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趋势及预测

2015-12-23于晗

财经问题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产业结构

于晗

摘 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互动机制,两者相互调整和演进升级的过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本文在研究1978—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轨迹的基础上,发现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劳动力也逐渐由低效率生产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生产部门。本文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4—2018年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趋势,最终转化为“三二一”格局,而就业结构的发展相对滞后于产业结构,但在2015年以后,就业结构也将演变为“三二一”的优化格局。

关键词: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6-0026-06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部门是就业的直接载体,当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时,会造成不同部门之间的此消彼长,处在动态变化之中,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导致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转移流动,从而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在这一互动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呈现出某种内在联系。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适应、彼此协调,即产业结构的演进要有合理的就业结构与之相适应,否则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就会受到阻碍。因此,明确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及演进规律,进而对两者之间的变动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二、文献回顾

经济学家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研究主要以经验分析为主,并得到了一般规律。17世纪,配第发现部门之间相对收入差异是劳动力在产业部门之间流动的重要原因,随后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考察了众多国家产业结构间劳动要素转移的问题并得出结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配第与克拉克的发现被统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1]。Kuznets[2-3] 在对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后认为,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转变必然带动就业结构的变化。Chenery[4] 、Chenery和Syrquin[5]在构建世界发展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研究了工业化问题,认为工业化、城市化与劳动力转移是结为一体的互动过程。

早期的研究成果为产业结构演进和劳动力转移提供了重要理论的依据,此后学者的研究均以此为基础。Fabio[6]通过建立结构改变和产业增长的演变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决定因素,这种分析是建立在不同经济部门异质性企业行为之上。Carolina[7]用偏离—份额方法评价了欧洲、美国和日本制造业和服务业相对权重的结构变化过程。Iwao[8]以1955—1968年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为基础,研究了产业发展模式、就业结构和政府产业政策的相互关系。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李江帆和黄少军[9]通过分析亚洲四小龙的产业结构演变,发现其演变过程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并得出经济体制对产业结构有明显影响的结论。张守一[10]指出,美国产业变迁遵循了产业演变的一般规律,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相同趋势。景跃军[11]以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关系为主线,研究了美国产业结构演变及经济发展的趋势,并预测了未来15年美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徐广军和张汉鹏[12]通过对第五长波中美国产业演进的态势分析提出中国应采取的产业演进模式。王庆丰[13]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并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趋势将进一步明显,而就业结构在2011年演变为“三一二”格局。奉莹[14]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就业结构模型,对1978年以来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就业结构以及就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仿真和预测。梁艳菊[15]通过对重庆历年经济数据的分析,研究了重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发现重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逐渐下降并向第二产业流动的趋势。胡华敏[16]论述了河南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分析了河南就业结构非农化变动的特征,并预测了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转移发展的趋势。徐向东[17]和李艳[18] 分别对广东和陕西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进行了分析。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出,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预测多数以某一省份或城市为对象进行变动趋势的分析,但从整体上预测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研究并不多见。

在运用各种方法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的过程中,很多学者直接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例进行研究,而采用比例预测要克服定和等于1的约束限制,虽然学者们设计了各种映射方法对成分数据降维[13],但是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导致预测结果也不尽相同。针对这一具体问题,本文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1978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进轨迹进行深入分析,对三大产业产值和各产业就业人数进行总体预测,并根据预测值计算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例,由此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由于产业结构最终是各产业产值的间接反映,不直接对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比例进行预测,避免了由于考虑约束条件导致的预测结果不准确。

三、1978—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轨迹

根据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78年以前,由于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高,三大产业结构严重扭曲。1978年至今,中国三大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变动趋势基本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因而本文对1978年以来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总结规律并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图1按年份绘制了中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从图1中可以看出, 1978年至今,中国三大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变动趋势基本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表现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3年的10%,下降了18.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占比减少了一半多;第二产业上下波动变化不大,由1978年的47.9%下降到2013年的43.9%,下降了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除个别年份稍有下降外,基本保持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23.9%上升到2013年的46.1%,上升了22.2个百分点,增长了近一倍。

同样,本文对中国1978—2013年的就业结构数据进行分析,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从1978年开始,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不断上升,其就业比重由17.3%上升到30.1%,上升了12.8个百分点,但随着工业化进程中技术含量的提高,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就业份额上升趋缓;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的时期,劳动力逐渐转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份额大幅下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3年的31.4%,下降了39.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明显提高,由12.2%上升到38.5%,上升了26.3个百分点。1978年以来,劳动力从农业、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这也符合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体来看,1978—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呈现鲜明的格局变化特征。

第一阶段:1978—1984年。1978年后,中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产品价格体系两大改革,使农业释放出巨大的潜力,极大地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迅速上升,由28.2%上升到34.1%。同时,轻纺工业等消费品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重工业比重有所下降,轻重工业的比重关系得到调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由47.9%下降到43.1%。第三产业方兴未艾,由23.9%上升到24.8%。此时,产业结构呈现“二一三”格局。

