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言语社区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方言——以农二师28团为例

2015-12-23杨婷

关键词:社会阶层

从言语社区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方言
——以农二师28团为例

杨 婷

(新疆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将兵团农二师28团视为一个独立的言语社区,分析28团“团话”的产生和发展。语言变异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会阶层。这些因素导致不同籍贯的职工来到了一个新的言语社区后,语言发生了变异。

关键词:言语社区;语言变异;团话;社会阶层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5.04.062

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4-07

作者简介:杨婷(1990—),女,四川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概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1954年10月7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部分部队组编而成。 在1954年成立之后,全国各族人民支援边疆建设,各行各业劳动者以集体或个人组合形式陆续来到新疆,形成了新疆的第三次大移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数众多,规模庞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群体。现有250.12万各族职工,组成14个师局、174个农牧团场以及720多个独立核算企业。每一个师都有自己的历史由来,比如说农二师是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库尔勒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六师。农二师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巴州地区的存在。

2语言变异理论及言语社区

2.1语言变异理论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语言变异研究。20世纪60年代,拉波夫等人不断从事语言变异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也不断充实了语言变异理论,开创了语言变异研究。

“语言变异(languangevarication),是指在语言的使用和发展过程中,语言在发音、词汇、语法、语体、语言风格或语言的表达方式等层次上,在语言的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和变异。”“在使用过程中的语言符号,对于不同的个体或不同的环境,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变异形式存在着。所以我们可以说,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的各种变异形式构成的系统。”

2.2言语社区理论

言语社区(Speechcommunity),也有人译为“言语社团”“言语共同体”“语言社会”或“语言集团”。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布龙菲尔德就对言语社区进行了研究,在他的《语言论》(languange)中就有专门的章节论述了言语社区。他认为,“一个言语社区就是依靠言语相互交往的一群人;(但言语社区内部存在着变异现象,某个社区内部的言语之所以不同是由于交际密度的不同而造成的)(bloomfie,1933:42)”。随着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很多学者也在不断完善言语社区理论。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访谈及问卷调查

3.1农二师的历史

农二师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老部队,他的前身为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组建于1947年2月,其骨干来自三五九旅和晋绥军区。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成立后,农二师归属兵团建制,成为少数几个成立较早的师。

兵团农二师的师部在巴州库尔勒市,也是笔者的家乡。19个农牧团场呈星状分布于巴州境内。让人比较奇怪的是,几乎每一个农牧团场的“团话”都有不同。

3.2农二师访谈实录

笔者生长在巴州库尔勒市,是兵团农二师的所在地,经常听别人说,不同的团场说的“话”也不同。农二师28团距离库尔勒市区较近,有熟悉的人在那里,很适合做调查,进一步了解28团的“团话”的情况及形成原因。

笔者专访了兵团农二师28团团部工作人员,了解农二师28团屯垦移民类型。

第一次访谈时,笔者对李主任介绍自己是来自新疆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想了解一下农二师28团的一些情况,他开始有些不太信任我,但我给他介绍了我这次调查主要是想了解28团的“团话”的具体情况以及形成原因,他觉得“团话”这个词很有意思,慢慢跟我介绍了他知道的具体情况。

他听我介绍说,由于农二师的各个团场相隔比较远,一般只是团里内部的职工形成一个小社会,与地方的接触也比较少,所以形成了一个单独的“言语社团”。如果这样看,我们可以把每个团场看成一个单独的“言语社团”,一个团场就是一个单独的小社会,影响“言语社团”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有很多,比如性别、年龄、阶层、职业。他听着我给他介绍这些名词,逐渐对我的调查产生了兴趣,于是给我介绍了很多相关情况。

首先,他介绍了农二师28团的历史。兵团农二师主要是来自解放军步兵第六师,1953年奉命集体转业组建成农二师。28团位于库尔勒市境内,团部驻扎在博古其。前身是孔雀一场,组建于1956年,1969年更名为28团。下辖农业生产连14个、其他单位11个,总人口6 838人。

