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统计的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主题分布统计与分析

2015-12-21丁洋,张雪梅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位论文图书馆学

基于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统计的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主题分布统计与分析

丁洋,张雪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25)

摘要:文章以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所收录的1991—2012年的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根据课题研究中所制定的“新时期图书馆学研究主题类目表”,以题名为切入点,结合摘要等信息对每篇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分布状态和关注热点,以期从一个方面反映图书馆学学科研究主题的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

关键词:图书馆学;学位论文;主题分布

中图分类号:G25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

作者简介:丁洋,女,馆员。

收稿日期:2015-01-07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octoral and master’s theses on library science based on the Thesis Database Statistics by Wanfang

DING Yang, ZHANG Xue-mei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150025, 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doctoral and masters’ theses collected by Wanfang from 1991-2012 as samples, this article aims at getting an overall view of the trend, distribution, and the focal points of the theses by doctors and masters. By taking the Category of the Research Themes in Library Science in the New Era as a theoretical basis, the titles of the theses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he authors make an analysis and a summary of the themes of theses so as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me distribution and the evolution trend of the researches on library science.

Key words: library science; thesis; distribution of theses

硕博士学位论文是每一位毕业生及其导师多年学习和研究的心血结晶,具有立题新颖、理论专深、针对性强、信息量丰富等特点,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我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在1981年设立于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1991年北京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2年,笔者在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统计到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42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8个。图书馆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学位论文成果,成为研究图书馆学总体发展状态的一个重要途径。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学者主要从关键词的角度对图书馆学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而本文则从文章题名的主题分析入手,以课题研究中所制定的主题类型为分析依据,选取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所收录的截止到2012年的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期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图书馆学主题研究的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为图书馆学主题研究的整体分析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1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将研究范围设定在图书馆学的主题研究上,不包括纯情报学、纯档案学、纯信息学等未涉及到图书馆方面的研究主题。

根据主题词表、文献分类方法等学术成果,初步确定图书馆学研究主题的类型,以此作为样本分析的基本依据。

主题类型设定是否科学、合理、准确,直接关系到本次研究的学术价值,因此,在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初步确定的主题类型进行进一步地修改和完善,同时请专家予以指导和审定,最终形成我们本次研究的分类依据“新时期图书馆学研究主题类目表”(以下简称主题类目表),其中包括一级主题类目9项、二级主题类目71项。

摘要在具体样本分析中,依据主题类目表,以每篇论文的题名为切入点,结合关键词、等信息对其研究主题进行逐篇的分析、归类,对内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主题的,选取其中一个主题作为归类标准,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总结,得出分析结果。

2数据的采集和筛选

本文以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在“专业”项中选取“图书馆学”,在“学位”项中分别选取“硕士”和“博士”,发表截止时间设定在2012年,共检索出1991—2012年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1955篇、1998—2012年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120篇(检索时间2013年12月)。选取篇名、作者、学位类型、授予单位、导师、年份、摘要字段对所检结果按时间顺序进行逐年导出。虽然我们在检索时设定的检索“专业”条件是“图书馆学”,但是这并不能限定文章具体的研究方向,因此,检索结果中包含了一些纯情报学、纯信息学和编辑出版学等主题研究的文章,这些主题并不包含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所以需要对检索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主要清洗掉的研究主题包括:编辑出版方面的研究主题;纯情报学、纯档案学、纯信息学以及它们之间相交叉的研究主题;论述企业和政府的信息、技术、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主题;关于图书的营销、宣传和推广方面的研究主题。最终得到研究样本数据为硕士学位论文1751篇,占总发文量的89.6%;博士学位论文103篇,占总发文量的85.8%(见表1)。

表1 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1991—2012年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采集数据

从表1学位论文发表的数量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变化:90年代是我国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变革调整期[1],专业设置的规模和数量有限,硕博论文数量较少。2000年以后进入复兴期[1],硕士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学位论文数量不断增加,2008—2012年论文数量保持平稳发展状态。博士学位论文数量较少,基本保持较平稳的发展状态。

