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壳作为姬菇栽培主原料的可行性研究*

2015-12-26苗人云黄忠乾李小林彭卫红甘炳成

中国食用菌 2015年5期
关键词:花生壳出菇生物学

苗人云,黄忠乾,李小林,周 洁,唐 杰,谭 昊,谭 伟,彭卫红,甘炳成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66;2.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6)

〈栽培技术〉

花生壳作为姬菇栽培主原料的可行性研究*

苗人云1,2,黄忠乾1**,李小林1,周 洁1,唐 杰1,谭 昊1,谭 伟1,彭卫红1,甘炳成1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66;2.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6)

为了解决近年白黄侧耳(姬菇) (Pleurotus cornucopiae)栽培主料稻草粉、棉籽壳、玉米芯等价格上涨,栽培成本不断增加,栽培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的问题,开展利用花生壳作为主要原料栽培姬菇的可行性研究。选用四川姬菇主产区常用栽培基质配方作为试验对照(CK);以对照配方为基础,调整棉籽壳、稻草和花生壳用量的比例,设计6个基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6(30%花生壳)的鲜菇产量最高(0.528 kg·袋-1),高出CK(0.464 kg·袋-1)13.79%;生物学效率最高(77.95%),高出CK(74.24%)3.71%;栽培鲜菇利润(0.21元/袋)和栽培盐渍菇利润(0.10元/袋)都最高,分别高出CK的0.16元/袋和0.23元/袋。生产中可采用花生壳作为栽培姬菇的主原料,其用量比例为30%最佳。

姬菇;花生壳;栽培料;产量;栽培利润

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俗名姬菇,在分类学上属于侧耳属(Agaricochaete)的真菌[1-2]。据四川省食用菌协会统计,姬菇是四川省食用菌产量位居第4位的栽培食用菌(2014年四川省姬菇产量141 320 t)。广大菇农生产姬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然而,因为栽培姬菇主料棉籽壳、稻草等的价格近年大幅度上涨,原料成本增高,导致菇农生产效益下滑[3]。因此,拓展新的栽培原料,降低原料成本,成为业界人士十分关注的研发课题。本项目利用花生壳作为主料栽培姬菇,探讨姬菇产量和品质等,以期降低原料成本来提高姬菇栽培经济效益,并为以花生壳为主料生产姬菇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及来源

试验用菌株为姬菇258,四川省审定品种。其栽培种来自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1.2参试栽培基质

参试栽培姬菇基质的主料有棉籽壳、花生壳和稻草,辅料有麦麸,化学添加剂有石灰。其有机原料新鲜、干燥、未霉变、未生虫,化学原料正品。

1.3试验设计及方法

1.3.1试验处理设计

选用四川姬菇主产区常用栽培基质配方作为本试验各个处理的对照(CK);以对照配方为基础,调整棉籽壳、稻草和花生壳用量的比例,设计出6个基质配方,见表1。每个基质配方作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栽培30袋。

表1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Tab.1 Formulae for the seven matrices used for P.cornucopiae cultivation

1.3.2栽培管理方法

姬菇栽培菌袋规格为20 cm×40 cm×0.003 cm;常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出菇[4-6]。

1.4观测项目及统计分析

观测分析7个处理的碳氮比、菌种块萌发、菌丝生长速度、商品菇率、级内菇分级比例及产量等。采用SPSS分析软件比较分析各个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其中,商品菇率为商品菇产量除以菇体总产量乘以100%,商品菇是指级内菇,总产量包括级内菇、级外菇和无效菇(萎缩死亡菇)[7-8]。级内菇分级比例参照《鲜姬菇等级 DB51/T 814-2008》[9]:SS级的菌盖横径0.5 cm~1.0 cm,菌柄长度2.0 cm~4.0 cm;S级的菌盖横径1.1 cm~2.0 cm,菌柄长度2.5 cm~4.5 cm;M级的菌盖横径2.1 cm~3.0 cm,菌柄长度2.5 cm~5.0 cm;L级的菌盖横径3.1 cm~3.5 cm,菌柄长度2.5 cm~5.0 cm。

2 结果与分析

2.1各配方碳氮比

姬菇供试7个栽培基质配方碳氮比见表2。

表2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碳氮比Tab.2 C/N ratio of the seven cultivation formulae in this study

