 宋美燕 方舜贞 许丽芳 朱瑞琼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D型人格特征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荷兰蒂尔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共同制定的D型人格量表调查100例高血压患者的D型人格特征。结果73%的高血压患者存在D型人格特征。在文化程度方面,高血压患者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特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D型人格特征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到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高血压;D型人格;调查分析

根据最近的调查显示,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死亡原因中,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列为第1位和第3位,而总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是高血压[1]。所以研究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对高血压发病和预后的影响,以便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Leclerc[2]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人格与高血压的发病有显著相关。荷兰心脏病学家Denollet经过实证归纳和理论演绎,于1996年提出了D型人格的概念。D型人格,又称“忧伤人格”[3],包含了2个稳定的人格特质,即负性情感(negative affectivity,NA)和社交抑制(social inhibition,SI)。当消极情感和社交压抑两个维度同时出现时,就会带来心血管方面的影响,任意一个单独的因素不会产生强烈的后果。本研究对10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评估,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的D型人格特征,为临床护理及心理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1日~2014年7月1日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9~89岁,平均(69.72±9.60)岁。其中男55人,女45人,婚姻:未婚0人,已婚93人,离异1人,丧偶6人;文化程度:文盲44人,小学25人,初中10人,高中或中专16人,大专及以上5人;职业:工人6人,农民74人 干部9人,专业技术人员11人;居住情况:独居6人,与爱人居住11人,与爱人及子女居住83人;付费方式:自费8人,城市职工医保25人,新农合65人,城市居民医保1人,公费1人;收入情况:≤2 000元/月66人,2 000~4 000元/月31人,≥4 000元/月3人。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即使血压已低于140/90 mm 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研究人群的入选标准:年龄≥18岁,有一定理解能力,自愿参加研究的人群;

研究人群的筛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拒绝参加研究的人群。

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应用随机数字表,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

1.2 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人口学、社会学特征、付费方式等。

采用D型人格量表即DS14[4]调查高血压患者的D型人格特征,是由荷兰蒂尔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共同制定的。该量表包括14个条目,包括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ivity,NA)和社交抑制(social inhibition,SI)两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括7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5点计分法,从完全没有(0分)到非常符合(4分)。每个分量表的得分范围均为0~28分,常模样本的两个分量表根据中位数得到的划界分均为10分,即两个分量表得分均≥10分就被定义为D型人格。

1.3 统计方法

所调查到的数据全部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χ2检验等进行处理。

1.4 质量控制

1.4.1 资料收集前的质量控制 在资料收集前,对所有参加调查的人员(调查员由2名我院心血管内科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进行严格培训,掌握统一的调查方法与技巧。共发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合格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合格率为100%。

1.4.2 资料收集的质量控制 严格遵照抽样方法的要求,确保抽样过程随机化原则的完全实施;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调查问卷均由调查员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解释说明,由调查员询问研究人群,然后记录他们的答案,这样就防止了因为他们理解能力不同而造成的资料收集的可能偏倚。问卷现场发放,现场收回,收回时检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及时确定资料是否有用。问卷筛除标准:填写不全的条目超过总条目数的20%的问卷予以筛除。

2 结果

2.1 D型人格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分布特点,见表1。

表1 D型人格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分布特点

从表1可见,调查人群中有73%的高血压患者存在D型人格特征。

2.2 高血压患者D型人格特征与非D型人格特征的一般资料比较分析,见表2。

从表2 可见,在文化程度方面,存在D型人格特征的高血压患者与非D型人格特征的高血压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婚姻、职业、居住、付费方式和月收入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73%高血压患者存在D型人格特征,这一比例比较高。这可能与调查的人群大部分是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9.72±9.593)岁有关。并且患者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地区,无其他经济收入来源,月收入≤2 000元/月占66%,而新农合和自费比例占73%,新农合报销比率≤40%,而高血压患者需长期进行门诊随访和服药,每月大概要花费1 000多元,患者经济负担比较重,导致了患者思想负担较重,使得D型人格特征在调查的高血压患者中具有高发性。

另外,从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在文化程度比较方面,高血压患者中D型人格特征与非D型人格特征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调查的高血压患者中存在D型人格特征的患者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占到73.97%有关。而这部分人群文化程度较低,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相对不全面,社交圈子相对较窄,因而承受了较多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从而导致了D型人格特征的高发性。因此,我们平时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应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群体的心理特征不同,针对患者出现消极情绪的原因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参与进来,积极构建一个有效的家庭支持网,才能更好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从而改善患者的自我感觉,提高其生活质量。

表2 高血压患者D型人格特征与非D型人格特征的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4 结论

D型人格特征在高血压患者中具有高发性,严重影响到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因此要维持高血压患者的身心健康,必须依靠临床医护人员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给予支持与关爱,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本研究调查的局限性,调查的结果可能还不能代表其他地区的情况,还需要以后其他学者进一步论证。

[1]He J, Gu D, Wu X ,et a1.Major causes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05,353(11):1124-1134.

[2]Leclerc J,Rahn M,Linden W.Does personality predict blood pressure over a 10 year period[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6,40(6):1313-1321.

[3]Denollet J, Rombouts H,Gillebert T C,et al.Personality as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long-term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The Lancet,1996,347(8999):417-421.

[4]Denollet J .DS14:Standard Asessment of Negative Affectivity,Social Inhibition,and Type D Personality[J].Psychosomatic Med,2005,67(1):89-97.

Analysis of Type D Personalit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LIN Jianshan CAI Lanmei SONG Meiyan FANG Shunzhen XU Lifang ZHU Ruiqiong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utian University,Fujian,Putian 3511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Type D Personalit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Data from Tye D Personality Scale made from Tilburg University in Holland , 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and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fro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10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analyzed.Results73% patients had Type D Personality. Type D personality and non type D personalit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P<0.05) in the cultural level.ConclusionThere are high incidence of Type D Personalit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hich make bad influence on the rehabilitation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Type D Personality,Analysis

R544.1

B

1674-9316(2015)29-0026-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9.018

351100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林剑珊,E-mail :linjianshan.2007@163.com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课题(2011-1-46)

猜你喜欢

人格人群问卷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