3样本数据主题分布统计与分析

依据主题类目,对照所检索到的有效样本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751篇、博士学位论文103篇,进行逐篇的题名主题分析,得到一、二级主题研究类目的分类统计数据见表2和表3。

表2 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一、二级主题类目分类排序表

3.1 一级主题类目分布统计与分析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图书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在一级研究主题的分布排名上基本保持一致,所占有效样本数量的比例也大致相当。研究中,我们将硕博士学位论文各主题类目在每一年的发文量汇总后,计算出各级类目研究主题在每一年度占全年图书馆学硕博论文总量的百分比,绘制出比重变化趋势图[2](见图1)。

表3 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论文一、二级主题类目分类排序表

图1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级主题类目在1991—1999年这一个阶段呈起伏的发展状态,波动比较明显,排在前五位的研究主题依次为“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管理”“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和“文献学”,发文量占到这一时期所有论文总数的94.6%,其中“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管理”是发文最多的研究主题,每年的发文比例都很高,1995—1997年发文比例在40%以上,排在第1位。2000年以后一级主题类目中的各研究主题所占比例呈较平稳的发展状态,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信息资源建设和知识管理”虽然在2000—2012年这一阶段的总发文量仍排在第1位,但是其所占比例在近几年呈下降趋势,而发文量排在第2位的“图书馆服务”在2009年以后比例呈逐年上升状态,在2011年和2012年发文比例占到第1位。

3.2 二级主题类目分布统计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细化我们的研究,更深一层地展现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分布状态,我们依据主题类目表对研究样本进行了二级主题类目共71项主题的划分,硕士学位论文中共涉及其中66个研究主题,博士学位论文中涉及到31个研究主题(见表2和表3)。根据各主题类目占每一年发文总量百分比的变化,我们将其发展状态分为平稳、上升、下降和起伏四类主题进行研究(因为博士学位论文数量较少,所以研究中我们将硕士和博士论文的数据加以合并分析)。

3.2.1 呈平稳发展状态的二级研究主题类目

二级类目中呈平稳发展状态的研究主题较多,其中发文总量排在前30位的有13类:“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图书馆评估”“数字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史、图书馆学史”“文献类型研究”“古籍整理与文献保护”“各类型图书馆管理”“书史、书籍制度”“高校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文化、图书馆形象”“基层图书馆工作与管理”“图书馆职能”“题跋、书评研究”“图书馆学教育”。发文比例变化趋势见图2。

图2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图书馆评估”“数字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史、图书馆学史”“文献类型研究”“各类型图书馆管理”“书史、书籍制度”“图书馆学教育” 是在2000年以前就已涉及到的研究主题。在这期间,研究主题发文比重波动较大,2000年以后呈平稳发展状态。其中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有很多内容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虽然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作为新兴主题,其研究拓展空间很大,如移动图书馆、云计算服务、开放存取、图书馆2.0和3.0。

3.2.2 呈下降发展状态的二级研究主题类目

呈下降发展趋势的研究主题发文量排在二级类目前40位的有:“信息组织、知识组织”“信息检索与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图书馆立法”“信息检索技术”“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管理总论”“信息计量学、文献计量学”“图书馆核心价值”“图书馆合作、图书馆网、图书馆联盟”“图书馆读者权利”。

图3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组织、知识组织”和“信息检索与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是二级主题类目中发文量最多的两类主题,且数量远高于其它研究主题,占总发文量的32.1%,虽然由于学位论文关注点的逐渐增多,研究主题的范围和领域的不断扩大(主题类型从1991年5种增长到2010年、2011年的最多44种),使得这两类热点研究主题所占比例在2000年以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见图3),但是它们仍然是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重点问题,发文比例始终保持在前两位。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从文献到信息再到知识[3],信息和知识的组织与建设,以及如何利用它们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图书馆学研究中始终关注的重点。在“信息组织、知识组织”的主题研究中,对“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的研究内容最多,经统计共有112篇,占到这一类研究主题的35%,说明学位论文对数字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关注;在“信息检索与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研究主题中,以研究“参考咨询服务”的内容最多,共计156篇,占到该类研究主题的56.7%,研究内容以数字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为主。

