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臣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2015-12-21段钱龙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后主宋太宗寇准

段钱龙

说起南唐灭亡,不得不提张洎(jì,934-997)这个人。

张洎在南唐混得风生水起,并且在降宋之后也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为降臣出身第一人。可是,在世人口中,张洎不过是一个背信弃义、罔顾忠义的小人。那么,张洎是如何攀上高位的呢?

当南唐重臣李平、潘佑得到后主李煜宠幸时,张洎努力巴结两人。等到后主李煜因为潘佑言辞过激而有几分恼怒时,张洎看准时机,落井下石,在后主面前大肆毁谤潘佑,说潘佑如何自大,如何藐视君王。后主大怒,最后赐死了潘佑、李平。张洎得以成为朝中第一文臣,把持军政大权数年。

等到南唐都城即将被攻破,总领南唐军国大事的吏部侍郎陈乔、张洎两人很是恐惧。数年来,两人力劝后主李煜对抗宋朝,此时南唐灭亡就在旦夕,一旦宋军入城,两人必死无疑。陈乔就找到张洎,商量两人一起自杀,以回报君王。陈乔神情激动,让张洎不得不点头。两人带上妻子儿女一起来到王宫,陈乔当面向李煜请罪,说:“是臣辜负了陛下,如今国家覆亡就在旦夕之间。如果朝中官员有人诘难主公,臣愿以一死谢罪。”张洎无奈,也只能跪在陈乔一侧,可一句话也没说。

李煜原本心情很差,也有些埋怨陈乔、张洎,可真的看到两人来到面前主动求死,又起了怜悯之心。毕竟掌握国家大权的乃是自己,两人不过是顺从自己的意思罢了。李煜就告诉陈乔:“天命如此,卿家就算一死,也无济于事。”陈乔闻言万分感动,痛哭流涕。两人一起离开。

到达办公的澄心堂,张洎劝说陈乔:“既然主公已经发话,那我们怎么可以违背?”可陈乔坚持,最终上吊而死。等到陈乔上吊之后,张洎左右为难,最终打定主意不死。可两人同日请死,消息已经在百官中轰传开来,此时自己独生,世人将如何看待?

张洎非常聪明,主动找到后主李煜。李煜果然询问,为何张洎独生。张洎忙解释说:“臣和陈乔共同掌管国政。现在国家即将灭亡,本应当一起赴死。可念及主公即将入朝(被押送到汴京,编者注),身边没有得力大臣陪同。自己之所以不死,正因为想到将来。”李煜本是一个菩萨心肠的人,也没有要处死二人的意思。既然张洎已经说明原因,李煜也就不再追究。

李煜好糊弄,可南唐百姓却对张洎恨之入骨。等到后来张洎随同南唐官员一起来到汴梁,宋太祖接见降臣的时候,宋太祖特意又问起这件事情。

宋太祖先问南唐宰相徐铉,斥责徐铉为何不劝李煜尽早归降。徐铉虽然是个降臣,却颇有气节,他说:“臣作为江南大臣,如今国家却已经灭亡,本就是死罪。陛下您何必追问其他呢?”徐铉的回答不卑不亢,倒让宋太祖很是尊敬,马上改换脸色,说:“哎呀,真是忠臣啊。既然如此,希望你以后能够像侍奉李氏一样侍奉朕。”宋太祖特意命人给徐铉赐座,好言安慰,如同当初优待后周旧臣一样。

等到接见张洎的时候,宋太祖又责备张洎:“就是你张洎唆使李煜不肯投降,使得两国交兵,拖延到今天!”宋太祖拿出缴获的张洎起草的调遣救兵拒降的蜡书,张洎只能叩头请罪。

张洎虽是小人,却颇有才学,明白自己的性命就在宋太祖的转念之间。张洎分辩说:“这蜡书确实是微臣所写。只是‘犬吠非其主。作为江南官员,自然要为国主尽忠。这蜡书只是其中之一,我还写了许多这类的书信呢。”宋太祖久闻张洎之名,本想着优待忠臣徐铉以收揽人心,杀掉奸佞张洎以平息民怨,今天看来,张洎倒也有几分骨气。

赵匡胤反复打量张洎,看张洎竟然仰头直视,竟然一点不怕死的样子,就说:“张卿家很有胆量嘛。今天我就不处罚你了。你如今侍奉我,希望能够和以往一样忠诚啊。”

数年之后,宋太宗即位。张洎拉帮结派,希望宋太宗能够给自己升官。可宋太宗想着张洎在南唐的表现,这样的人怎么能够留在身边呢?

