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

2015-12-22

学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凳子生活化数学知识

(河北省平山县东回舍镇初级中学小学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

董红梅

(河北省平山县东回舍镇初级中学小学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体验生活、观察世界,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课堂生活化数学知识数学价值

所谓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就是从学生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捕捉身边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尽量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上升为数学知识,乃至科学知识,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特点,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很适合处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为了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有实效,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具有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数学信息,进而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最终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抽屉原理”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抢座位的数学情境。讲台上放一个凳子,邀请2位学生上来做这个游戏,随着下面一位学生蒙住眼敲饭盆开始,2位学生围着凳子转,等到敲击声戛然而止,看谁能抢到凳子。学生瞪大眼睛看着,随着游戏结束,学生有的为抢到凳子的学生欢呼,有的为没抢到凳子的学生遗憾。结束后,在安排3个学生抢2个凳子,最后2个学生抢到凳子,一个学生失利。继而再安排4个学生抢3个凳子,结果又有1名学生没抢到。学生情绪高涨,这时,我引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议论纷纷,在我的引导下达成一致意见:只要凳子比人多1个,总会有一个人抢不到凳子。我再追问:如果允许2个人坐一个凳子呢?“那就会总有一个凳子上坐两个人。”学生回答。由此,我引出,这就是最简单的“抽屉原理”。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情境中学习,不但兴味盎然,主动学习,而且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一定更加透彻。

二、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该尽量让学生多接触社会,贴近生活,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数学练习,才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运用。要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句话的含义,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并且真正体会“学习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逐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一课时,先通过谈话导入:今年国庆节人民商场搞活动:我看上了两款羽绒服,颜色款式差不多,只是品牌不同,一个是波司登,一个是雅鹿。波司登羽绒服吊牌上标明“白鸭绒,含绒量90%,价格598元”;雅鹿羽绒服吊牌上写着“白鸭绒,含绒量80%,598元”。同学们,你们帮老师参考一下,我该如何选择呢?很快有学生开始踊跃发言:“既然款式、颜色差不多,那么我认为同样用白鸭绒填充,价格也相同,就应该选含绒量高一些的,这样的羽绒服可能会更暖和一些吧!”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出“百分数”的概念,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在生动有趣、欢声笑语中被学生消化了。而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后,我认为课本上的知识还没有充分和实际生活联系,于是,我给出一些含百分数的成语如“一箭双雕、百发百中、半壁江山、百里挑一”等让学生联系本课所学知识,把这些成语用百分数表示出来。这些教学事例都充分说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现象入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的生活经验转化为间接的数学知识,再把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及成就感,也就是“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三、通过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尤其是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着特殊的使用价值,我们要教会学生不但要活学,还要活用,使数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服务,让学生真正领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课时,学生已经理解了比的含义,比各部分的名称,和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区别。但我认为仅仅掌握这些课本上的比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比的重要性和乐趣,因此,我在课堂上设置了这样一个生活问题:在球赛中,参赛双方的最后比分是3:1,这里的3:1是不是比呢?学生众说纷纭,经过讨论,我引导学生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赛场上的比分表示的是双方分数差距,而不是比。由此我又进一步进行知识拓展:一般以肚脐眼为界,人的上半身与下半身的比大概是1:1.4,这个比就是“黄金分割”,而美神维纳斯的雕塑就是非常符合这个比例的,因此,我们在欣赏雕塑时,会给人美的享受。很多著名建筑长和宽的比的设计,以及节目主持人在舞台上的站立位置都是符合“黄金分割”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就这样比的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活。

上述这些例子都是从实际生活入手,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令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也会感到轻松、有趣。所以我们在教学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总之,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一定要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重要原则。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凳子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抢凳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抢凳子
小凳子
三根腿的小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