从表2可知,供试7个栽培基质配方C/N范围在14.60~22.49。其中C/N最高的是CK(22.49),最低的是配方1(14.60)。

2.2发菌期间的性状指标

2.2.1种块萌发

接种姬菇258菌种后,种块在供试7个配方基质上第2天均开始萌发“吃料”,种块新菌丝萌发在各个处理间无差异。

2.2.2菌丝生长

姬菇7个供试栽培其质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及其差异性比较情况见表3。

由表3可见,菌丝生长速度范围在0.34 cm·d-1~0.74 cm·d-1,其中CK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0.74 cm·d-1),配方2最慢(0.34 cm·d-1)。方差分析表明,CK的菌丝生长速度与6个试验配方相比差异极显著,配方5和6的菌丝生长速度与配方1、配方2、配方3和配方4相比差异极显著,其他配方间无显著差异。

2.3各处理的出菇产量

2.3.1出菇产量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产量及其差异显著性比较见表4。

表3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Tab.3 Rate of the mycelium growth among the seven cultivation formulae

表4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产量Tab.4 Fruiting body yield of P.cornucopiae cultivated with the seven formulae

由表4可见,供试7个栽培基质配方的鲜菇产量范围在0.021 kg·袋-1~0.528 kg·袋-1。其中,配方6的鲜菇产量最高(0.528 kg·袋-1),高出CK(0.464 kg·袋-1) 13.79%,配方1的鲜菇产量最低(0.021 kg·袋-1)。方差分析表明,配方6的产量与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和CK相比差异显著,配方5的产量与配方1、配方2和配方3相比差异显著,配方4和CK的产量与配方1、配方2和配方3相比差异显著,配方3的产量与配方1和配方2相比差异显著;配方6的产量与配方1、配方2、配方3和配方4相比差异极显著,配方4、配方5和CK的产量与配方1、配方2和配方3相比差异极显著,配方3的产量与配方1和配方2相比差异极显著,其它配方间无显著差异。

2.3.2生物学效率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生物学效率及其差异显著性比较见表5。

表5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生物学效率Tab.5 Biological efficiency of P.cornucopiae cultivated with the seven formulae

由表5可见,供试7个栽培基质配方的生物学效率范围在2.76%~77.95%。其中,生物学效率最高的是配方6(77.95%),最低的是配方1(2.76%)。方差分析表明,配方6的生物学效率与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和配方5相比差异显著,配方5和CK的生物学效率与配方1、配方2、配方3和配方4相比差异显著,配方4的生物学效率与配方1、配方2和配方3相比差异显著,配方3的生物学效率与配方1和配方2相比差异显著;配方5、配方6和CK生物学效率与配方1、配方2、配方3和配方4相比差异极显著,配方4生物学效率与配方1、配方2和配方3差异极显著,配方3生物学效率与配方1和配方2差异极显著,其它配方间无显著差异。

2.4各处理的出菇商品性

2.4.1商品菇率

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出菇商品率比较见图1。

从图1看出,供试各基质配方出菇的商品菇率均在70%以上。其中,商品菇率最高者为配方3(79.70%),高出CK(79.34%)0.36%,商品菇率最低者是配方1(74.12%)。

图1 姬菇7个供试栽培料配方的出菇商品率比较Fig.1 Commodity rates of P.cornucopiae cultivated with the seven formulae

2.4.2商品菇分级比例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商品菇分级比例见表6。

表6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商品菇分级比例Tab.6 Proportion of mushroom-grading for P.cornucopiae cultivated with the seven formulae

由表6可见,各处理的S级菇所占比例的范围在24.55%~60.34%。其中,配方1的S级菇比例最高(60.34%),配方5的S级菇比例最低(24.55%);各处理的M级菇所比例占的范围在29.33%~56.13%。其中,配方5的M级菇比例最高(56.13%),配方3的M级菇比例最低(29.33%)。

2.5各处理的生产成本与鲜姬菇栽培效益

2.5.1生产单位成本分析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鲜菇产品经济效益比较见表7。

由表7可见,按照2012年下半年的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计算,供试各处理生产鲜姬菇的单位综合成本在1.32元/袋~1.66元/袋。其中,配方1的单位综合成本最低(1.32元/袋),配方3的单位综合成本最高(1.66元/袋)。