宋太宗把出身江南的几个官员叫到宫中,询问当初张洎在江南表现如何,是不是真的如同世人所言,毁谤忠臣,杀害潘佑、李平等等。那几个官员异口同声地告诉宋太宗,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是潘佑说话太直接,李煜自己不忿才杀了潘佑、李平。世人都以为是张洎主谋,其实冤枉他了。宋太宗听后放心许多。

其实,这班江南官员大都官卑职小,到达汴梁之后更觉得低人一等。当时南唐出身的官员,以徐铉和张洎官职最高,徐铉低调,心中一直愧疚,与昔日的友人都很少来往。可张洎则不然,经常把江南的一些官员召集在一起,喝酒聊天,相约彼此援引。众人都盼望张洎升官,然后拉自己一把。此时宋太宗问到他们,又怎么会说出实话呢?

于是,张洎在后主眼中,在宋太祖、宋太宗眼中,竟然都成为一个有品格、有忠义的官员。

张洎除见风使舵外,还特别擅长搭建关系网。他来到汴梁,首先和太宗朝的红人寇准混在一起。当时,张洎是吏部的考功员外郎,而寇准是吏部负责人。寇准年轻气盛,一些四五十岁的老臣都看不惯寇准的嚣张样子,寇准也不屑和那些老人家来往。张洎则不然,自己年纪已经一大把了,在南唐就已经做到翰林学士,也算是官场老前辈了。张洎工作很努力,白天在官衙办公,晚上就睡在官衙。张洎如此,是要保证自己第二天一早可以在官衙门前迎接到寇准。张洎知道寇准看不起自己,于是拜见寇准时只是深深行礼,然后自动离开,从不说什么讨好的话。一晃大半年过去,张洎天天如此,月月如此,每天准时拜见寇准,却从不提任何要求。

一开始寇准比较厌恶张洎,后来却渐渐很享受这种待遇。后来,寇准主动留住张洎,问长问短。张洎为等这一天做了许多功课,寇准的每个提问,张洎都能够简明扼要地予以回答,并且和寇准心中所想答案惊人一致。寇准很开心,于是称呼张洎为兄。

既然张洎如此贴心,寇准投桃报李,在宋太宗面前多番推荐张洎,于是,宋太宗任命张洎为翰林学士。南唐降臣张洎经过数年的蛰伏,终于又混入了北宋高层。

当然,张洎也明白,宋太宗对自己还是有所疑忌。于是张洎也没有忘记把精力用在宋太宗身上。

宋太宗喜欢写诗,张洎把以往宋太宗写的一些诗歌都找来,仔细品读,一首诗就写了几千字的心得体会。张洎把厚厚一本读诗心得呈送给宋太宗,宋太宗看后大喜,命令宰相把张洎召到中书省予以嘉奖。同时,宋太宗还在朝会的时候公开表扬张洎:“张洎富有辞藻,虽然官至学士,依然苦心读书,实在是江东士林第一人也。”

不久,遇上节庆日,宋太宗大宴群臣,席上宋太宗兴致很高,当场赋诗一首。之后,宋太宗命令把自己的诗歌传给在场的官员,百官看后都大加赞赏。散会之后,张洎用心揣摩,又写了几千字的分析文字,由宋太宗诗意,发挥出治国必须戒骄戒躁,严禁奢侈浮华之风的深刻含义。朝会时张洎当众朗诵,宋太宗大喜,下令把这篇文章交给史馆,下令务必记载在史册之上,使自己的德政能够传之后世。宋太宗还特意给张洎题诗一首,用草书写成。张洎装裱起来,挂在中堂,连宰相看了都羡慕万分。

当时,宰相李昉年老请辞,次相吕蒙正升格成首相,吕端、寇准都依次递升。参知政事出现了一个空缺。寇准力荐张洎出任,宋太宗大笔一挥,予以批准。降臣张洎通过十数年的不断“努力”,最终成为太宗朝参知政事,进入了宰臣行列。

猜你喜欢

后主宋太宗寇准
“溜须”典故的来历
“眼中钉”的由来
武侯祠
吕蒙正送瘦马劝谏
忠言的力量
乐不思蜀
南唐遗梦
背后说人“好话”的王旦
宋太宗自导“写生门”
与李煜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