在此期间,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使得作为劳动力蓄水池的第一产业释放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由70.5%下降到64.0%,下降了6.5个百分点,而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了2.6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此时,就业结构呈现“一二三”格局。

第二阶段:1985—1991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的生产力接近全面释放,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短暂上升后开始逐步下降,由28.4%下降到24.5%。第二产业比重小幅下降,由42.9%下降至41.8%。随着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轻工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以及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由28.7%上升至34.8%,特别是在1985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此时,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

而在劳动力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力度加大,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城镇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增强,因而在1978—1988年第一产业劳动就业份额下降了10.5%,但由于1989—1991年为治理整顿时期,第一产业就业份额基本上徘徊在60%左右,而第二、第三产业仅上升0.6%和3%。此时,就业结构仍呈现“一二三”格局。

第三阶段:1992—2001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大量涌现并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得到大力发展,10年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由34.8%上升至40.5%,增加了5.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趋势没有改变,由21.8%下降到14.4%,下降了7.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在波动中小幅上升,由43.5%上升到45.2%,上升了1.7个百分点。此时,产业结构仍呈现“二三一”格局。

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8.5%,而从1998年开始,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大批职工面临下岗,因而第二产业难以吸纳由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这10年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仅上升0.6%,相对就业比重趋稳,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7.9%,这表明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越过了第二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特别是在1995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此时,就业结构呈现“一三二”格局。

第四阶段:2002—2013年。从2002年开始,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继续下降,到2013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仅占GDP的10%,第二产业比重在波动中小幅下降,下降了0.9%,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由41.5%上升到46.1%,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差距越来越小。到2013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首次超越第二产业,高出2.2个百分点。此时,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工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12年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21.4%上升到30.1%,提高了8.7个百分点。同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28.6%提高到38.5%,提高了9.9个百分点。尤其在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此时,就业结构呈现“三一二”格局。

四、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预测

1.GM(1,1)灰色预测模型基本思想

灰色预测模型以GM(1,1)模型为基础,GM(1,1)模型是一阶单变量的微分方程动态模型,主要应用于时间序列预测。在建模前,本文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设原始时间数列为 X(0)(t)=[x(0)(1),x(0)(2),…,x(0)(n)]。令X(1)(k)=[x(1)(1),x(1)(2),…,x(1)(n)]为X(0)(t)的一阶累加生成,其中,x(1)(k)=∑kt=1x(0)(t),k=1,2,…,n。

通过累加生成削弱原始数据的随机干扰,突出系统所蕴含的内在规律。对生成数据列X(1)建立一阶微分方程:

dx(1)dt+ax(1)=u (1)

定义yn=[x(0)(2),x(0)(3),…,x(0)(n)]T。则x^(1)(k+1)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x^(1)(k+1)=[x(0)(1)-ua]e-ak+ua(2)

进而,GM(1,1)模型的时间相应式的累减还原值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x^(0)(k+1)=x^(1)(k+1)-x^(1)(k)(3)

当k≤n时,称x^(0)(k)为模型模拟值;当k>n时,称x^(0)(k)为模型预测值。

2.模型应用

(1)2014—2018年中国产业结构演变预测。灰色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经济系统属于本征性灰色系统,其把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经济变量的变化随机过程看作是灰色过程。本文分别利用1978—2013年三大产业产值拟合成产值变化曲线,根据预测总产值得到2014—2018年三大产业结构的预测结果。拟合曲线如图3—图5所示。

图3描述了第一产业在1978—2013年的真实值波动状态,这种波动在2000年前后变化较为剧烈,而其他年份相对较为平坦。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方法,可以将上述第一产业产值数据拟合成为一条近似抛物线曲线,该曲线总体呈上扬趋势。图4描述了第二产业产值拟合曲线及对应的真实值。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中期这个时间段,预测值曲线和真实值曲线能够较好吻合,在2000年以后预测值曲线有偏离真实值曲线的趋势,这主要因为灰色模型建立的是生成数据模型而不是原始数据模型,因而可以从杂乱的数据表面寻找到规律。而在总体上,拟合曲线呈上扬趋势。图5描述了第三产业产值的拟合曲线与真实值曲线的对比情况。与第二产业预测曲线类似,第三产业的拟合曲线在2000年后也呈现出偏离真实值曲线的趋势,而且这种偏离趋势更加显著。综合比较上述三大产业的上扬趋势,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产值拟合曲线变化在2000年后变化曲率更大,反映了第三产业在这一时期内的迅速发展态势。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根据各产业产值拟合曲线进一步推测出中国2014—2018年产业结构预测值,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预测的数值采用各产业在总体经济中所占的百分比形式,而非具体产业的产值。