2.5.2栽培姬菇经济效益分析

按照鲜姬菇市场平均收购价为4.3元·kg-1计,供试各处理栽培姬菇单位产值在0.07元/袋~1.78元/袋之间,其中,配方1的单位产值最低(0.07元/袋),配方6的单位产值最高(1.78元/袋),高出CK(1.58元/袋)0.20元/袋。

供试各个处理栽培姬菇的单位利润在-1.39元/袋~0.21元/袋。其中,配方2的单位利润最低(-1.39元/袋),配方6的单位利润最高(0.21元/袋);配方5和6的单位利润均超过了CK。其中配方6单位利润较CK超出0.16元/袋,栽培经济效益明显(表7)。

表7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鲜姬菇产品经济效益比较Tab.7 Profit of the fresh mushroom production of P.cornucopiae cultivated with the seven formulae

2.6各处理的生产成本与盐渍姬菇栽培效益

2.6.1生产单位成本分析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盐渍姬菇产品经济效益比较见表8。

表8 姬菇7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盐渍姬菇产品经济效益比较Tab.8 Profit of the salted mushroom production of P.cornucopiae cultivated with the seven formulae

由表8可见,按照2012年下半年的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计算,供试各处理生产盐渍姬菇的单位综合成本在1.42元/袋~1.85元/袋。其中,配方1的单位综合成本最低(1.42元/袋),配方3和配方4的单位综合成本最高(1.85元/袋)。

2.6.2栽培姬菇经济效益分析

按盐渍菇的内销市场收购价为:按S级5 700元·t-1,M级3 700元·t-1,SS级2 000元·t-1,L级1 900元·t-1计,供试各处理栽培姬菇单位产值在0.08元/袋~1.77元/袋。其中,配方1的产值最低(0.08元/袋),配方6的产值最高(1.77元/袋),高出CK(1.49元/袋)0.28元/袋。

供试各处理栽培姬菇的单位利润在-1.38元/袋~0.10元/袋。其中配方2栽培利润最低,配方6栽培利润最高,较CK(-0.13元/袋) 高出0.23元/袋,栽培经济效益明显(表7)。

2.7姬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

将对照CK和表现最佳的配方6的姬菇子实体进行营养成分检测,测定结果见表9。

表9 2个供试栽培基质配方的姬菇子实体营养成分测定结果Tab.9 Mushroom nutrients of P.cornucopiae fruitbody using the best formula 6 and CK

由表9可知,配方6中姬菇子实体的粗纤维、总糖含量比对照CK高,分别高出36.42%和5.48%;而配方6姬菇子实体的氨基酸总量、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比对照CK低,分别低11.33%、3.90%、43.28%。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于10月下旬制袋,11月底发菌结束,发菌期30 d,发菌期菌堆内平均温度19.8℃;12月初开始形成原基,3月初结束采收,出菇期97 d,冬季出菇。出菇期菇棚平均温度7.3℃,平均湿度85.0%。

3.1供试各个处理对姬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供试7个栽培基质配方处理对姬菇258菌丝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CK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随着花生壳添加量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降低。

3.2供试各个处理对姬菇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

供试7个栽培基质配方的鲜菇产量范围在0.021 kg·袋-1~0.528 kg·袋-1。其中配方6(30%花生壳)鲜菇产量最高(0.528 kg·袋-1),高出对照CK(0.464 kg·袋-1)0.064 kg·袋-1,而且与CK之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供试7个栽培基质配方的商品菇率均在70%以上。其中,配方3(79.70%)的姬菇商品菇率最高,较 CK(79.34%) 高出 0.36%;其次是配方 5(79.16%);然后是配方6(78.32%)。

供试7个基质配方处理出菇的S和M级菇所占的比例在64.62%~91.11%。其中,配方1的S级和M级菇比例最高(91.11%),即优质菇的比例最高,高出CK(76.82%)14.29%。

3.3供试各个处理栽培姬菇的利润

供试7个栽培基质配方鲜菇的单位利润有差异,在-1.39元/袋~0.21元/袋。其中配方6单位利润最高(0.21元/袋),比CK(0.05元/袋)高出0.16元/袋。

若加工成盐渍品,则其利润在-1.38元/袋~0.10元/袋。其中,配方6的盐渍菇栽培利润最高(0.10元/袋),且高出CK(-0.13元/袋)0.23元/袋。

3.4碳氮量(比)与姬菇生产的关系

供试7个栽培基质配方中,配方6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其碳(28.26 g/100g) 氮(1.52 g/ 100g)比为18.60。其次是配方5和CK。配方5的碳(28.29 g/100g)氮(1.61 g/100g)比为18.60,CK的碳 (28.17g/100g) 氮(1.25g/100g) 比为 22.49,其他4个配方的碳氮比均低于17.59,且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低于配方5。所以笔者认为,姬菇配方的碳氮比在18~22最好。

