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

2015-12-22于晓

学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质疑思维能力兴趣

于晓

摘要: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不是知识的拥有者,而是能够运用知识进行发现的创造型人才,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其中更是具有重要作用。改革教学模式,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笔者现从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的提问与学生自主提问这三方面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 思维能力 兴趣 问题 质疑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103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只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重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观念,跳出传统教学的怪圈,解放思想,创新方法,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情感作为推动思维的动力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是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进行枯燥而机械的讲解,而是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要以情感作为学生思维的推动力量。

(一)展现教师魅力,拨动情感

教师的情感与情绪对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具有重要的影响,或积极或消极都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因此教师要具有很强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与情绪控制能力,不要将在生活中的情感带到课堂教学中来,只要一走进课堂就要表现出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心态。这样在教师的熏陶与感染下,学生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以高涨的情绪、饱满的热情、兴奋的状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积极发言。

(二)深入挖掘教材,引发情感

每一篇文章都并不是词语的堆砌,而是包含着作者最为真挚的情感,但这些情感并不是附属于文字,而是渗透于字里行间,是需要学生用心来体验与感受的。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画面与音乐来渲染氛围,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滕王阁序》一文,教师就可以首先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展现海天一色的壮丽秀美的风光图集,并配以悠扬动听的背景音乐,播放课文录音。这样用画面与音乐来渲染氛围,更能营造愉悦而宽松的环境,传递出积极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阅读。

二、以问题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疑问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没有悬念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要精心设问,以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问题要具有针对性

即要搞清楚为何而问,要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否则没有目的的随意提问,不仅不能成为学生探究的推动力量,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陷入机械的解答之中。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是在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或是为迷茫困惑中的学生指明方向,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才能成为学生探究的动力,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独立而主动的思考活动,实现学生有深度的思维活动。

(二)问题要具有探索性

探索性问题是界于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样才不会因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而无法探究,学生才能以问题为主线来展开主动探究,能够全程参与到探究中为,享受智力角逐所带来的乐趣,才能使问题成为培养思维能力的契机。如在学习《药》一课时,在学生理出明暗线的双线结构后,我让学生来思考:这篇文章为什么要以华老栓买“药”为明线,夏瑜就义为暗线?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可以通过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传统教学中的提问大多是标准答案的封闭性问题,如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固然可以起到巩固所学的目的,但也容易限定学生的思维,而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要设计出更多的开放性问题,不是拘泥于教材,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固定思维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思维,实现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独创性。

三、以质疑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学的最高准则并不是让学生来解决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提问。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自主地提问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要只是让学生就问题本身来展开探究,而是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能够勇敢地发表个人不同见解,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教学权威,而是要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实现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营造民主的氛围,不仅要允许学生提问,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与引导学生提问,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怕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而是要以动态的眼光来处理,以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引导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使之成为学生探究的新起点,在交流与讨论中进行思想的交汇与思维的碰撞,使课堂处于不断地动态生成中。如在学习《六国论》一课时,我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提问,其中有一个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六国破灭仅仅是因为弊在赂秦和“盖失强援”吗?我并没有武断地否定学生,而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发表个人观点。在教师的鼓励与启发下,学生针对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得出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秦国本身就很强大,而六国与秦相比过于弱小,且没有凝聚力,必败之。有的认为历来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时的形势统一是必然趋势,并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国家可以改变的。这样的教学基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学生摆脱了传统教材的束缚,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展开深入的思考,得出不同的见解,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加发.质疑问难 启迪思维——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2009(5).

[2]季树芸.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5).

[3]张爱香,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如何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3(5).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质疑思维能力兴趣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