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线干渠八大工程

2015-12-24韩松

地球 2015年1期
关键词:渠首渡槽干渠

本刊记者 韩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包括水源工程、渠首工程和干渠工程3部分,其中干渠工程起于河南省境内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进入河北省,最终到北京、天津,从渠首到北京团城湖总长1277公里。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建筑。中线工程完工后,陶岔渠首将成为向中国北方京津冀等地区送水的“水龙头”。建筑物主要有引渠、重力坝、引水闸、消力池、电站厂房和管理用房等。

渠首闸海拔高度162米,宽100余米,渠首闸以下为总干渠,全长8.9千米。渠首闸坝顶高程176.6米,轴线长265米。引水闸底部高程140米,分3孔,孔口尺寸宽7米,高6.5米,设计流量35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可达420立方米/秒。中央投资6219万元人民币,地方自筹资金7345万元人民币。

湍河渡槽工程

湍河渡槽工程位于河南邓州市十林镇与赵集镇之间,距离邓州市26千米,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第一个大型控制性工程,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U”型渡槽工程。渡槽长1030米,单跨槽身重量达1600吨。主要建筑物由右岸渠道连接段、进口渐变段、进口闸室段、进口连接段、槽身段、出口连接段、出口闸室段、出口渐变段、左岸渠道连接段9段组成,在右岸渠道连接段右侧设有退水闸一座。

湍河渡槽是目前国内同类工程中跨度最大,单跨过水断面最大、单跨重量最大的输水工程。湍河渡槽槽身为相互独立的三槽预应力现浇混凝土“U”型结构,共18跨,单跨40米,单跨槽身重量达1600吨,设计流量为35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420立方米每秒,是目前国内同类工程中跨度最大,单跨过水断面最大、单跨重量最大的输水工程。

据悉,该工程总投资约2.6亿元,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方城垭口工程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方城垭口工程,是丹江水翻越伏牛山和桐柏山山口、进入黄淮平原的关键工程。垭口两侧地面高程200米以上,垭口处仅为146米,中线渠底高程为129米,丹江水要穿过南阳“盆沿儿”方城,只需在垭口处下挖17米即可。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必经之地,与陶岔渠首、郑州穿黄、进京水道一起,并称中线工程四个关键工程环节。

方城垭口汉淮分水岭段渠线长7.6公里,分置各类建筑物15座。其中,最大工程是黄金河倒虹吸,设计标准采用50年一遇洪水,由倒虹吸进口渐变段、进口闸室段、管身段、出口闸室段、出口渐变段组成,为4孔箱型结构,管身段长107米。

沙河渡槽

沙河渡槽跨河南沙河、将相河、大浪河三条大河。沙河渡槽全长9000多米,其中明渠长2.8881千米,建筑物长9.05千米,工程起点位于沙河南至黄河南段,终点设在鲁山坡流槽出口50米处,与南水北调中线鲁山北段设计单元相接,单槽重量达1200吨,U型结构的槽身最大高度9.6米,远大于一般桥梁的箱梁高度;同时,大跨度薄壁双向预应力结构的槽身空间受力复杂,架设难度极大,因多项工程指标排名世界第一而被誉为“世界第一渡槽”。

沙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复杂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沙河梁式渡槽槽身采用U形双向预应力结构,现场预制架槽机架设施工方法,据资料显示,沙河渡槽综合指标排名世界第一,将填补国内外水利行业大流量渡槽设计及施工的技术空白。工程建成后,对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全线通水,缓解京津及华北平原城市缺水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

沙河渡槽设计单元段工程静态投资为25.848亿元,建设期利息0.7224亿元,工程总投资26.57亿元,工期41个月。

穿黄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的标志性、控制性工程。任务是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之后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一期工程设计流量为26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

穿黄工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黄河上游约30千米处,线路总长19.30千米,主体工程由南、北岸渠道、南岸退水洞、进口建筑物、穿黄隧洞、出口建筑物、北岸防护堤、北岸新、老蟒河交叉工程,以及孤柏嘴控导工程等组成。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也是难度最大的穿黄隧洞,单洞长4250米,包括过河隧洞和邙山隧洞,其中过河隧洞段长3450米,邙山隧洞段长800米,隧洞采用双层衬砌,外衬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内径7.9米,内衬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成洞内径为7.0米。隧洞为双洞平行布置,中心线间距为28米,各采用1台泥水平衡盾构机自黄河北岸竖井始发向南岸掘进施工。穿黄隧洞最大埋深35米,最小埋深23米。过河隧洞坡度由北向南由2‰变为1‰,邙山隧洞由北向南设计坡度为49.107‰。