表1预测结果显示,就产业结构而言,2014—2018年第一产业比重持续迅速下降,下降了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缓慢下降,下降了0.2个百分点,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趋势将呈减弱趋势,但这种减弱趋势具有一定限度;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了2.3个百分点,表明第三产业将继续迅速发展,主导地位不会改变。可以看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产业结构将保持“三二一”的高级化趋势发展格局,这与王庆丰得出的预测趋势一致[13]。

(2)2014—2018年中国就业结构演变预测。

本文利用1978—2013年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拟合成三大产业就业的变化曲线,然后根据此拟合曲线预测就业人数变化,进而得到2014—2018年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的预测结果。拟合曲线如图6—图8所示。

图6描述了1978—2011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真实值曲线及预测值曲线,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真实值曲线在1990年发生了较大幅度波动,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与1990年的中国经济政策导致就业人数急剧变化有关。而灰色预测模型拟合出的曲线在1979年发生了波动,而1979年以后预测值曲线总体呈稳定的下降趋势。图7描述了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真实值与预测值曲线,可以看出,真实值曲线围绕预测值曲线呈对称状态分布,预测值曲线在1979年出现明显跃升后,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状态,而增长变化速度基本保持稳定,这也反映出中国第二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性投入下,一直处于并长期保持持续平稳增长状态。图8描述了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真实值曲线与预测值曲线,从真实值曲线来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总体上升趋势明显,预测值曲线对真实值曲线的拟合度较前两者准确性高。以上数据结果表明,相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较为剧烈,但通过灰色预测模型方法仍可以寻找出其变化规律。

根据以上分析,根据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拟合曲线,可以推测出2014—2018年就业结构预测值。预测结果如表2 所示。

就业结构预测结果显示,2014—2018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缓慢下降,5年间下降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稳中略降,5年间仅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5年间上升6.9个百分点。可见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第三产业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到2015年底,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将超过第一产业,第三、第二和第一产业就业结构比例将演变为43.1∶29.1∶27.8,呈现“三二一”格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将呈现一致的高级化格局结构。

五、结 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呈现出某种内在互动关系,而经济的健康运行要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适应、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1978—2013年中国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数值拟合的方法绘制出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趋势曲线。考虑到灰色理论的可以通过少量的、不完全的信息对未来状态进行预测的特征,因此,利用灰色预测模型方法对2014—2018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总体经济中所占的百分比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第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趋同效应,即在格局分布上会逐渐趋于一致。经济的有序发展要求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互适应,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将会影响就业结构的变动;另一方面就业结构调整也是产业结构演进变化的重要内容,合理的就业结构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上研究表明,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而就业结构为“三一二”格局,虽然两者之间不具有匹配性,但是本文预测到2015年年底,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将均呈现一致化的“三二一”格局,即两者随着时间的推进,将具有趋同效应。

第二,就业结构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的时间滞后于产业结构。滞后是一个时间概念,主要指就业结构在时间维度上落后于产业结构的程度,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另一种体现形式。就业结构滞后时间过长将会造成严重的失业,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关于滞后时间的测算目前尚无准确有效的方法。本文利用灰色预测模型的方法对滞后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在2013年呈现出“三二一”格局,而就业结构将在2015年底才会呈现这一格局,就业结构的“三二一”格局相对与产业结构滞后两年实现。这一预测方法为解决滞后时间测算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第三,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化曲线,就业结构的真实值与预测值变化曲线表现得更为剧烈。这主要是由于就业人员受产业结构影响的同时,还受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的制约,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无法自由流动。此外经济体制转轨所引发的产业运行格局的不确定性以及劳动者就业的不稳定性,均可影响就业人员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的分布。因此,从整体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来看,就业结构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 Fisher,A.G.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Production[J]. Economic Record, 1939, 52(15):24-38.

[2] Kuznets,S.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M].Boston: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161-182.

[3] Kuznets,S. Modern Economic Growth: Findings and Reflection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69(12):247-258.

[4] Chenery,H. Patterns of Industrial Growt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0,175(50):624-654.

[5] Chenery,H.,Syrquin,M.Patterns of Development:1950-1970[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152-153.

[6] Fabio,M.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Industrial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 2002,78(13):387-414.

[7] Carolina,C. The Relative Weight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in Europe: An Innovation Perspective[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0,259(76):709-722.

[8] Iwao, O.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The Experiences in 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1955-68[J]. The Developing Economics,1976,14(4):341-365.

[9] 李江帆,黄少军.世界第三产业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31-33.

[10] 张守一.美国产业与就业结构变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7):14-16.

[11] 景跃军.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28-121.

[12] 徐广军,张汉鹏.美国产业演进模式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7):65-68.

[13] 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45-76.

[14] 奉莹.中国就业结构演变及就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定量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5] 梁艳菊.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10):5-10.

[16] 胡华敏.河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7,(9):206-207.

(责任编辑:徐雅雯)

猜你喜欢

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产业结构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