3.2.3 呈上升状态的二级研究主题类目

二级研究主题类目中呈上升状态的主题不是很多,排在前40位的有:“读者服务”“图书馆服务总论”“弱势群体读者服务”“读者活动与阅读辅导”“图书馆制度”五种。

图4

在这五类比例呈上升趋势的主题中有四种属于“图书馆服务”(见表2和表3),其中“读者服务”的总发文量为95篇,排在二级研究主题类目的第3位,以网络环境下用户行为、用户教育和如何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主要研究内容;“图书馆服务总论”发文量为40篇,排在第13位,以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研究较多;“弱势群体读者服务”发文量为30篇,排在第18位;“读者活动与阅读辅导”发文量为16篇,排在第24位,这类研究主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兴主题,以研究阅读的推广和指导为主。近年来,服务类主题是图书馆学学位论文中最活跃的研究主题,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改变,同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图书馆的价值是通过用户的服务来实现的,只有坚持“用户至上”的服务原则才能更好地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3.2.4 呈起伏发展状态的二级研究主题类目

图5

发文量排在二级主题类目前40位的主题中有3种主题的发展呈较明显的起伏变化,即“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知识管理总论”“文献信息学”,其发展状态见图5。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其发文总量为50篇,排在二级主题类目的第11位,这类主题出现于2002年,2009年达到研究的一个高峰,占当年发文量的5.7%,排在第3位,之后有所下降。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知识,依赖于信息和信息的传播与利用,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选择先进的知识管理模式完成对各类资源的配置、创新、集成和转移,已成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知识管理”将会成为图书馆学未来的研究热点[4]。

4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发展受其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同时也与社会经济、技术、政策的发展联系紧密[5],其研究主题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反映出本学科的最新问题和研究成果,内容新颖、论述专深、信息量大,对研究图书馆学主题研究的分布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发展状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处于图书馆学教育的调整阶段,发文数量较少,各研究主题所占比例呈起伏发展状态,涉及到二级研究主题22个,发文量为92篇,仅占总发文量的5%;2000年以后图书馆学教育进入发展振兴时期,学位论文的发文量和研究主题类型逐渐增多,共涉及到二级研究主题66个。

通过对一级主题类目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管理”、“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管理”这三个大类是学位论文研究的重点。其中对“图书馆服务”的研究在近几年呈上升状态,比例占第1位,说明研究者对于图书馆服务方面关注度的加强,从关注技术到关注服务,再到关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6],表明图书馆学研究向着更加深入化、人文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看到学位论文对于“图书馆学理论(总论)”方面的研究偏少,理论是学科存在的基础与前提,理论研究的匮乏,使之无法对学科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起到指导作用,这对学科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未来应加强对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的研究。

通过对二级主题类目的分析可以看出,图书馆学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组织、知识组织”和“信息检索与信息服务、知识服务”这两类主题的研究上,信息技术直接作用于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及其研究的各方面[7],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和网络环境下信息与知识的建设、组织、服务,成为2000年以后的研究热点。对于近些年才出现的新兴研究主题,如“知识管理总论”,“数字图书馆”下的云计算服务、开放存取、图书馆2.0和3.0,“图书馆学理论(总论)”下的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文化、图书馆社会责任、图书馆职能、图书馆读者权利、图书馆核心价值,虽然对于这些主题的研究数量还比较少,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图书馆管理模式、图书馆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以及对于图书馆越来越向着人文化方向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热点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子舟.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九十年回望与反思[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11):70-78,96.

[2] 李贺.新千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4):71-74.

[3] 李长玲.基于硕士学位论文的我国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热点分析[J].情报科学,2008,(7):1056—1060.

[4] 张果果.图书馆学近十年来研究热点分析及趋势预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6,(3):8-10.

[5] 王君,刘竟等.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图书馆学理论研究,2010,(19):28-31.

[6] 邱均平,马凤.近五年我国图书馆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1,(5):22-26.

[7] 邱均平,杨思洛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论文内容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5):5-17

(责任编辑:曹高峰)

猜你喜欢

学位论文图书馆学
广西高校图书馆学论文统计分析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