其次,他介绍了兵团农二师人口来源。1956年建团时有一次大的人口流动,除此之外还有1959年5月接收沈阳军区转业军官及家属。1962—1966陆续接收安置沈阳、济南、兰州军区复员、退伍、转业军人等。主要包括1954年接收山东支边妇女123人;1958年接收湖北地区青壮年及家属47人,接收江苏省青壮年及其家属34人,接收四川省支边人员189人,接收河南省支边人员1 585人;1960年安置湖北云梦县及孝感县青壮年及家属,共计59人;1961—1965年接纳上海知青156人,接纳天津知青56人,以及国家统一分配的院校毕业生;自50年代中期开始,除70年代外,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分配到师;上世纪六十年代成立了湖光纺织厂,大批劳动人口迁入;上世纪八十80年代以后有一批来疆务工人员。

李主任估算,在这些人口中河南人占65%以上,四川人占30%,其余的都是各个省份的人,如山东、湖北、江苏、安徽、天津、陕西、重庆等地的人口。

最后,他向我介绍到,巴州地大物博,被称为“华夏第一州”,所属团场被分散到各个垦区。其中28团属于库尔勒垦区,而24团、25团等位于焉耆垦区,还有比较典型的36团位于若且垦区,34团位于塔里木垦区。不同的团场的“团话”都不太一样,即便是属于同一个垦区的周边的团场“团话”也有很多的不同。

旁边的27团由于四川籍职工多,所以他们的“团话”是四川话。22、23、29团是焉耆的“回回话”,主要原因是靠近焉耆县。

3.3问卷设计

对他进行访谈之后,笔者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是农二师28团的职工,形式是随机抽样调查,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地区,例如团部机关和菜市场(团部门口)。

访谈问题主要是想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28团的“团话”是哪种方言?笔者生活在库尔勒地区,通过与别人的谈话了解到库尔勒附近每个团的“团话”都略有不同,所以想了解一下28团的“团话”是哪种方言。

(2)为什么是这种方言?语言和社会是“共变”的关系。农二师兵团人口来自五湖四海,个体的语言来到了一个新的社会,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个变化一定是适应这个新的小社会的。是什么因素导致个体语言的变异?戴厦庆的《社会语言学》指出语言的变异与性别、年龄、阶层、行业有关。那么在农二师28团职工语言变异过程中,起最主要作用的“社会变量”是什么?

4问卷分析

4.1调查问卷的数据

本次调查在兵团农二师28团团部门口的菜市场,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菜市场人员比较密集,有一些人是刚从团部办事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对团部的工作人员进行的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

问题1:您的年龄?调查结果如下表:

年龄段A.10—20B.20—30C.30—40D.40—50E.50—60F.60—70频数48121412

本次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30—50岁这个年龄段,因为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便于回答问卷的问题,同时对28团的情况也有一定了解,接受调查的态度也比较好。

问题2:您的性别?调查结果如下表:

性别A.男B.女频数2624

调查对象的男女数量基本相同。

问题3:您的族别?调查结果如下表:

族别A.汉族B.维吾尔族C.蒙古族D.回族E.其他频数50

本次调查全部是汉族,因为农二师28团主要都是汉族人。

问题4:您来新疆多久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时间A.1—5年B.5—10年C.10—15年D.15—20年频数62186时间E.20—30年F.30年以上G.原住民频数88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42人是在兵团农二师28团生活至少10年以上,有24人在这里至少生活了15年,有18人在这里生活了20年以上,有10人在这里生活了30年以上,有2人是原住民。应该说这些受访者对农二师28团的情况很了解,调查真实、可信。

问题5:您的祖籍?调查结果如下表:

省区A.四川B.河南C.山东D.河北E.安徽F.新疆频数82741省区G.湖北H.天津I.江苏J.上海K.陕西L.重庆频数442

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出,河南籍职工占了大多数,占总数的54%,四川籍职工人口占总数的16%。

问题6:平时说话时会带维吾尔语腔调吗?调查结果如下表:

选项A.会B.不会频数50

农二师28团主要是汉族职工,基本没有少数民族,他们的“团话”里没有夹杂着维吾尔语的腔调。

问题7:您能分清z、c、s和zh、ch、sh吗?(能否区分“四”和“十”)调查结果如下表:

选项A.能B.不能频数428

可以看出28团职工使用的“团话”可以分清楚平舌音和翘舌音。

问题8:您平时在外交流使用什么方言?调查结果如下表:

选项A.河南方言B.四川方言C.普通话D.新疆方言E.山东方言频数2681222

大部分的28团职工选择的是河南方言,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也了解到,28团职工说的普通话也是夹杂着河南腔调的“普通话”。他们在这个团场内部就是说河南口音的“普通话”。