3.5出菇单产与生物学效率之间关系的讨论

从“2.3.1出菇产量”和“2.3.2生物学效率”的试验数据中不难看出,供试7个栽培基质配方处理中单产(单袋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排列顺序并非呈一致性趋势。这是因为栽培基质的配料不同,原料粒径和颗粒产生差异,每袋装料质量也随之产生差异,导致生物学效率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出菇单产(尤其是袋栽食用菌)与每袋装料质量有直接关系,与其生物学效率无直接关系。

综上,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7个栽培基质配方处理中配方6(30%花生壳)的鲜菇产量最高 (0.528 kg·袋-1),高出 CK(0.464 kg·袋-1)13.79%;生物学效率最高 (77.95%),高出CK(74.24%)3.71%;栽培鲜菇利润(0.21元/袋)和栽培盐渍菇利润(0.10元/袋)都最高,分别高出CK的0.16元/袋和0.23元/袋。2012年四川全省姬菇栽培量近1亿袋,其中约90%在成都平原地区栽培,若按每袋用风干料1 kg,采用新型基质花生壳栽培,年可消耗花生壳3万t,较CK配方增加效益近1 600万元,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前景。

[1]罗信昌,陈士瑜.中国菇业大典[M].北京: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

[2]黄来年,杨庆尧,张甫安.中国食用菌百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黄忠乾,苗人云,谭伟,等.姬菇栽培基质替代原料初步筛选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3):1137-1142.

[4]谭伟,郑林用.食用菌栽培技术一点通[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谭伟,郭勇,甘炳成,等.姬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J].食用菌,2008(3):39-40.

[6]张金霞,黄晨阳.无公害食用菌安全生产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谭伟,郭勇,杨曦,等.4个姬菇菌株栽培产量与商品性比较[J].食用菌,2008(4):24-26.

[8]谭伟,郭勇,周洁,等.姬菇杂交菌株的出菇产量及商品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5):1599-1604.

[9]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51/T814-2008鲜姬菇等级[S].

Peanut Shell as Ingredients in Pleurotus cornucopiae Culture Media

MIAO Ren-yun1,2,HUANG Zhong-qian1,LI Xiao-lin1,ZHOU Jie1,TANG Jie1, TAN Hao1,TAN Wei1,PENG Wei-hong1,GAN Bing-cheng1
(1.Soil and Fertilizer Institute,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610066,China; 2.Sichuan Jindi Fungus Co.Ltd.,Chengdu 610066,China)

In order to solve issues on increasing of market price of tradi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straw powder,cotton seed hull and corn cob for Pleurotuscornucopiaecultivation,and the decrease of the cultivation economic benefits,the peanut shells were used to replace those traditional materials.The cultivation formula commonly in main Sichuan P.cornucopiaecultivation area was used as treatment control.As adjusting the proportions of cottom seed shells,straw,and peanut shells,six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control formul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ushroom production of treatment 6(30%peanut shells) was the highest with 0.528 kg·bag-1,13.79%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In addition,the biologic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6 was also the highest with 77.95%,3.71%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Finally,the profits of cultivation for fresh and salted mushroom (0.21 yuan·bag-1and 0.10 yuan·bag-1,respectively)both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which were 0.16 yuan·bag-1and 0.23 yuan·bag-1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In conclusion,the peanut shells can be used to replace traditional materials for cultivation of P.cornucopiae.

Pleurotus cornucopiae;peanut shell;planting material;yield;cultivation profit

S646.1A1003-8310(2015)05-0009-06

10.13629/j.cnki.53-1054.2015.05.003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食用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川农业 [2009]75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24)。

苗人云(1987-),男,本科,研究实习员,从事食用菌栽培研究。E-mail:836537401@qq.com

**通信作者:黄忠乾(1961-),男,研究生,副研究员,长期从事食用菌栽培研究。E-mail:huangzhongqian29@126.com

2015-07-15

猜你喜欢

花生壳出菇生物学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趣味果壳画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香菇不同品种和出菇方式的比较试验
半枚花生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