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玉祥怎样研究文学

2015-12-21贾熟村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冯玉祥

贾熟村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北京,100006



冯玉祥怎样研究文学

贾熟村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北京,100006

摘要:冯玉祥幼年失学,但他勤学不辍,对文学下了很大功夫。冯玉祥研究文学的目的不只是风花雪月,闲情逸趣,更重要的是唤醒民众,抗战救国,建设国家,复兴民族,数十年如一日,对于抗战胜利、国家建设、复兴民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功不可没。

关键词:冯玉祥;文学研究;抗战救国;复兴民族

1 有关人物

2 冯玉祥怎样研究文学

1920年12月8日,冯玉祥在日记中写道:“《左传》为军人必读之书,余当先读之以为提倡。”[5]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用事实解释《春秋》,文字优美,为文学名著[8]262。1921年12月11日,冯玉祥到手枪队听尤鹤亭讲《三国演义》。1922年12月14日,冯玉祥集合所部官员,令他们轮流朗读《白话文苑》作为对他们的自修教育。1923年9月18日,冯玉祥阅读屈原所作之《九歌》和《离骚》。《九歌》为《楚辞》之篇名,悼念和颂赞为楚而战死的将士。《离骚》也是《楚辞》的篇名,关怀楚国命运,要求革新,文采绚烂,结构宏伟,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3]139。10月21日,冯玉祥又阅读《史记》。《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撰,文笔生动,语言丰富,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4]180。31日,冯玉祥又阅读《白话历史》。11月19日,又阅读《军人国文》。12月22日,又阅读《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为明代冯梦龙所作之长篇小说[3]234。

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吴佩孚的北洋政府。1926年3月,冯玉祥访问苏联,争取苏联的支持。5月,到达莫斯科。8月,离开莫斯科回国。9月,在五原誓师,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年6月,在太原阅读《世界文学大纲》[5]3。1930年2月,又阅读《康熙演义》。8月,又阅读《剑南诗抄》《近世文选》《出师表》《沫若诗集》等文学名著。9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联合反蒋,由于张学良支持蒋介石,冯玉祥等失败。冯玉祥辗转至山西汾阳峪道河隐居[9]199。

1931年6月,冯玉祥在峪道河阅读《白香山诗集》,认为很有教育意义,大受感动,自己发奋,决心也要作诗1 000首,每天争取写成6首。《白香山诗集》为唐代白居易所作,由清代汪立名编著[3]159。从此以后,冯玉祥经常写诗。9月,日本出兵强占沈阳等地。12月,冯玉祥应邀离开隐居一年多的山西,到了南京[10]250。1932年3月,冯玉祥因为其武力收复东北失地的主张得不到蒋介石等人的支持,到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辖区泰安隐居读书。4月2日,冯玉祥与友人郭增恺讨论研究文学的问题,郭增恺认为,研究文学不能停留在阅读前人名著方面,还须自己动手创作新篇,增加实践阅历,冯玉祥深以为然,决定今后在多读的同时,还要多作。6月8日,是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屈原投江的纪念日,冯玉祥认为屈原是值得推崇的伟人。16日,冯玉祥又阅读陆游的诗,认为陆游的诗充满抗战精神。30日,冯玉祥又下决心,要成为一个小小的作家。10月,蒋介石将与韩复榘开战,冯玉祥认为其意在驱逐他,于是他离开泰安,到了宋哲元的辖区张家口[9]284。此时,宋哲元已被南京政府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

1933年1月7日,冯玉祥又开始阅读《红楼梦》,认为《红楼梦》对穷人生活的困难、奴才没有人权等骂得真是好[5]4!《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前八十回由曹雪芹写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高鹗所续,揭露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残酷剥削,歌颂叛逆青年的反抗表现。而且语言优美生动,是我国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3]237。5月,冯玉祥被推荐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大张旗鼓,奋勇抗日。蒋介石主张不抵抗,认为沦陷区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义勇军是土匪,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是“共匪”,冯玉祥领导的抗日队伍是“割据”、“赤化”,与土匪、“共匪”是同类,调兵遣将,磨刀霍霍,要进攻张家口。冯玉祥被迫离开张家口,再到泰安读书。12月,冯玉祥又开始读《高尔基》。《高尔基》系邹韬奋所译之最后一段,工人们亲热地称高尔基是“我们的自己人。”[3]425。