问题9:您认为大家在团场使用最广泛的是什么方言?为什么是这种方言?调查结果如下表:

选项A.河南方言B.四川方言C.普通话D.新疆方言频数3810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38人认为28团使用最广泛的方言是河南方言。有34人告诉笔者,农二师28团在1956年建团时,第一任团长就是河南人,在28团河南人最多。

4.2结论

(1)28团的人口主要是汉族人,“团话”是河南话,而不是四川话。

通过调查了解到农二师28团主要都是汉族人。通过调查笔者也了解到农二师23、24团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兵团农二师团部位于巴州库尔勒市,是蒙古族自治州,蒙古族较多。 通过问卷的第六题可以看出农二师28团主要是汉族职工,基本没有少数民族。而接近若羌的36团,由于少数民族比较多,他们的“团话”里夹杂着维吾尔语的腔调。

从职工各个省份所占比例来看,河南籍职工占了大多数,占总数的54%,四川籍职工人数也比较多,人口占总数的16%。从问卷的第七题可以看出,28团的职工是可以分清楚z、c、s和zh、ch、sh的,说明“团话”一定不是四川话。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只有个别的四川籍职工受到方言的影响分不清楚平舌音和翘舌音。

(2)28团的“团话”是河南方言,准确地说是河南籍职工说的是正宗的河南方言,而其他籍贯的职工说的是带河南口音的“普通话”。

一种方言不仅仅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还包括自己独特的词汇。在指称一个事物的时候,不同的方言赋予这个事物的名称是不一样的。

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由于农二师28团的职工籍贯不同,先习得的是自己的方言,在学习方言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方言对这个事物的指称。例如:在普通话里叫红薯,在河南方言中称地瓜,四川方言称红苕。笔者了解到,28团的四川籍职工在与外界交流时,指称事物时还是使用自己的方言名称或者普通话的名称,但是语音、语调有所改变,都带有河南口音。一般来讲,学习一种方言,语音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而指称事物名称的词汇却数量较多,学习起来并不十分容易。所以说,28团的河南人说的是正宗的河南方言,而其他职工说的是带河南口音的“普通话”。

(3)28团的“团话”形成的原因。

如果把28团内部看成是一个“言语社区”,那么,除了河南籍职工以外的所有职工,他们的语言由自己的方言变成了河南方言,语言变异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社会阶层。社会阶层的不同,第一任团长是河南人,团部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也是河南人,是形成28团“团话”是河南方言最主要的原因。

语言的使用不仅因情景、地域的不同而变异,也因各种社会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形成变体。这种社会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变异叫社会变体。标准语言、社会阶层和教育、性别差别、权势和平等都是影响语言应用的社会因素,影响着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属性。

在语言变异的研究中,社会阶层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外部相关因素。米尔罗伊和戈登指出,“社会阶层变项在语言变异,至少是在工业化地区的语言变异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任何一个有责任的社会研究者都不能回避,至少是在某个研究层面,考虑社会阶层变项。”

由于团长是河南人,团部的办公人员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河南人,职工们办事都需要学会河南话,跟他们进一步交流。河南方言逐渐成为一种优势语言,所有的人都为了让自己在这个单独的“语言社团”里获得更多的影响力,于是说话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带上河南腔调。在掌握河南口音之后,他们能更方便地与这个团场的职工进行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及机会,更好地在这个小社会中生活,语言也由自己的方言变成了河南方言,语言产生了变异。

在28团内部河南话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显威望”。拉波夫的一个经典案例,讲的是在纽约市,处于上等阶层的中产阶级发(r)音的标准具有较高的“威望标准”,成为其他阶层特别是较低等级的人学习的楷模和对象。这种社会公认的威望标准被称为“显威望”或“公开的威望”。长期以来,普通话被认为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的人的语言标志,国家也在大力推广普通话。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言和社会的通用语言,具有较高的“威望”标准。而在28团这个封闭的小社会里,河南方言作为团长和大多数团干部使用的语言,它具有其他方言所没有的“威望”,因而受到大家的追崇,是大家学习的对象。可以说,河南方言在28团具有“显威望”,是强势的方言。

参考文献:

[1]张廷国,郝树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45.

[2]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6.

[3]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40,169.

责任编辑:李增华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浅谈新时期下湖南统战工作格局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性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不同社会阶层体育消费意愿和行为的比较研究
基于社会阶层与文化视角的营销传播研究
城市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研究
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问题
加强民主党派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