穿黄工程从东平湖老湖区引水,在东平湖西堤(玉斑堤)建出湖闸,开挖南干渠至黄河南大堤前(子路堤)建埋管进口检修闸,以埋管方式穿过子路堤、黄河滩地至黄河南岸解山村,经隧洞穿过黄河主槽及黄河北大堤,在东阿县位山村附近以埋涵的形式穿过位山引黄渠渠底,经出口闸与黄河以北输水干渠相接,工程全长7.87公里,总投资6.1321亿元,工程总工期3年。

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南起河北省石家庄,北至北京团城湖,是结合向北京应急供水优先安排的工程,除近期担负向北京应急供水任务外,还担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贯通后的输水任务。工程建成后,可联合调度河北省岗南、黄壁庄、王快、西大洋4座水库向北京供水,2008年具备向北京应急供水的能力。

该工程线路长度307.5千米,其中明渠渠道长201.047千米,建筑物长度106.395千米(含PCCP管道56.199千米,低压暗涵17.911千米,其它建筑物32.285千米)。起点位于石家庄市古运河,途径石家庄市的新华区、正定、新乐和保定市的曲阳、定州、涞水、涿州等12个市(县、区),穿北拒马河中支后进入北京市,途经房山区、丰台区、海淀区,最后到达颐和园团城湖。工程按立交输水布置,在河北境内以明渠输水为主,在北京境内以暗涵输水为主。

漕河渡槽段工程,是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中的单项工程,除近期担负着向北京市应急供水任务外,还担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贯通后的输水任务。工程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境内,由漕河渡槽、连接南北两端的土渠段、吴庄隧洞以及石渠段、岗头隧洞和漕河退水闸等组成,主干渠线路全长9319米,共有7座大小建筑物。设计输水流量为135秒立方米,加大流量为150秒立方米。其中,跨越漕河的巨型渡槽长2300米、底宽20米、最大跨度30米,技术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不仅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的最大渡槽,也是我国当前的最大输水渡槽。工程总投资8.72亿元,总工期3年。

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已于2003年12月开工建设,有北京永定河倒虹吸工程、河北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唐河倒虹吸工程、釜山隧洞工程等等。

天津段干线工程

天津干线工程全长155千米,始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西黑山村西北(中线总干渠1120公里处),总体走向由西向东,沿线经过河北省保定、廊坊的8个县市和我市的武清、北辰、西青3区,止于西青区曹庄村北出口闸。采用无压接有压地下钢筋混凝土箱涵输水,设计流量5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60立方米/秒。按可研阶段估算,天津干线投资约85亿元,建设工期约为3年,资金由国家统筹安排。此次开工建设的是天津干线天津境内段工程,是天津干线的最末端,始自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西南津冀交交界处,止于天津市西青区曹庄北出口闸,工程全长23.945千米,总投资14.77亿元。

南水北调天津配套工程主要包括城市输配水工程及用水分区水厂和供水管网工程。其中城市输配水工程主要包括新建向中心城区供水工程、向滨海新区供水工程和王庆坨水库工程,改建北塘水库工程和引滦管线扩建工程等。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后,天津将拥有引滦、引江2个外调水源,形成双水源互为备用、相互补充、协调配置、覆盖全市的供水网络,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我市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为充沛的水资源保障,提高我市供水安全保证率。可以说南水北调工程是天津引滦入津工程之后的又一输水“生命线”。

北京段干线工程

北京段位于中线工程的末端,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工程总干渠从房山区北拒马河中支南进入北京境内,穿房山山前丘陵区,房山城区西、北关,过大石河、小清河、永定河,穿丰台西铁路编组站北端进入市区,从卢沟桥以东穿越京石高速公路,由岳各庄向北沿西四环路下北上与西长铁路线、五棵松站地铁、永定河引水渠相交,直至终点颐和园内的团城湖,全长约80.4千米,采用管涵加压输水方案。北京段总干渠共穿越永定河、拒马河、大石河等32条河流,穿越京石高速公路、西五环、西四环等12处公路,穿越京广铁路线、西长线铁路、丰台铁路编组站等11处铁路及五棵松地铁1处。 北京段总干渠共划分10个单项工程:北拒马河暗涵工程、惠南庄泵站工程、PCCP管道工程、西甘池及崇青遂洞工程、大宁调压池工程、永定河倒虹吸工程、卢沟桥暗涵工程、西四环暗涵工程、团城湖明渠工程、铁路交叉和地铁交叉工程等,除北拒马河暗涵工程、惠南庄泵站工程外,其余八项工程有北京市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建设管理。

猜你喜欢

渠首渡槽干渠
浅谈水利工程渡槽基础承台施工
昆仑渠首改建水力模型试验方案研究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傍山道路泥石流渡槽设计
渡槽工程结构安全监测方案应用
——以东风渠天宫桥渡槽和黎家沟渡槽为例
浅谈新疆多泥沙急流排沙系统运行管理
袁晓峰摄影作品欣赏
关于长距离输水渠道防冰和防冻冰技术措施探讨
黑龙江省灌区渠首现状及发展趋势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