1934年1月,冯玉祥请文学家陈定民给他讲授小品文。3月,又读苏联小说,认为很有意思。5月,又阅读《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优秀篇章描写生动,言语朴素优美,音节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对中国文学发展有深广的影响[3]111。6月,冯玉祥又与范明枢先生讨论、研究《诗经》的方法。10月,冯玉祥下决心,要写一本《读诗经札记》的书。他认为不能不努力的是唤醒大众。要唤醒大众,必须用言语和文字方能有效。言语不能行远,文字能运行且能垂久远。又须有学问、有知识方能说得合理,言之有物。不可以不努力研究学问,不可以不勤奋写作。又认为,革命的人必须拼命写诗,以期唤醒民众,复兴民族。又请邓长耀给他讲授《诗经》。

1935年1月2日,冯玉祥阅读谭丕谟所著《文艺思潮之演进》,认为很有意思,很有教育意义,表示要多读几遍,认真领会。2月,冯玉祥写的《玉祥诗集》已经出版发行,当然,他颇为欣慰。3月2日,冯玉祥认为《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的宣传力量很大,足证文字宣传的重要性。冯玉祥正是读了这两本书,了解了清军入关后的残暴,奸淫掳掠,无所不为,才下决心一定要推翻清朝政府的。3月6日,冯玉祥又阅读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认为写得很有意思,表示要用心细看。5月27日,又读《新文学》杂志中登载的胡适所写的长篇文章,表示还要细细地品其味道。9月9日,又与吴组缃讨论怎样撰写文章的问题。认为吴组缃的写作方法不但特别,并且极好。10月,冯玉祥又阅读《陆游小史》,认为很有教育意义。陆游86岁尚能写诗。11月,冯玉祥应邀到了南京。12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936年1月23日,冯玉祥在日记中写道:“为什么不提倡简笔字?以留有用精神而学外国文字?”“鉴三大哥为我选了十五篇很有教训的文章,为我写了,又为我圈点了、跋了,真使我钦感到万分!我应熟读,我应深思,我应实行,以期有以对鉴三大哥也,以期有以对自己。”鉴三,是邓长耀的字。

1937年1月17日,冯玉祥请陈哲甫给他讲授陆游诗十首,这些诗,都很有教育意义的[5]17。31日,又请陈哲甫讲授《诗经》《七月流火》,其意在讽刺时政。2月5日,冯玉祥决心要撰写一本《诗经》的读本,写一本李白的诗、杜甫的诗、陆游的诗的读本。

1937年4月6日,冯玉祥开始阅读袁枚撰写的《随园诗话》。袁枚在此书中肯定了一些不满封建礼教的诗篇[3]97。冯玉祥读后,赞扬袁枚心平气和,真是达到了字字动人、语语感人的水平。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宋哲元部奋起抵抗,开始全面抗战。11月,冯玉祥等撤离南京,达到武汉。

1938年4月,冯玉祥又开始阅读《陶渊明诗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冯玉祥旧部孙连仲等,在山东台儿庄大战日军,捷报传来,武汉市爆竹震天,火炬游行,万人空巷,欢呼祝贺。冯玉祥异常激动,尚未起床,即写了一首《台儿庄祝捷》的诗。8月7日,冯玉祥特意给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写了一个条幅:“台儿庄,大战台儿庄,倭寇甚逞强,意欲得徐州,陇海归其掌。谁知德公运谋奇,八面围攻出不意。寇军被歼达二万,我获枪炮不可算。此次大胜关系巨,震动内外和天地。全国益增胜敌心,奋勇牺牲不后人。失土收复已有望,前仆后继向前上。胜不骄来败不馁,最后胜利我必得。敬祝德公精神盛,抗敌建国定成功。”李宗仁字德邻,冯玉祥为了表示敬意,故尊称他为德公。24日,冯玉祥又开始阅读《诗经白话解》。12月,冯玉祥等又从武汉撤退到了重庆。

1939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举行了临时会议,作出决议:汪兆铭违害党国,永远开除其党籍,并撤除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3日夜间,冯玉祥用了三个钟头的功夫,写了一首“菜花黄”的诗,对汪兆铭进行了尖锐地斥责。4日,又将此诗送请老舍先生作了进一步加工。28日,是淞沪抗战的第六周纪念日,冯玉祥特意买了一个花篮和数种点心,还写了一首诗,敬赠蔡廷锴。诗中写道:“一·二八,又到来,不能忘,民族英雄蔡廷锴,不能忘,民族英雄蒋光鼐。一·二八,又到来,打倒日本鬼子中国新建造……”7月5日,冯玉祥又赠给魏凤楼图书一本,在书上特意写着:“凤楼同志我弟:努力又努力,努力而不已,努力能到底,打跑日寇皆大喜。”魏凤楼长期担任冯玉祥的警卫事务,后来辞别冯玉祥,返回本籍河南抗日。17日, 因为宋哲元身体不好,冯玉祥又特意赠送给他《儒林外史》《老残游记》《郑板桥全集》《官场现形记》等书,表示慰问。抗战以来,冯玉祥的老部下张自忠将军战功卓著,8月16日,冯玉祥特意请张自忠吃饭并在饭厅墙壁上张贴标语:(1)在退却时,队伍在前头走,张总司令在后边走;(2)在退却时,汽车去载伤兵,乘马去驮病兵,总司令在步下走;(3)真能抄敌后路的是张总司令;(4)真能冲敌之后腰的是张总司令;(5)真能百折不挠、誓死杀敌的是张总司令。吃饭时,请张自忠坐首席,并请他报告战斗经过。

1940年1月23日,冯玉祥在日记中写道:“与王冶秋谈,知他是北大毕业,现在自流井教书,他写一本《中国唐代文学史》,约定明天开始讲报告文学、白话诗、游记等。25日,王冶秋选了三篇文章给冯玉祥阅读:《叛逆的学者》《我见土肥原》《范文澜先生》。冯玉祥读后,认为非常有意思,文词精悍,令人百读不厌。3月1日,王冶秋介绍曹靖华拜访冯玉祥,说曹靖华是研究苏联文学的。5月,张自忠在湖北与日军激战,壮烈牺牲。冯玉祥与王冶秋讨论,怎样撰写纪念张自忠的文章。6月,冯玉祥又与王冶秋一起校对他写作的《我的读书生活》书稿。8月,老舍已经写出了有关张自忠奋斗历史的剧本,念给冯玉祥等人听,征求意见。10月13日,是蒋介石五十四岁生日,冯玉祥特意写了“寿辰”中堂,用来鼓励蒋介石坚持抗战到底。17日,冯玉祥又给郭沫若等人题字,赠郭沫若:“雪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赠田汉:“文界名手,剧界泰斗,田汉先生,民众师长。”赠阳翰生:“清新瘦开府,俊逸鲍参军。”赠国民外交协会:“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挽雷明远神父:“以白种人入中华籍四十年来辛苦宣扬真博爱牺牲永垂典范;承圣主意作敌忾心九一八后奔走抗战冒枪林弹雨竟登天堂。”12月26日,李致远要到抗日前方去,冯玉祥在他的纪念册上给他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的画,在画上题词:“这是谁?他是苏武,乃是汉朝的大丈夫,能忠义,能刻苦,到底不辱,真是爱国的好模范,我们应当作他的门徒。”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国共两党签署了《会谈纪要》。不久,国民党单方面加以撕毁,冯玉祥对蒋介石的幻想逐渐破灭。1946年9月,冯玉祥赴美考察水利。1948年7月离开美国回国,准备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10]274。9月,行至黑海,轮船失火,不幸遇难。

3 结束语

冯玉祥毕生热爱文学,研究文学,认为文学不只是风花雪月、闲情逸趣,更是唤醒民众、抗战救国、复兴民族、建设国家的重要学问。他不仅多方礼聘,敦请很多专家给他讲授,还勤于阅读,勤于创作。蒋介石过生日,他写诗希望他学习列宁,鼓励他坚持抗战到底。李宗仁指挥冯玉祥旧部取得台儿庄大捷,他又立即写诗祝贺。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战功赫赫,他拟定大标语多幅,进行表彰。战友魏凤楼等前往沦陷区去抵抗日军,他又写诗加以歌颂。汪兆铭投敌卖国,他又写菜花黄对汪愤怒斥责。对于各阶层民众的抗日活动,他也出版了《玉祥诗集》,大力鼓舞其斗争精神,使大家都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使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团结奋斗,对于抗战胜利,民族复兴,国家建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简又文.冯玉祥传[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

[2]徐友春.民国人物大辞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3]辞海:文学部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4]辞海:历史分册[M].上海: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出版,1961

[5]冯玉祥日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6]贾熟村.冯玉祥集团的笔杆子[J].潍坊学院学报,2012,12(1):25-28

[7]冯玉祥.我的读书生活[M].北京:作家书屋出版,1947

[8]辞海:哲学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9]郭绪印.爱国将军冯玉祥[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10]孟醒仁.冯玉祥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武艳芹)

作者简介:贾熟村( 1930-) ,河南偃师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

收稿日期:2015-07-25

中图分类号:K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5)10-0059-04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5.10.015

猜你喜欢

冯玉祥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冯玉祥提倡俭朴
冯玉祥提倡俭朴
冯玉祥智斗日顽
寄冯玉祥书
冯玉祥用书画激励抗战
冯玉祥测试张敬尧
联墨双馨
冯玉祥的“五虎将”和“十三太保”
冯玉祥写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